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鉴赏评论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岑参( ) 更怯( ) 渭城( )浥( ) 宦游人( ) 歧路( )曛( )2读准多音字(1)岑参:_ 其他读音:_ 组词:_其他读音:_ 组词:_(2)传语:_ 其他读音:_ 组词:_(3)客舍:_ 其他读音:_ 组词:_二、重要词语1龙钟:_2凭:_3怯:_4浥:_5辅:_6津:_7宦游人:_8海内:_9天涯:_10比邻:_11歧路:_12曛:_三、作者简介1岑参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岑高” 。岑参的边塞诗歌颂了戍边将士英勇献身的精神,描绘了雄奇壮阔的边塞风光,感情真实,气势磅礴,想象新奇,格调激越高昂,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走马川行奉送出
2、师西征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并有岑嘉州集 ,存诗三百六十首。2宋之问,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宋之问的诗格律精细,属对工整,对唐朝律诗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其优秀作品有江亭晚望晚泊湘江 题大庾岭北驿 度大庾岭等。宋之问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 , 全唐诗录存其诗三卷。3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律县)人,初唐文学家。王勃学识渊博,著述极多,诗与文均负盛名,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章齐名,称“初唐四杰” 。王勃的文多于诗,最著名者为滕王阁序 。诗虽未完全脱尽六朝绮丽的余风,但年少才高,官小名大,充满着追求事业的豪情,因此诗的内容多有宏放浑厚的气象
3、,显示出唐代诗风正在向新的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五言律诗的形式到他的手里,已被普遍运用而渐趋成熟,五言绝句与七言歌行也有了发展与提高。27 岁省父时,溺水惊悸而死。著有王子安集 。4高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字达夫,渤海(今河北景县)人。官至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 。高适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实性较强,以边塞诗成就最高,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之一。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在描写边塞的战斗生活时,他侧重于表现战斗的激烈、艰苦和对士卒的同情。著有高常侍集 。答案:一、字音字形1cn qi wi y hun q xn2 (1)shn c
4、n 参加 cn 参差 (2)chun zhun 传记 (3)sh sh 施舍二、重要词语1泪水很多的样子。2倚仗,靠着。3畏缩,提心吊胆。4润湿。5护卫。6渡口。7为了做官离家远游的人。8四海之内,整个中国。9天边,指十分遥远的地方。10近邻。11指分手的地方。12本指落日的余光,诗中指天色昏暗。1远离家乡的游子,能回家乡,心情应该是兴奋的,而这种欣喜会随着家乡的临近而愈加强烈,遇到家乡人会急切询问。可宋之问在渡汉江中却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是为什么?是否合乎情理?点拨:从诗的前两句可知诗人在到达贬所后,即与家人断绝了联系,且已持续了半年以上。对家中情况的一无所知,使诗人的思虑中,
5、增加了不安和疑惧。越接近家乡,心中越恐惧,因为不祥的猜测,有可能即将被证实。 “不敢问” ,不是“不想问” ,诗人也想尽早知道家人的消息。不过,假如能听到好消息,固然会无限欣喜,但万一相反呢?那么,期待着与家人团聚的喜悦,岂不将被这无情的消息所粉碎?与其如此,不如不问,因为毕竟还存在着一切皆好的希望啊。这种想问而又不敢问的矛盾心理,反映了诗人焦虑痛苦的心情。这种独特的生活体验,不会人人都有,但这种特殊微妙的心理状态,却是大家都能理解,真实可信的。看似不合情理,其实只是情况特殊而已。2离情别绪一般是感伤的,场面是悲凄的。试简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前两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所描写的送别
6、场景。点拨:这两句诗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平日车马交驰、尘土飞扬的大道,现在朝雨乍停,空气清新,道路显得格外洁净、清爽。 “浥”字是润湿的意思,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仿佛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不是黯然惆怅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3试赏析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点拨:朋友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即使远隔天涯,友谊也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只要情深,心就永远是连在一起的。诗句虽为送别,但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诗人胸襟开阔,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表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这种乐观开朗、积极昂扬的情绪,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这正是它受人喜爱并时常为人们所引用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