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迹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重点语句,概括其主要内容。2)初步了解登月过程和对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资料,培养学习的信念和献身科学的精神。重难点:登月对人类来说到底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学习过程:一、交流感知:1.1957 年 10 月 4 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序幕。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于 1961 年 4 月 12 日,乘坐 “东方号”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一圈,历时近两个小时,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而后的阿姆斯特朗等人又有什么壮举呢? 2.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观测: 畅谈: 里程碑: 昂首挺立: 遥遥在望: 可望而不可即:3.略读课文, 用示意图标示飞船向月球进军的行程(注明时间、距离、速度等)二、研读共品:1. 自设图标,用图来标明登月过程的_个阶段。从中可以看出本文的说明顺序是_。2. 朗读课文的第 5、11 语段,在课本上标记出含有数字的语句,思考:作者比较详细地列举一系列数字的作用是什么?4. 文章最后写阿姆斯特朗谈到登月的意义时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你是怎样理解的?三、互助释疑: 四、巩固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