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年级 七 科目 语文 任课教师 何荣珍 授课时间 2.24课题 4.孙权劝学 授课类型 新授课标依据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熟读并背诵。知识与来源:学优高考网来源:学优高考网来源:gkstk.Com技能来源:学优高考网1.梳理通假字和古今义词。2.理清层次,理解课文内容。3. 谈谈学习本文后得到的启示。4.搜集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过程与方法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同桌交流,小组合作交流,师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学习本文,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编号:07教学重点1.梳理通假字和古今义词。2.理清
2、层次,理解课文内容。3.学习本文后得到的启示。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后得到的启示。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一、 直接引入课题,板书课题:(多媒体展示课题) 方法:1.师引入;2.师展 ppt;二、 出示学习目标:(详见课件)1. 师展目标 2.生齐读目标三、 梳理通假字:邪:涂: 过程与方法:1.生梳理 2.生回答 3.生点评 4.师展示答案四、 解释下列表示“古时称谓”的词。 (详见课件)过程与方法:1.生梳理 2.生回答 3.生点评 4.师展示答案五、解释划线词语的古今义。 (详见课件)过程与方法:1.生梳理 2.生交流后举手回答 3.生点评 4.师展示答案.5.生做笔记。五、 理解课文内容: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2 .理清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 3.分析人物性格。 意图:直接引入,直接进入本课的学习。 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考点,学会收集。意图:学生学会理解课文的方法,便于后面学习文4.肃为什么与蒙结为好友? 5.学习本文后得到了什么启示? 过程与方法:1.生思考 2.生小组交流讨论 3.生回答,生点评 4.师生归纳。六、 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1. 生思考 2.生举手回答 3.展示答案七、 课堂积累:过程与方法:请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八、 课堂检测(详见课件)九、 课堂小结(详见课件)十、 作业(详见课件)言文。意图:让学生养成手机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