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正误,1、世界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及观点。2、世界观就是哲学。3、任何哲学都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4、哲学是“科学的科学”。5、哲学都是科学的、正确的。6、有少数西方国家的科学家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照样取得了巨大的科技成就,因此从事科学研究并不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7、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指导哲学。8、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了哲学。,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2016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注意: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考点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何者为本原(第一性)(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有没有同一性(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能,不能,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 从社会实践来看,这一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从哲学自身派别来看,这一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这一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
3、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例1】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 B. C. D.,解析:选A。注意“上帝” 与“核聚变” “向性运动”,体现;与题意不服。,A,【例2】(2013天津)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进展。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
4、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发现再次证明()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讶,A,【例3】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伴随人们对世界的思考,贯彻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始终,下列行为中正确把握了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是() 依据物价上涨,2011年我国连续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西班牙一研究机构最近研究出“高科技算命器”,其原理是通过检测DNA大概算出一个人的寿命有人断言2012年地球必将灭亡乌鸦报丧、喜鹊报喜 A B C D,A,(高考江苏卷)哲学
5、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D,【例4】,典例 1(2013天津高考)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考点整合,命题探究,核心考点一,对点训练,考点整合,命题探究,核
6、心考点一,对点训练,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材料中科学家通过实验,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取得了新的进展,表明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项符合题意。B项说法错误,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材料没有涉及哲学的产生、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C、D两项不符合题意。答案A,1.庄子中惠子认为,“子(指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从哲学基本问题角度看,惠子的观点()A.认为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B.体现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分歧C.表明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D.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考点整合,命题探究,对点训练,核心考点一,考点整合,命题探究,核心考点一,对点训练,解析材料中惠子认为你不是鱼,怎
7、么会知道鱼的乐趣,因此是不可知论。B不符合题意,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分歧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C不符合题意,这是可知论;D与题意无关。答案A,2.观点一:美学中的“移情”说法人们高兴的时候,就觉得太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在点头;悲伤的时候,又觉得雨如泪,风如烟。观点二: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之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这两种观点分属于不同的哲学派别,划分它们的标准是()A.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B.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的不同理解D.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
8、同回答,考点整合,命题探究,核心考点一,对点训练,考点整合,命题探究,核心考点一,对点训练,解析观点一属于唯物主义;观点二属于唯心主义。故本题考查的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D正确。B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A、C不符合题意。答案D,1.基本观点:,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依赖于物质。,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意识是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依赖于意识。,根本对立,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上帝七天创造世界。存在就是被感知。形存而神存,形谢而神灭。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人
9、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判断: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有哪些?在观点后面打“”号。,小试牛刀,考点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其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这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局限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
10、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它们在根本观点上是 一致的,都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 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叫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或半截子唯物主义,其经典观点有:
11、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特别提醒,唯物主义并不都是正确的,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 都坚持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但二者都有一定的 局限性,都是不彻底的、非科学的,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
12、的外化和表现,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王守仁:心外无物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柏拉图:理念论(世界是“理念”的影子);黑格尔:绝对观念论(“绝对精神”产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朱熹:理在事先 、未有此气,已有
13、此理生活中的客观唯心主义(神秘主义):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天狗食日,“8”就是发,喜鹊报喜,彗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特别提醒,(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这里一定要注意是“从根本观点上看”。 (2)既不能对所有的唯物主义一律提倡,也不能对所 有的唯心主义全盘否定。 (3)不能把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把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 (4)不能认为一切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都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下列与这一观点相同的一组是()气者,理之依也
14、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A B C D,解析题干反映的是属于唯物主义观点,属于唯物主义观点。故选B。,B,【考考你】,考点整合,命题探究,对点训练,核心考点二,典例2(2010山东高考)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 B. C. D.,考点整合,命题探究,对点训练,核心考点二,
15、解析题中英语儿歌突出“上帝”创造客观事物,体现了宗教精神,从哲学上看,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题中科普作家对儿歌的改动,表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体现了科学精神,从哲学上看,属于唯物主义。答案A,考点整合,命题探究,对点训练,核心考点二,典例3(2013福建高考)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存在就是被感知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 B.C. D.,考点整合,命题探究,对点训练,核心考点二,解析本题考查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
16、历史唯物主义。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属于辩证唯物主义,C项顺序正确。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答案C,考点整合,命题探究,对点训练,核心考点二,典例4(2014山东高考)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过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考点整合,命题探究,对点训练,核心考点二,解析做好本题的关键是对朱熹和陆九渊的观点的
17、理解。“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的观点,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世界的本原是“吾心”的观点,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故选C项;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答案C,3.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下列与之相一致的观点是()A.观念的产生,并无必要假设外物的存在B.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C.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D.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对点训练,考点整合,命题探究,对点训练,核心考点二,考点整合,命题探究,对点训练,核心考点二,解析杨泉的观点强调水和气为万事万物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符合题意。
18、A、C均属于唯心主义观点;D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答案B,考点整合,命题探究,对点训练,核心考点二,4.“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是南宋著名哲学家朱熹的经典论述,“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的代表论断。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可能达成的共识应该是()A.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B.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C.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D.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义,考点整合,命题探究,对点训练,核心考点二,解析“未有此气,已有此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们都属于唯心主义,故选C项。答案C,世界本原,世界状态,基本
19、派别,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与斗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否认矛盾,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1)分歧之一: 的观点与 的观点的对立 (2)分歧之二: 的观点与 的观点的对立 (3)分歧之三: 的观点与 的观点的对立、,联系,孤立,发展,静止,全面,片面,根本分歧 :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易错知
20、识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3、唯物主义都是对的,唯心主义都是错的。,唯物主义有对也有错。唯心主义在根本上是错误的,但它在方法论上有些可取之处。,4、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百舸争流的思想,两个划分标准,一个内涵,哲学基本问题的内涵,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课堂小结,共同回忆一下吧?,两种唯心主义基本形态,一个分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三种唯心主义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