1、1.3 运动的快慢学习目标: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能说出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能说出平均速度的概念。学习重难点: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和变形形式的运用。难点:速度的测量,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前置性小研究在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观众是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是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课前热身、自主预习(一) 速度1 速度的物理意义:2 速度的定义:3 速度的单位:4 计算公式:(二)匀速直线运动1、 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2、 叫匀速直线运动。3、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课堂
2、展示、合作学习探究生活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问题思考:(1)在游泳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请各学习小组讨论一下,观众是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是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2、小组归纳:观众采用的方法: 裁判员采用的方法: 3、小试牛刀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如图 1 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甲图表明:_;乙图表明:_。4、小组讨论一位同学百米跑用了 12s,而一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大约是 28min,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总结: 。合作探究二 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1、学生阅
3、读课本 P19-P20 速度部分内容,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物理意义: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_。在相同的路程内,物体经过的时间越长,它的速度就越_;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_,速度越大。(2)速度定义: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_ _,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式:v_。(3)完成下列单位之间的换算:5m/s_km/h 10km/h_m/s图 1(4)阅读课本第 20 页中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2、速度计算(1)学生阅读课本第 21 页例题,讨论明确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及注意事项。(2)完成下列计算:下列物体运动的速度哪个大( )A蜗牛:1.5mm/s B炮弹:1000m/s C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7.9km/s D火车:360km/h一列火车 200m 长,以 15m/s 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 1.6km 的铁路桥,求火车全部过桥所用的时间?合作探究三:(阅读 P21 想想议议)1、自学讨论并归纳:为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我们用频闪摄影的方法将运动物体的位置凝固住,会看到这样的两种不同情况。各小组观察课本图 133,比较两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