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第一章 声现象复习上课时间9 月 19 日 星期三 课时 第 1 课时知识与能力2.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会 3.利用声速及运动的速度等知识解答简单的回声计算题过程与方法111.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2.2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教学目标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教学重点 知道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教学难点 利用声速及运动的速度等知识解答简单的回
2、声计算题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法教 具 演示课件、图片、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知识梳理】1.声音是由_而产生的.一切_的物体都在振动,_停止,发声也就停止。2.声音要靠_传播.一切_、_、_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不能在_中传播.声音在_、_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快,声音在 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3.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_.经_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4.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_.人耳是利用_来准确判断发声体的位置的,堵住一只耳朵,只用一只耳朵听声音,_准确判断发声体的位置5._叫频率,频率是表示_的物理量.
3、它的单位是_,简称_,符号是_.某物体在 5s 内振动 100 次,其频率为_.音调是人们感觉到的声音的_,它跟发声体振动的_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6.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_,它跟发声体的_有关,振幅表示_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除此之外响度还与_有关.7.人们把_的声音叫做超声波,因为它们已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把_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因为它们已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8.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虽然我们看不到声波,但声音的波形可以在_上展现出来.9.不同发声体的_、_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音色是我们辨别不同发声体的根据.10.从物理学角度看,发声体做有规则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是乐音,发声体
4、做_时发出的声音是噪声.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_、_和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_作用的声音,都是噪声11.我们用_做单位来划分声音的等级,符号是_.1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分别是在_处减弱,如:_;在_中减弱,如:_;在_处减弱,如:_.13.声音可以传递_和_.14.鼓皮绷得越紧,振动得越_,音调就越_.击鼓的力量越大,鼓皮振动幅度越_,声音的响度就越_.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_,短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_,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_,绷的松的弦发声的音调_.弦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_管乐器吹奏时_振动发声,长的空气柱产生的声音的音调_,短的空气柱产生的声音的音调_.二、 讲授新课
5、:【典型例题】例 1.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发出的声音的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例 2.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能有效控制噪声的措施是( )A 在公路两旁和住宅区设置屏障 B 扩大城市规模,多建高层楼房C 在繁华路段汽车禁止鸣喇叭 D 植树种草绿化城市例 3.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A 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 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C 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 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6、三、课堂小结1在物理学中,把声音的 叫做音调,音调由声源的 决定。2某苍蝇在飞行时 4 S 内翅膀振动 1400 次,则其频率是 。3儿童和大人比,儿童声带振动频率 ,音调 。男人和女人比,男人的声带振动频率 ,音调 。4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音叉,发声的 不同。敲击后,音叉的声音会逐渐变弱,则是因为音叉的 越来越小。5联欢会上,口技演员能够惟妙惟肖地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他们主要模仿的是声音的 。四作业布置在课上做练习 1、2 题,思考练习 3。板书设计第三课时 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声音的三要素:3.乐音与噪声:4.超声与次声:教学后记本节课从声现象的几个方面进行复习,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复习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己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