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雷锋故事 :螺丝钉精神,一次,雷锋跟张书记去下乡,一边走一边聊天。走着走着,雷锋觉得脚下被一个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他低头一看,原来是一颗生了锈的螺丝钉,便一脚踢到了路边。张书记问:“你踢的是什么?”雷锋说:“是一颗破螺丝钉。”张书记听了,一声不响,从草丛里捡起那颗螺丝钉,用手帕把螺丝钉擦干净,装进了上衣口袋。雷峰觉得很奇怪。 过了几天,雷锋跟着张书记到县机械厂开现场会。在机械厂,张书记问厂长:“如果这机床上少了一颗螺丝钉,机床还会转动吗?”厂长说:“那就要出毛病了!”聪明的雷锋这时已经明白县委书记为什么要捡那颗小小的螺丝钉了。只见张书记从口袋里掏出那颗螺丝钉郑重其事地交给了厂长。在回来的路上,张
2、书记说:“雷锋,你瞧,一个小小的螺丝钉,机器上少了它可不行!革命也是这样,我们这些人就是大大小小的螺丝钉,缺了谁都不行。就象你这个公务员,别看职务不高,我们的工作缺了你也不行。所以,党把我们放在哪里,就要在哪里起作用。同时,我们国家的底子还薄,处处要艰苦奋斗,一颗螺丝钉也不能浪费,积少成多啊!”,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1),例1: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200个螺钉或2000个螺母。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配套问题,解:设应安排x名工人生产螺钉,则(22-x)名工人生产螺母,问题
3、:若设x名工人生产螺母呢?,例2: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h完成。现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h,然后增加2人与他们一起做8h,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工程问题,解:设安排x人先做4h,常把总工作量看做1,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如下:,1审:读题,理解题意。 2找: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3设:设未知数X,(直接设元或间接设元) 4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5解: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6检:检验未知数的值是否是方程的解,检验所求出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7答:写出答案。,练习:课本P101页练习,小试牛刀,作业:,P106 习题3.4第2、4、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