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历史:冀教版八年级上第17课《二万五千里长征》教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110276 上传时间:2019-02-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冀教版八年级上第17课《二万五千里长征》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历史:冀教版八年级上第17课《二万五千里长征》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历史:冀教版八年级上第17课《二万五千里长征》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7 课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课程标准: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二、学习目标和要求1、知识与技能:红军四次反“围剿”胜利、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遵义会议2、过程与方法:充分挖掘课内外课程资源,加深对长征的了解和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三、学习重点、难点、知识点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来源:xYzkW.Com1、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2、难点:遵义会议四、学法指导:读课文概括本课主要内容来源:学优中考网本课主要讲述了几个问题: 、 、 来源:学优中考网一、敌兵围困万千重来源

2、:学优中考网 xYzkw1、原因:根本原因是 ;直接原因: 来源:xYzKw.Com(1)在中国共产党人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中,影响最大的是毛泽东、朱德领导开辟的 根据地。后来人们便把它称为 。(2)从 1930 年 10 月起,蒋介石调集重兵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重点“围剿”。根据地军民在 、 和 的先后指挥下,采用机动灵活的战术,连续粉碎了敌人的四次大规模“围剿”。(3)1933 年秋,蒋介石调集 50 万军队,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起第五次“围剿”。当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推行 的方针和政策,提出“ ”的口号,结果红军反“围剿”一再失利。2、目的: 3、开始: 二、经过:遵义会议来源:学科网(1)

3、背景:长征初期,红军未能摆脱被动局面, 之战,红军由出发时的 8 万多人锐减到 3 万多人。中央大部分领导同志和红军将士深感忧虑,要求纠正中央的军事指挥错误,以摆脱被动的困境。(2)主要内容: 年 1 月,中央红军进占贵州 。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纠正了当时中央主要负责人在 和 来源:学优中考网的错误,肯定了 增选 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决定由 负总责,并成立由 、 、 、 组成的三人团,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来源:xYzKw.Com(3)意义:遵义会议确定了 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结束了 在中央的统治;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 ,挽救了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

4、折点。来源:学优中考网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来源:xYzKw.Com(4)胜利进军: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领导下,声东击西,四渡 ,打乱了国民党的追剿计划。然后,渡过 ,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取得了战略的主动权。三、结束:三大主力会师(1) 年 10 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 ,同陕北红军会师。(2) 年 10 月,第二、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 胜利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4、胜利原因: ; ; ; 。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5、意义: ; ; 来源:xYzKw.Com 6、长征精神: 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五、课堂训练(一)达标反馈来源:xYzKw.Com

5、1、红军长征的原因是( )A、是为了南北红军大会师 B、需要扩大革命在全国的影响C、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D、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2、长征开始的时间是( )A、1933 年 B、1934 年 C、1935 年 D、1936 年3、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指的是( )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A、南昌起义 B、长征胜利 C、秋收起义 D、遵义会议召开4、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时间和地点是( )A、1934 年 瑞金 B、1935 年 吴起镇 C、1936 年 会宁 D、1935 年 遵义5、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指( )来源:xYzkW.ComA、湘赣根据地 B、鄂豫皖根据地 C、湘鄂川黔根据地 D、赣南闽西根据地6、红军在长征途中渡过下面哪一条河后,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A、四渡赤水 B、金沙江 C、湘江 D、大渡河(二)延伸拓展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1、阅读下面材料:七律长征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巨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来源:学优中考网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请回答:(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诗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诗中所说的“三军”是指哪三军?(3)诗中描述三军历经哪些地方?(4)该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什么影响?来源:学优中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