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线,了解铁路线命名的方法,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二、教学重点: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线,了解铁路线命名的方法教学难点: 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线三、课前准备多媒体、相关图片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说说一句俗语“要想富,先修路。”的含义。讲授新课一、经济发展的“先行官”1、阅读图 4.1,思考交通运输工具发展的几个阶段。指导学生概括现代的交通工具主要类型。教师进行必要的解释 ,可结合交通运输的定义让学生思考,最终明确:地铁、管道也都属于交通运输工具。2.阅读两段新闻报道,
2、指导学生体会到:无论是对发达的城市来说,还是对落后偏僻的农村而言,交通运输都是关系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3.读图 4.2思考第 87页活动 1问题。启发学生分析无锡、九江、芜湖、长沙四个城市能够成为历史上的四大“米市”的原因。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1、我国交通运输线的介绍。教师可以问问学生去过我国的哪些城市或地区,乘坐了什么交通工具,沿途经过了哪些城市,知不知道走的是哪些铁路线(或公路线)。这样,再安排学生观察图 4.4。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引对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好奇。2.指导学生读图 4.4时,提问:(1)看总体分布,在空间分布上哪里密集,哪里稀疏;(2)我国西部的交通运输线稀疏的原因
3、是什么;(3)从这幅图上看,哪种交通运输方式最重要;(4)成为水运枢纽的城市有怎样的共同特征,成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城市有什么一致的特点;(5)找一下我国还有哪些城市没有铁路线,由此引出对青藏铁路的介绍。结合材料体会认识交通运输都是关系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读图思考第 4个小题,可以让学生自由回答,大家讨论,不一定要有统一的答案)3.阅读我国的高速公路材料,教师可将图 4.5和图 4.4结合起来看,这样更能说明我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可让坐车走过高速公路的学生介绍一下,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有什么不同。4.第 92页的活动 2安排学生用不同颜色标注我国的南北、东西向主要铁路干线,并填表。学生在填表格的同时找到每条铁路线的起止点,以加深印象。5.关于火车的车次以及列车时刻表的使用,教师可提前让学生准备,上课时带来一本列车时刻表,然后让学生观察:(1)从北京出发的列车有什么特点?驶向北京的列车呢?(2)书上的列车时刻表中,小箭头表示的是什么意思?(3)设计一个小情景,如果现在是下午 1630,但小明有急事,想从北京出发到南京,这时除了坐飞机,还能怎么办?(先乘 T21次火车到济南,再转乘 1461次。)五、检测反馈学生草绘铁路干线图六、教后感七、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