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池河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年级 八 科目 历史 任课教师来源:学优高考网王超 授课时间 9.27课题 第 7 课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授课类型 新授课标依据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知识与技能来源:学优高考网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八国联军侵华的经过;2、理解义和团运动中的口号“扶清灭洋”;3、理解辛丑条约签订的内容和影响。来源:gkstk.Com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分析义和团运动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培养学生抓住主要矛盾、一分为二地分析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逐条分析辛丑条约的危害,使学生掌握基本
2、的历史分析方法。教学目标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揭露八国联军破坏和掠夺中国国宝、践踏中华文明的罪行,使学生永远牢记国耻、国难,树立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内容。编号:7教学难点辛丑条约的影响。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观察1900 年一张国外的明信片 ,描述了 1900 年古老的中国,老大帝国被几个新兴大国合围起来,把大清国弄得支离破碎,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关头。中国社会各个阶层都起来进行救亡图存,我们今天将要学到的义和团运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 7 课: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3、二、讲授新课(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1.教师提问:义和团是由哪些组织发展起来的?最初的斗争矛头是谁?学生回答: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斗争矛头是:腐败的清朝政府。2.教师讲解:19 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义和团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为此,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3、教师提问:谈谈你对“扶清灭洋”口号的认识?(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口号 进步性 局限性“扶清” 对清政府认识不清,学生融入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抱有幻想。迷信色彩“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
4、主义的斗争意志排斥一切洋人、洋物件,盲目排外(二)抗击八国联军1.阅读教材,找出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八国联军的名字及率领人?时间 1900 年 6 月目的直接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进一步夺取和扩大在华的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国家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率领人 西摩尔(英国海军司令)2.提问: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中国的义和团战士和部分清军爱国官兵进行了哪些英勇抵抗?学生回答:义和团的廊坊阻击战、老龙头火车站围歼战,英勇将士:聂世成。3.展示图片:八国联军杀害义和团民、美军抢劫的白银提问:1900 年 8 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犯下了哪些罪行?通过讨论“扶清灭洋”口号,提高学生辩证分析
5、问题的能力。通过填写表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学生回答:八国联军侵略者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抢劫,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教师总结:就是要讨好帝国主义,以求得帝国主义列强对自己的“宽恕”。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失败了。(三)辛丑条约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识记主干知识。(时间、签订国、内容)2.教师指出: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有什么深远的影响?请同学们根据条约内容进行讨论。内容 影响3.引导学习阅读教材,理解辛丑条约的综合性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三、课堂总结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参与国家最多的一次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的失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暴露出清政府的腐朽反动。一些本来对清政府还抱有幻想的人彻底清醒过来,同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一起,决心以武力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革命的风暴即将来临。四、课堂练习同步导练1-9 题五、布置作业:10、 11、12 题(1)(2)必做 (3 )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