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 2.9 有理数的乘法(1)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2,能运用法则进行简单的有理数乘法运算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合作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教学难点 乘法法则的推导知识重点 会利用法则进行简单的有理数乘法运算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设置情境引入课题用多媒休课件演示出教科书 36 页蜗牛沿直线爬行的引例,引导学生观察后提问:(1)和(2)及(1)和(3) 这些问题有何区别?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用动画演示出蜗牛在四种不同的情况下的运动过程,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利用蜗牛爬行来引入自然亲切,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
2、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相反意义的量的表示方法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交流对话探究新知以引例为基础,观察得出的四个式子,引导学生思考有理数乘法中四种不同的形式,完成教科书中 37 页的填空根据前面的研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法则的内容启发学生探索有理数中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特殊数。与其他数相乘的规律,把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补充完整进一步启发诱导学生寻找法则的特点并总结规律;一、看两数是同号还是异号;二、确定积的符号;三、再把绝对值相乘,并用教材中 38 页的方法向学生逐步展示运算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概括只要合理都加以鼓励
3、使学生明确有理数中包括正数、负数和 0,培养完整的分类思想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法则,用概括出的规律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运算。应用新知体验成功口答:确定下列两数的积的符号:(1) 5(-3) (2) (-4) 6(3)(-7) (-9) (4)0.50.7、给出教科书 38 页例 1,让学生以独立思考的形式加以解决由例 1 中的第(2)小题:(一) (2) 引入倒数的概念,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出倒数的定义 鼓励学生举出互为倒数的例子,并提问,数 a(a0) 的倒数是什么?a 为什么不能等于 0?练习:填空:对有理数的乘法关键是确定积的符号及时应用,让学生初步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倒数的
4、定义与小学里是一样的。让学生初步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并明确 0 没有倒数。通过练习让学生归纳出一个数同 1 相乘得身,一个数同1 相乘得它的相反数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思想。(1) 1(-3)= ;(1) (3) (2) 1a= ; (一 1) a= 给出教科书 38 页例 2,利用气温变化这样的实际问题来巩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课堂练习 教科书 39 页练习第 1,2,3 加深学生对法则和倒数的理解课堂小结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和倒数的定义本课作业 教科书 46 页习题 1.4 第 1,2 题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主要针对刚迈人初中阶
5、段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采用启发式,小组合作、尝试练习等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首先本节课在引人时利用数轴通过蜗牛运动的例子,且采用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先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在兴趣的指引下逐步开展探究在引例中把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正负数在实际问题中求积的问题与小学算术乘法相结合,通过直观演示与多媒体结合,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得出法则其次在归纳法则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观察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也让学生通过归纳体验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使他们既学会发现,又学会总结通过例 2 的气温变化问题和练习中的降价销售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体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思想最后遵循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在练习设计与作业布置中都体现了分层次教学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并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更好地展示出数学的魅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同时,也腾出了足够的时空和自由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附板书:2.9 有理数的乘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