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3 纯碱的生产,一,二,三,一、纯碱的存在与用途 1.纯碱的存在 碳酸钠,俗名纯碱,在自然界中存在相当广泛。生长于盐碱地和海岸附近的植物中含有碳酸钠。大量的碳酸钠主要来自于地表碱湖,由湖水可得到天然碱。 2.纯碱的用途 很多工业都要用到碳酸钠,如玻璃、制皂、造纸、纺织和漂染等。碳酸钠作为原料还可以用于生产其他含钠的化合物;碳酸钠也被大量地应用于生活中。,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1.索尔维法制碱生产的主要过程可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提示盐水的精制、盐水氨化、氨盐水碳酸化、碳酸氢钠的转化、氨的循环。 2.氨碱法的生产流程中,有哪
2、些物质参与循环利用? 提示将氯化铵与石灰乳反应生成的NH3参与循环利用;二氧化碳也参与循环利用。,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1.联合制碱法得到的产品有哪些? 提示纯碱和氯化铵。 2.根据联合制碱法生产原理示意图,分析比较它与氨碱法的主要区别在哪里?有哪些优点? 提示两种生产设计方案的主要区别在于,联合制碱法利用合成氨生产中的氨和二氧化碳,生产过程中回收氯化铵,没有像氨碱法那样引入碳酸钙后产生氯化钙而无法合理地回收利用。侯氏制碱法的优点在于综合利用了合成氨生产中的物料,提高了氯化钠的利用率,减少
3、了环境污染,从绿色化学角度看,更加符合现代化工生产的设计要求。,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变式训练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饱和NH4HCO3溶液与饱和NaCl溶液混合,可能会有白色沉淀生成 氨碱法生产纯碱所发生的反应均是复分解反应 联合制碱法与氨碱法生产纯碱所用的化学反应原理不同 氨碱法生产纯碱过程中氨气没有循环利用,而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的过程中使氨气充分循环利用 联合制碱法与氨碱法生产纯碱的不同点:原料来源不同,副产物不同 在生产纯碱的过程中,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二氧化碳,再通入氨气 答案:,1 2 3 4 5 6,1.与
4、氨碱法比较,下列关于联合制碱法优点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提高了原料利用率 B.降低了生产成本 C.减少了环境污染 D.减轻了对设备的腐蚀 解析:侯氏制碱法是将合成氨工业和制碱工业联合起来,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了96%以上;NH4Cl可作氮肥,避免了生成大量无用的CaCl2;同时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CO转化成CO2,革除了CaCO3制CO2这一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D,1 2 3 4 5 6,1 2 3 4 5 6,3.工业上常用氨碱法制取纯碱,是将氨和二氧化碳先后通入饱和食盐水而析出小苏打,再经过滤、焙烧而得
5、纯碱。但不能用氨碱法制取碳酸钾,原因可能是( ) A.KHCO3溶解度较大 B.KHCO3溶解度较小 C.K2CO3溶解度较小 D.K2CO3溶解度较大 解析:如果KHCO3像NaHCO3一样溶解度很小,也是可以用类似氨碱法来制取,事实是KHCO3溶解度太大,而不能用此法制取。 答案:A,1 2 3 4 5 6,1 2 3 4 5 6,5.(1)在常温下,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会有晶体析出,此晶体是NaHCO3。析出该晶体的原因是 ; (2)在饱和的食盐水中先通入足量的氨,再通入足量的CO2,会有NaHCO3晶体析出,若在饱和的食盐水中先通入足量的CO2,再通入氨气,往往没有晶体析出,原因是 。 答案:(1)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 (2)CO2的溶解度小,溶液中的HC O 3 的浓度小,1 2 3 4 5 6,1 2 3 4 5 6,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