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教师用)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148310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教师用)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教师用)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教师用)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教师用)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9 月亮上的足迹导学案 (教师用)【导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导学重点】 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导学难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色。【课 时】一课时【预习导引】1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注音:可望不可即 j 小心 yy 翼翼 一 y 叶孤舟解词:昂首挺立昂着头直直得站着,形容斗志高,士气旺。里程碑 比 喻 在 历 史 发 展 过 程 中 可 以 作 为 标 志 的 大 事2查 资 料 , 了 解 航 天 方 面 的 知 识 。教师可带领

2、学生参观天文馆,了解有关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识。 学生可以阅读有关的书籍,如航天时代 、 宇宙奥秘 、 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也可以网上查询有关月球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 3认真阅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课文、课下注释等)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这是一篇记实报道,是记叙文的一种,请找出文章中所交代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本文所叙之事是登月,那它是分几个部分描述登月的全过程的呢?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部分:升空准备(3、4)升空前的气氛、登机。飞向月球(59)检查、点火、升空、飞行。登月成功(1015)登月、在月球上工作、登上飞船。返回地球(1620)起飞、归航、回到地球、畅谈感

3、受。宇航员登月,不仅开创了人类的首次载人探索外星球的新纪元,而且还肩负着特定的任务,那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做了些什么?: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采集月壤和月岩。树立登月纪念碑。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插上美国的星条旗。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提问:从登月准备、飞向月球、成功登月到返回地面,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这一过程的?按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将有关表示时间的短语在书上圈点。4在文中圈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或者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并结合全文理解其的含义。【导学过程】一、导入 1 可用大屏幕出示航天飞船的登月资料图片,也可以用夜幕星空的画面导人新课。 2 可以用

4、嫦娥奔月的故事或有关月亮的古诗歌导人。 总之,导人旨在引起学生阅读本课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月亮的传说、月亮的神秘是人类的向往,什么时候能登月球呢?如今幻想正变成现实,1969 年 7 月 21 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文月亮上的足迹 。 二、速读课文,总体感知: 要求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指导学生阅读并提出思考题,把握文章大意。 1自主学习 a 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b 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c 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d 试

5、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 2合作探究 以上问题可以由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 然后由学生各组代表发言,并由其他组的学生补充,发言后教师总结。明确: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登月全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登月准备飞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归来。 三、研读赏析,激发兴趣,品味语言 1自主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质疑并共同探究,深人体会。 a 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b 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c 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d 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2合作

6、探究 对以上问题,小组研讨并在教师指导下达成共识: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来回历经 76 万公里,历时 95 个小时。宇航员登月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树立纪念碑,安装摄像机,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月震仪,插上美国国旗,与尼克松总统通话等。课文最后一段揭示了其伟大意义。 “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这既是人类巨大的飞跃,也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对这样一次事件的完整叙述,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可以发言并举例。教师可以帮助归纳:语言方面恰当的描述;用数字说明;叙述中有议论。此三点可各举一例,并分析作用,教会学生在写作中应用

7、。 四、拓展延伸:阅读下面这篇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类何时飞出太阳系宇宙航行是当今人类最远大、最美好的理想。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宇宙航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航天,即冲出地球大气层,在太阳系的广阔空间内活动:第二阶段为宇航,即冲出太阳系,到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活动。人类的航天时代,如果从 1957 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算起,已有 40 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人类挣脱了地球的引力,飞出了地球村,登上了月球。可人类总嫌飞天的步伐太慢,总以焦急的心情盼望着何时才能飞出太阳系,进入宇宙时代!20 世纪 70 年代人类放飞的太空天使“先驱者”和“旅行者”探测器,到目前已飞行了

8、二三十年,跋涉 60 亿千米,已飞越了最远的冥王星轨道,但它是否已飞出了太阳系呢?其实,太阳系的边界十分广阔,如果以太阳风影响所及的范围来计算,半径可达 135 亿千米180亿千米;如果以太阳的引力所及的范围计算,半径可达 15 万亿千米,约 1.5 光年。由此可见,上述的飞行探测器离太阳系的边界还差得很远很远。从宇宙的尺度来说,太阳系只是沧海一粟,跨越一条小河沟容易,要跨越大洋,就必须具备足够的条件。就目前人类对宇宙的了解认识和所具有的航天技术,对宇航来讲是远远不够的,还远远不能适应飞出太阳系的要求。目前及今后的十年内,人类主要是重点开展太阳系内的航天活动,并开展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努力取得一

9、些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对于飞出太阳系的航行来说,眼下还只是一张白纸,任凭人们去设计、去幻想。目前人们的设想之一是必须开发质量小、作用时间长和高能的空间动力能源。如电能火箭、激光火箭、核能火箭以及微波动力飞船、激光动力飞船、反物质推进星际飞船等等。必须大大提高宇宙飞船速度,以每秒几百千米、几千千米、几万千米、十几万千米甚至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这样,人们在数十年的有生之年,才有可能飞出太阳系,去别的恒星系、银河系或更遥远的河外星系进行星际航行。何时能飞出太阳系,取决于我们地球人类的智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努力吧,也许在几十年、上百年后,人类向往星际航行的梦想就会成为现实。1第自然段划线的句子运用

10、_列数字_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_太阳系的边界十分广阔_。2根据目前的设想,人类要能飞出太阳系必须突破飞行器的_动力能源_和_飞行速度_两道难关。3上文分别介绍了宇宙航行的两个阶段。先介绍航天阶段的_状况(或“成果”)_,再介绍宇航阶段的_设想_。4未段“也许在几十年、上百年后”为什么不能删去? “也许”表推测、估计,删去后语意变得比较肯定,而人们对几十年、上百年后的情况,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五、总结: 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这次登月已过三十多年,而我国航天技术到目前仍无法登上月球。但随着我国神州五号飞船的发射成功,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愿大家努力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也期待着我国的登月计划早日成功。 六、课后作业:学生看第 99 页的插图: 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文中写道, “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 ,这样做合适吗?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