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题学 习目 标1指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情感的丰富多彩,明白情感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情感对调节、控制和消除不良情绪的作用,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积极的、健康的情感。 2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学会体验不同情绪,并学会调整自己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重 点难 点重 点:1认识和体验自己经历过的各种情感。2区分情绪与情感、情感与道德之间的关系。难 点:引导学生学会体验不同情绪,并学会调整自己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 教法选择情景教学法、讨论法 课型 新授课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是否采用多 媒 体是教 学时 数2 课时教学时数第 1 课时备课总数第 9 课时课 堂 教 学 过
2、 程 设 计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欣赏自然风景 在轻松的音乐声中欣赏一些自然景观,体验其中的美感和对自己身心的愉悦,引导学生交流体验到的情感。二、展示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三、学习新课:活动一: (自读课本 36 页完成填空和思考题)1填空:身处整洁的校园,我们会产生_、_的心情,想到创造这个整洁环境的工人师傅,我们产生_和_的之情。2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里的“情”不是指情绪,而是指情感。针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交流:什么是情感?情绪与情感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播放轻音乐,展示自然风景 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开展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欣赏自然风光,体会大自然带来的美感
3、。学生交流体验到的情感。学生齐读学习目标。3指导学生看书明确情感的概念:情感是与人的高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是比较稳定、深刻的内心感受。4列举事例引导归纳: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喜怒哀乐,人之常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前面的情指情绪,后面的情指情感。由此可见,情绪是短暂的、表现象的,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持久的、深刻的、 比较稳定的内心体验。 情感的产生都伴随有情绪的反应,情绪的变化又往往受情感的支配,所以情绪和情感又是密不可分的。(多媒体展示案例。 )活动二:举例说说自己生活中的各种情感体验。点拨引导(多媒体展示案例增强说服力。 )参与活动回顾自己经历过的各种情感,
4、谈谈这些情感对自己的影响。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引导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之间发生的情感故事。2指导填写课本第 36 页体验题。活动三:学生自读课本第 36 至 38 页,归纳出我们应该具有的情感体验。(1)对父母、老师、同学和朋友有:_(2)对家庭、学校、社区和祖国有:_(3)对大自然有:_(4)对待自己有:_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归纳出情感的类型:情感可分为:(1)亲情、友情 (2)对家庭、学校、祖国的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3)自尊感、荣誉感、自豪感、羞愧感(4)对大自然的亲近感,美感、使命感。四、随堂练习:1如果你遇到下面的情形,你该怎么办?多媒体展示情境,学生小组为单
5、位交流情感。2出示案例小丽的故事: 学生讨论:(1)小丽为什么没有和妈妈吵起来?假如你是小丽,你当时会怎样做?(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3学生观看“神六”成功升天的录像再一次体验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欢呼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体验爱国主义情感。 结合上述体验,学生思考:少年时期培养丰富的、健康的、高尚的情感有何作用呢?引导得出结论:(1)有助于调节、控制、消除不良情绪,培养和发展积极的情绪。(2)情感是道德的基石。培育丰富的、健康的、高尚的情感是道德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五、小结: 青少年是情感丰富,热情奔放的时期,是情积极引导注意保护学生自尊。巡
6、视指导,做好向导引导启发学生懂得积极高尚的情感有助于不良情绪的控制和调节。 引导梳理知识归纳小结,突出重点。巡视指导,多关注后进生(注重学法指导)学生谈谈交流后的感受。 (如这些情感对自己有哪些影响) 。认识到积极的情感体验是促进他们积极向上的动力,懂得珍惜这种积极的情感。小组合作交流学生按要求完成指定习题。感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丰富的、健康的、高尚的情感是道德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要不断地追求真善美,完善自己,使自己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六、当堂训练: 限时完成练习册指定习题。 作业设置第五课第一节 相关习题等级评价(A/B/C/D)教学反思检查签阅第 周,应备 课时 实备 课时,共 课时评价: 时间: 签查(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