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以真诚交换真诚兰州市第十七中学 石德兰一案例介绍:班里有一名叫王可的男生,是个使各科老师都感到头疼学生。第一次与他打交道的场景,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初一新生第一次报到时,他没有按照如去通知书的要求身着校服,背书包,而是身穿花衬衫、牛仔裤,一 头刺猬般的头发。面 对我的询问,他一脸的不屑,一声不吭。我认定他是一个典型的“麻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这样的学生不好惹。我立刻打电话叫来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一到学校就受到他的质问:“你 为什么要来?我的事不要你管。 ”他的父亲面对他的指责,只是一脸的无奈。见此情景,我知道他此前在老师和家长面前骄横惯了,我决定给他一个下马威,我让他的父亲把他带回家,写好检
2、讨,不能认识到错误,不能遵守学校纪律就别来报到。第二天正好是新生军训一周的时间,我很庆幸能够摆脱这样一个“麻烦生” 。一周过后,早读课还没开始,我在班级门口看见了穿着校服、背着书包的他,他来到我的面前,脸上的不屑一扫而光,他把一份保证书交到我的手中,表示能够遵守校规校纪,希望我能接受他。虽然他的头发没有什么变化,但我看到了他心中还有善根,看到了改变他的希望。所以在强调校规校纪后,我就让他报到了。该生在学校学习的一段时间里,一直让我很头疼:校艺术节活动他不参加,反而说凉话,阻止其他同学参加;老师讲课,只要一不小心出现一点错误,就会被他死抓,加以夸大,旁若无人地冷嘲热讽,造成2老师讲课、同学听课的
3、困扰。我多次找他谈话,他一直认为他的所为没有什么不对:班级的艺术节节目太烂,参加只能出洋相;老师讲课的确有问题,大胆指出来是对的。同学和老师的不满只能说明:他们太虚伪,太爱面子。从 这件事上,我知道他是一位很自我,不容易接近、难沟通的男孩。面对这样一位思想自我,不易接近,对老师有严重成见的学生,该如何与他沟通,从他的内心深处消除这种思想呢?我决定改变对他的教育方式。首先,通过与其家长及周围的同学谈话,了解其心理问题的根源。他爸爸跟我讲,他从小学一到四年级在窑街上学,他从来不违反学校的校纪校规,学习成绩不错。五年级转学到海石一小,成绩一般,在家不爱多讲话。每天晚上吃饭后,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他和他
4、妈妈想进去看看他是否在学习,却不让进。他和他妈妈也从不打骂他,随他自然发展。显然,家庭的这种氛围养成了他自我的思想,父母对他学习不够关心,造成他学习一直一般,虽然不违反校纪校规,但学习成绩不好,不会得到老师宠爱,甚至可能得到老师的批评,而在家里从没受父母打骂,这必然导致他对批评他的老师恨之入骨。于是,我对他爸爸讲,你和他妈妈要多与他谈谈心,了解他在学校的情况,成绩不好,要多鼓励、指导他。发现他有什么心事,要及时开导他,不对的要给予指出。譬如,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批评,你 们要去了解他的感受。老师批评得对,要给他耐心的剖析,体现你父母的真爱。千万不要太迁就他,随其自然发展。3其次,想办法消除他对老
5、师的敌意,与他建立同感、真诚、尊重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记得一次,他与一位老师发生严重的冲突,他甚至顶撞老师。我非常气愤,当我来到他面前时,他首先向我申明:“ 老师,不要怀疑我心理有什么问题,我很正常。 ”一下子 拦住了我的话头,当我问他是不是与老师有很大的误解时,他保持了沉默。我知道再与他交流也是徒劳,显然在他心里,已经很狠老师了。于是我很平静地对他说了一句:“不管怎样 ,我相信这次冲突一定是误会。 ”他抬头看了我一眼。我想他接纳了我这句话,他的表情证实了这一点。我相信只要真诚待他,会拉近与他的距离。于是我回忆与他交往的点点滴滴,告诉他我一直在关注他,我真诚地指出:“你身上虽然有许多缺点,但言而
6、有信的优点让我印象深刻。开学时你对我的保证,你尽量做到了。老师、同学还要感谢你在校运动会上的表现,你为我们班夺得跳远、跳高冠军,为班级争了光。 ”这时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决定趁 热打铁, “但是今天你的行为让我很失望。不管同老 师有什么误会,绝对不能和老师顶嘴。希望你能向老师赔礼道歉。并当着这全班同学做检讨”沉默了一会儿,点头表示同意。后来他也是这么做的。我还经常就班级管理的问题找他谈话,对他的一些合理的建议,我欣然接受了。他显得很开心,因为他得到了老师重视和尊重,就这样渐渐地,他消除了对老师的敌意。二案例启示: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同感、真诚、尊重的师生关系,很有必要。与学生建立同感、真诚、尊重
7、的良好关系,并通 过心理方法与学生进行互4动,将大大改进班主任的工作成效。这位学生思想自我,不易接近,对老师有严重成见。主要是由他家庭的教育氛围所引起,其父母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关心他的学习,没有在生活的各方面去引导、开导他如何做人;他讨厌虚伪,说明他渴望真诚,所以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真诚待他,同时要通过他的眼神去看事物,体察他的思想与感受,了解他观察自己与周围世界的方式,而走进他的内心,更好地与他交流、沟通。当然还需尊重他,尊重他的人格、价值、自我选择的权利,即是既要接纳他的长处,也要接纳他的短处。相信他是一个有价值、能发展的人。人本主义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在于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和自我完善。学生都是有思想、不断发展的个体,没有谁是一块天生的顽石,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只要我们当班主任的工作做到家,我们定能触摸到这块地方,要知道,这儿就是学生心灵的门户,打开它,你就能看到一颗颗鲜活的心。天道酬勤,只要我们努力,我们一定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