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千克的教案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千克”教案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2. 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提高估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多媒体播放故事情境:今天是鸡婆婆的生日,公鸡兄弟俩给外婆准备了两盒礼物,一盒大的,一盒小的。哥哥拎着小盒的礼物,弟弟拎着大盒的礼物,走在路上,弟弟走得很轻松,而哥哥却越走越吃力。提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能猜一猜两盒礼物哪一盒重吗?谈话:今天老师把这两盒礼物带来了,我们也来掂一掂。提问:怎样才能知道两盒礼
2、物到底有多重呢?(用秤称)说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物品有轻有重,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进入数学学习情境。二、 动手操作,建立概念 1. 认识秤。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都见过秤吧?谁来说一说你见过哪些秤?(学生自由说)多媒体出示各种秤的图片。谈话:今天我们先来研究盘秤(多媒体演示) ,上面的盘子叫做托盘,把要称的物体都放在托盘里,下面的圆盘叫做刻度盘,上面的刻度用来表示物体的重量是多少。仔细观察刻度盘,你看到了什么?(有 10 个数,一根指针,字母 kg)讲解:称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用字母 kg 表示。 (板书:千克 kg)称物品的
3、时候,指针指到 1 就是 1 千克(多媒体演示) ,指到几就是几千克。多媒体出示用盘秤称西瓜、白菜的图片,要求学生分别说出它们的质量。谈话:知道了盘秤的用法,我们就可以用盘秤来称一些物品的质量,每个小组都有两袋盐和一袋花生仁,你能分别称出它们各有多重吗?说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在生活中见到的秤,唤起对已有经验的回忆。引导学生通过对刻度盘的观察,了解了盘秤的使用方法,也自然地引出千克。2. 掂一掂。谈话:刚才我们用秤称出了两袋盐和一袋花生仁一样重,都是 1 千克。1 千克的物品掂在手上有什么感觉呢?在小组里试一试。小组轮流掂一掂两袋盐和一袋花生仁。谈话:(拿出三个盒子)这里有三个形状相同的
4、盒子,其中只有一个重 1 千克,用手掂一掂,你能找出重 1 千克的盒子吗?指名分别掂三个盒子,找出其中 1 千克的盒子。说明:称一称、掂一掂的活动,使学生在感受 1 千克实际质量的同时,建立了 1 千克的概念。用掂一掂的方法找出 1 千克的盒子,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对 1 千克的表象,学会用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 称一称。多媒体播放情境:公鸡兄弟给外婆过生日,小白兔也想给外婆过生日,它想准备苹果、黄瓜、土豆各 1 千克,你能帮助小白兔称出这些物品吗?(把课前准备好的苹果、土豆、黄瓜分发给各个小组)反馈时,各小组汇报,师生共同完成下面的表格: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 1 千克苹果的个数 5
5、6741 千克土豆的个数 108761 千克黄瓜的个数 3333 启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各小组称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讨论:为什么每个小组称的 1 千克黄瓜都是 3 根,而每个小组称出的 1千克苹果和 1 千克土豆的个数各不一样呢?小结:1 千克的同一种物品,由于它们大小不一样,数量也可能不一样。说明:先称出 1 千克的盐和花生仁,再称出 1 千克的苹果、土豆和黄瓜,让学生感受不同形状、不同材料的 1 千克物品的质量,强化对 1 千克实际质量的感受。4. 估一估。提问:(拿出鸡蛋)能估一估多少个这么大的鸡蛋大约重 1 千克吗?验证:1 千克鸡蛋到底有多少个呢?怎么办?(称一称、数一数)谈话:
6、(拿出 1 个鹌鹑蛋)掂一掂,比较一下 1 个鹌鹑蛋和 1 个鸡蛋哪个重。提问:1千克鹌鹑蛋的个数和 1 千克鸡蛋的个数哪一个多?1 千克鹌鹑蛋大约有多少个?说明:估计 1 千克鸡蛋大约有多少个,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活动,进一步感受 1 千克的质量,同时,为估计 1 千克鹌鹑蛋大约有多少个提供依据。这一环节的教学注意教给学生估计的方法,发展估计意识。三、 综合练习,发展思维 1. 估体重。谈话:谁愿意来称称自己的体重?(称两个学生的体重并告诉学生)提问:(指一个体重约在前两个学生之间的学生)你能根据前两个学生的体重,估一估这位同学的体重吗?(利用轻一些重一些等语言来引导学生估计,并称出第三个学生的
7、体重进行验证)提问:你能根据刚才几个同学的体重,估一估自己同桌的体重吗?请一个学生来验证同桌的估计。要求:知道自己体重的同学,直接告诉你的同桌他估对了没有;如果不知道自己的体重,课后可以用秤称一称。2. 找体重。多媒体播放情境:公鸡兄弟俩去了外婆家,那里有很多动物,他们来到一座小桥边,发现一个牌子(限重300 千克) ,看桥的小松鼠拦住了他们:要想过桥,你们必须去称体重!于是他们一起去称体重了。提问:限重 300 kg 是什么意思?谈话:动物们称出了自己的体重,交给了小松鼠,可小松鼠不小心把数据搞乱了,你能根据下面的信息,判断哪个动物可以过桥吗?为什么?出示:老虎 2 kg 大象 70 kg
8、公鸡 40 kg 小狗 200 kg 小鹿 900 kg 学生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断。说明:估体重、找体重两个游戏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把 1 千克延伸到几千克、几十千克,甚至几百千克,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同时,学生还能从活动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其中包含着朴素的区间套逐步逼近的思想,思维得到了提升。四、 总结评价,拓展延伸提问:你能和大家说说你的收获吗?(完成板书:认识千克)谈话:我们要想真正结识千克这个朋友,还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多体验。多媒体播放生活中的千克录像片断。说明:通过欣赏短片生活中的千克,让学生再一次领略数
9、学与生活的联系,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眼光。篇二:认识千克 教案认识千克教学目标:1. 认识各式各样的秤。学习计量单位千克,让学生体会的千克是日常生活中计量物体轻重的单位。通过称一称,拎一拎等系列活动丰富对 1千克的感受。2. 会进行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建立 1 千克的质量观念。教学过程: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特殊的朋友,( 出示两包大小不同的红枣),猜一猜哪包重些 ? 让我们带着猜想走进活动一吧。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检测反馈】1. 完成书 P29 想想做做第 1 题2、完成书 P.29 想想做做第 2 题3、完成书 P.3
10、0 想想做做第 3 题(1 )每种蔬菜各重几千克。(2 ) 、跟据图中的信息,在组内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由组员进行解答,每组选代表在全班交流提出的问题。4、完成书 P.30 想想做做第 4 题教学反思:篇三:认识千克教案千克的认识教学内容:第 2830 页,千克的认识教材简析:初步感受物重,知道秤可以称物重,感受 1 千克和几千克,知道几千克是计量物体重量的单位。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了解称物体的方法;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重点难点:体会 1 千克是多重课前准备
11、:教师:课件、台秤一个、两袋质量不一样的食品、若干重 1千克的物品、若干其他重量的物品学生:称好自己的体重、带 1 千克重的物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去商店买东西吧!你买过些什么?这是老师昨天在超市买的两袋东西(出示:两袋不同重的食品)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要知道食品准确的重量该怎么办呢?(用秤称一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秤称物品二、学习新课1课件演示:介绍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2认识台称,学习使用台秤称物品的方法(1)引导学生看图:在秤面上你看到了什么?(指针、刻度)秤面上的刻度告诉我们物品重多少,像物体的长度单位是米一样,物品重多少也有他的单位
12、,国际上通用“千克”来作它的单位(板书:千克) ,千克在我们生活中又叫什么?(公斤)(2)千克常用字母 kg 表示。 (板书:kg)秤面上一大格就表示 1千克,指针指着数字 1,也就是说这袋红枣重 1 千克。你能在秤面上找出 2 千克、 3 千克、4 千克、5 千克吗??3动手试一试(1)小组合作派一人称出重 1 千克的盐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说说你的感受,并记在心里(2)把自己带的秤好的 1 千克的东西比一比是不是与 1 千克盐一样重,体会出 1 千克到底有多重(2)请带了 1 千克水果的同学数数这 1 千克水果有几个。(3)情境:老师这儿有许多东西,你能从中找出 1 千克重的吗?4估一估
13、(1)请你猜一猜老师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看一看、抱一抱(2)同学间相互估计对方的体重有多少千克,再把自己的真实体重告诉猜的同学,看谁估得准三、巩固练习基础训练:1想想做做 1谈话:通过称一称,我们知道表示物品有多重都可以用千克作单位。出示商品实物照片,观察后交流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问:你知道什么是净含量吗?2.想想做做 2谈话: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关于重量的信息。(本文来自:WWw.bDFQ 千 叶 帆文摘:认识千克的教案) 出示图片,了解数学信息。从这两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进行安全教育)3.想想做做 3学生观察秤面说出各种蔬菜的重量。交流反馈,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看出秤面上所表示的物品重
14、量的。 根据刚才说出的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口答解题。4.“你知道吗?”让学生进行阅读,然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使学生感受计量单位千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作业设计:我会填(1 )要知道物品有多重,可以用手( ) ,用秤( )(2 )称物品有多重,一般用( )做单位。(3 ) ( )千克可以用符号 kg 表示,它又叫做()四、总结延伸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谈话: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希望同学们课后到商店去看一看,记一记,哪些物品重 1 千克,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菜,看一看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试试你能帮妈妈拎起几千克重的物品。板书设计千克的认识掂一掂 称一称 看一看千克(公斤)KG17 个鸡蛋的重量大约是 1 千克。猜你感兴趣:千克的认识教案(2017-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