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察范围的教学反思沙溪小学 洪艳玲观察范围这一课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自主的数学活动,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究、发现,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亲身实践,尽量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看到的现象。并将知识点与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通过做一做、画一画、试一试这些学习过程,体会观察点的变化,观察范围也在变化。该内容是北师大版教材的一个新加进来的内容,值得参考的资料甚少,我在备这节课时绞尽了脑汁。课本向我们呈现的内容非常简单,寥寥数语,寥寥情境图。看教材没什么收获,但是一遍一遍细细去读,却发现教材隐含了很多很有价值的东西,如小猴看桃子的情境发现观察点的高低决定观
2、察范围大小,夜晚路灯下杆子的影子决定了观察点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影响观察的范围等。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仅仅在一个情境图中就轻松的发现了决定观察范围的所有因素。要是课前没有对文本进行这些细读,执教者是不可能深层次的解读教材、把握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不可能把教材读透,更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大气,饱满。教学实践下来,同学们学习热情也很高,同时,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能很自然的把眼睛、视线和观察范围抽象成点、线和区域。通过空间想象,动手操作,不仅使学生轻松地发现观察的范围与观察点、障碍物之间密切关系,还提高了学生的抽象能力。通过练习,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教学效果非常好。当然,这堂课也存在着不足,本节课课堂气氛比较不够活,应适当的增加一些学生的活动,如教材上呈现的是老鼠的活动范围一题,全班大部分同学都能准确地找到老鼠活动的范围,如果这时设计一个游戏捉迷藏环节,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懂得老鼠在哪一个范围内活动最安全,从而就能顺利的解决了这一习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游戏中再一次被激活,在玩中有所得有所思,还能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不但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达到强化学习动机,增强学习的信心和主动求知的学习目的。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操作,多鼓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