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大家认识我美术教案篇一:人美版美术一上让大家认识我教学设计第 1 课 让大家认识我(二课时)教学目标:认知:通过游戏活动初步认识常用色彩及形状,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并用撕、剪、贴、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转自:wWw.bdF 千 叶帆 文摘:让大家认识我美术教案)情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造型表现活动及与人交往的乐趣,初步建立集体观念与大胆表现自我的自信心。能力:通过对作品、媒材、工具、制作过程的体验及探索,培养初步的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表现能力及口头发表能力。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感知并说出形、色、制作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问题,大胆自由地进行造型敢于大胆介绍自己、发表想
2、法。教学难点:感知体验剪贴艺术的美,学习以色彩、形状、线条的造型方法制作大树并介绍自己、发表想法。自我介绍及感受的发表,树干的制作、树叶的粘贴布局。课前准备:1、教师课前自行制作一棵与教材中“大树”图片不同的“大树”作品,供教学中学生进行欣赏。2、教师及学生课前收集一些树木图片供教学中欣赏,增进学生的环保意识。3、师生共同准备好纸材、剪刀、胶水或双面贴、彩色水笔等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设疑导入 :1、课件引入:介绍老师自己的名字,爱好,并且出示教师介绍自己的树叶卡片,你认识我了吗?2、本课为一年级新生入学后上的第一节美术课,同学之间彼此都有想相互认识一下的愿望。你想认识你的新同学吗?让我
3、们在一起制作大树的游戏中互相认识吧!二、 感知引导 :打开课本进行作品欣赏(让学生自己说说图片上的内容) 。第一组:学生制作的“大树”作品;第二组:学生自我介绍小卡片;第三组:自然景观中的树木图片;第四组:教材中的学生活动图片其他小朋友做的这棵大树好看吗?它的树叶有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叶子上有什么东西?树上除了叶子还有什么?你们喜欢这棵大树吗?为什么?大树是我们的班集体,每个小朋友都是大树上的叶子,让我们一起为我们班增添美丽的光彩。向大家说一说,你叫什么名字,你的兴趣和爱好是什么,你有什么心愿,今天的课你上得开心吗?三、 合作探索: 小组讨论:本组想做一棵怎样的树,用什么材料、制作方法?分
4、工是怎样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给予及时的肯定及建议。 (出示一些植物的树叶的资料供学生参考)四、 自由创作: 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先画一片树叶或其他能表现自己的自我介绍卡,有彩纸的学生可用撕剪、贴、画的不同方法进行制作,并可添加图案。五、布置下节用具。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学生用具。二、 出示自己的作品,介绍自己采用的方法(撕剪、贴、画) 。三、 教师给予鼓励及改进建议、安全作用工具的提示。四、 继续完成制作一片树叶或其他能表、现自己的自我介绍卡,教师巡视。五、 引导学生将做好的自我介绍卡贴在大 树的树干上。引导学生分组分批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名字、兴趣爱好、心愿及上本节课的感受。六、 课后作
5、业:大胆发表,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一下今天上课的情况和自己刚认识的老师和同学的情况。学着制作一棵心愿树。篇二:一年级美术上册 让大家认识我 1 教学反思 人美版让大家认识我一、情境描述。这是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美术课。通过学生撕、剪、贴、画、说、看、玩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能力。二、情境分析通过学生的制作,我发现新生动手能力很差,可见平日里缺乏这方面的锻炼,撕纸这一环节,我发现孩子们不敢撕,经引导,虽然敢撕了但手指的灵活程度不是很强。于是我带领学生反复体会如何用手来撕纸,看老师撕,看同桌撕,两两个人互相帮助,共同来撕。等等方法。虽然有了进步,但是效果仍然
6、很不理想。在介绍自己的游戏环节中,我发现很多的学生不知道身边亲人的工作啦、生日啦这一类的问题,于是就告诉学生要有爱心,懂得关心别人,这样大家才能更关心你。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课程,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从美术本体来理解美术,而且应该通过美术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理解美术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师生、同学之间有了一个认识交流,增进情感的过程。让我体会到了新的教材在设计上优于老教材之处。随后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欣赏评议作品,并评选一张最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于是学生开始评选,有的认为这张最好,有的认为那张最好,有的认为自己这张最好,许多小组的意见往往不能统一。在意见没有统一的情况下,有的
7、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于是小组内有的同学开始效仿,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了黑板上,各小组的情形也基本相似,胆大的同学纷纷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胆小的同学经过一阵犹豫后,终于挡不住诱惑,也纷纷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看到此情景,教师被感动了,终于改变了原来的教学预设,也就不再坚持每小组评选一张最好的作品进行展示了。再经过了-番自评、互评后,教师表扬了全体同学,说每个小朋友的作品都很有创意,与众不同,而且都很漂亮。开放教学过程,就是不要拘泥于预先设定的教学程式,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和程式化。实施教学的开放性,才能激发学生的生气、乐趣和对智慧的挑战,使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教
8、师在学生作品展示这一环节中,能及时改变原来的教学预设,面向全体学生,给了每个学生一次展示的机会,其意义将是深远的。反映了教师良好的教学机智,同时也反映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一次展示的机会,这是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一般心理特征的。这是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往往呈现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他们往往对自己的作品特别感兴趣,他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展示。如果让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他们个个都争先恐后。在这一过程中,看似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了同学,实际是自我欣赏的过程,也是自我满足的过程。因此,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一次展示
9、的机会。实际也是给了每个学生一次成功的经验。1篇三:一年级美术上册( 让大家认识我 )教学反思一年级美术上册(让大家认识我)教学反思王铁学区中心学校 王 宁这是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美术课。通过学生撕、剪、贴、画、说、看、玩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能力。通过学生的制作,我发现新生动手能力很差,可见平日里缺乏这方面的锻炼,撕纸这一环节,我发现孩子们不敢撕,经引导,虽然敢撕了但手指的灵活程度不是很强。于是我带领学生反复体会如何用手来撕纸,看老师撕,看同桌撕,两两个人互相帮助,共同来撕。等等方法。虽然有了进步,但是效果仍然很不理想。在介绍自己的游戏环节中,我发
10、现很多的学生不知道身边亲人的工作啦、生日啦这一类的问题,于是就告诉学生要有爱心,懂得关心别人,这样大家才能更关心你。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课程,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从美术本体来理解美术,而且应该通过美术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理解美术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师生、同学之间有了一个认识交流,增进情感的过程。让我体会到了新的教材在设计上优于老教材之处。随后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欣赏评议作品,并评选一张最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于是学生开始评选,有的认为这张最好,有的认为那张最好,有的认为自己这张最好,许多小组的意见往往不能统一。在意见没有统一的情况下,有的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于是小组内有的同学开始效仿,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了黑板上,各小组的情形也基本相似,胆大的同学纷纷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胆小的同学经过一阵犹豫后,终于挡不住诱惑,也纷纷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看到此情景,教师被感动了,终于改变了原来的教学预设,也就不再坚持每小组评选一张最好的作品进行展示了。再经过了一番自评、互评后,教师表扬了全体同学,说每个小朋友的作品都很有创意,与众不同,而且都很漂亮。201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