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溶解度练习 姓名 班级 【知识回顾】1、 分别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化学式表示)溶液 生理盐水 澄清石灰水碘酒 碘酒 稀盐酸 硫酸铜溶液 医用酒精硝酸钾溶液溶质溶剂2、 在一定条件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能否溶解? 如果少量硝酸钾固体,能否溶解 “一定条件”是指什么? 3、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4、 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否饱和? 5、 常见的结晶形式有: 、 【练习】1、在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溶液一定是: ( )A、很浓的溶液 B、不能在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C、稀溶液 D、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的溶液2、20时,某饱和溶液中取出一部分,则
2、剩下的溶液一定是: (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稀溶液 D、不确定3、室温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 10g 氯化钠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g 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水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加水前可能是饱和溶液C、加水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水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4、将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析出晶体后,余下的溶液 ( )A、只含氯化钠 B、只含硝酸钾 C、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D、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5、20时,往 50g 硝酸钾溶液中加入 5g 硝酸钾晶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晶体未溶
3、解,稍加热后,晶体全部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加热后一定是饱和溶液 D、加热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6、有如下方法:加水 加硝酸钾蒸发水冷却加热但保持溶液质量不变加饱和硝酸钾溶液 其中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 )A、 B、 C、 D、7、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20时,1L 水与 1L 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 2LB、20时,1g 镁与 1g 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得的溶液质量是 2g。C、20时,1g 硫粉在 1g 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 2g 二氧
4、化硫。D、20时,1g 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 1g 硝酸钾固体能得到 2g 硝酸钾溶液。8、粗盐中的主要杂质是 MgCl2,工业上常把粗盐粉碎后,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浸洗,在过滤得到精制氯化钠,对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浸洗前后,被浸洗的食盐中 MgCl2 的含量不变 B、浸洗前后,饱和食盐水的组成不变C、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可以不限次的使用下去 D、粗盐粉碎的颗粒大小影响浸洗后的 MgCl2 的含量9、小明在准备一杯白糖水时,出现下列现象,请你分析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并说明理由。 (1) 、白糖水中还有白糖晶体: (2)、白糖水中没有白糖晶体: 10、下表列举的是 20时 NaCl
5、 溶解实验的一组数据代号 溶剂(水)的质量/g 所加 NaCl 的质量/g 所得溶液的质量/g1 10 2 122 10 3 133 10 4 13.64 10 5 13.6从以上数据可知,其中 (填代号)溶液是 20时 NaCl 的不饱和溶液,(填代号)溶液是 20时 NaCl 的不饱和溶液,11、6、将一块塑料板放入50 0C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塑料板漂浮于液面上(如图) 。若将溶液降温到20 0C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要看到塑料板上浮,应采用的方法是 。若加入少量 NaCl,可不可以让小球上浮? 12、化学中的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右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
6、的关系。(1) 、从右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 (2)0.9%的医用酒精可以归于右图中的 区域。(3) 、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 NaCl 溶液,若要使它变成饱和溶液,一般采取的方法有: 13、下图是人们利用海水提取食盐的过程;甲 乙 丙 丁 食盐 戊 氯化钠海水 贮水池 1 2 母液 多种化工产品(1) 、根据生产过程推断,1、2 分别是 池和 池。(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步骤中,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1 中,氯化钠溶液由不饱和变成饱和溶液C、丙步骤中,进入 2 后,继续蒸发水,有丁发生 D、析出食盐晶体后的母液是不饱和溶液。(3) 、海水制盐的与原理是: (4) 、戊的步骤利用的方法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