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质量守恒定律模块一:自主学习(独立进行)学习目标与要求:初步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学习内容 摘记【复习回顾】:白磷燃烧的实验实验现象: 白磷燃烧前在瓶底放沙子的作用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阅读】书本 92-95 页,完成下面的内容1参加 的各物质的质量 ,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2从原子、分子观点来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 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 没有增减,原子的 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必然相等。3 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4化
2、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有:(1)表示 、 和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 比;(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粒子 比。模块二:交流研讨(小组合作、展示、精讲)学习目标与要求:通过观察、讨论进一步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并分析其本质研讨内容 摘记【小组研讨内容】一、质量守恒定律1、观看演示实验视频后组内研讨完成下面的内容。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书 92 页)实验现象: 结论: 【思考】红磷燃烧前,锥形瓶内为什么要先放一些沙子?玻璃管有什么作用?玻璃管上的气球又有什么作用?方案二:实验方案 铁与硫酸铜的反应 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反应前总质量(m 1)与反应后总质量(m 2)的关
3、系分 析讨论 1:分析以上两个方案的实验结果,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方案三:根据书本 94 页镁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推测实验 5-2 中镁燃烧前(m 1)后(m 2)质量关系。方 案 一 成 功 的 关键 : 瓶 塞 要 塞 紧 ,保 证 气 密 性 良 好 。用 砂 纸 打 磨 铁 钉的 目 的 是 :讨论 2:在“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和“镁燃烧”这两个反应中,反应后的总质量(m 2)与反应前的总质量(m 1)不一致,为什么?这是否说明化学反应并不一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呢?【思考】在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探 究 实 验 的 设 计 中 应 注 意 : 是 实 验 成 功 的 关 键 。二、质量
4、守恒定律的本质讨论 3:以“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为例,分析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的变化情况,并由此说明化学反应为什么一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的原因(五不变):宏观:1. ; 2. 。微观:1. ;2. ; 3. 。(2)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 2. 【小组展示方案】展示方案一:质量守恒定律展示建议:白板展示方案一、二、三中的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即 m1与 m2的关系) ,组员口头解释原因并分析由此能得出的结论。展示方案二: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展示建议:白板展示讨论 3 的答案,组员可结合微观示意图进行解读。模块三:老师精讲(认真听细心记)学习目标与要求:通过精讲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精讲内容 摘记1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点:1、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必须遵守的一个定律,但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仅是指“质量” ,不能任意扩展到其它物理量;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 ,不是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4、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2课堂(研讨部分)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