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 年中考复习之送东阳马生序问答题12013 年中考复习之送东阳马生序问答题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叙述了自己青少年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二、本文中哪些方面叙述了作者求学的艰难?1、幼时求学的艰难。2、成年求师的叩问之难。3、求学旅途之艰,生活之苦。三、统领全文的句子是:余幼时即嗜学。文章开头的“ 嗜学 ”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四、作者勤奋学习的原因有哪些(用原文回答)1、余幼时即嗜学。2、益慕圣贤之道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五、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何在? 是为了鼓励马生勤奋学习。六:用原文的语句回答:1、1 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
2、就很勤奋的句子是:余幼时即嗜学2 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3 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4 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 略无慕艳意” 的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5、写借书的句子:每假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6、写抄书的句子: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7、写还书的句子: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8、写跋涉之苦的句子: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9、写冷冻之苦的句子:(1)足肤皲裂而不知;(2)四肢僵劲不能动。10、写衣食简陋的句子:(!)缊袍敝衣处其间;(2)无鲜肥滋味之
3、享。11、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12、作者写富家子弟衣饰华美,写自己緼袍敝衣,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对比 反衬自得其乐。说明精神上的富足,能战胜物质上的贫困。13、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什么精神品质?守信、不畏艰苦、求师诚恳、态度谦恭,不计客观条件的艰苦,执着追求,虚心求教。14、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悬梁:东汉孙敬;刺股:战国苏秦;囊萤:晋车胤;映雪:晋孙康;负薪:西汉朱买臣; 挂角:隋李密;凿壁偷光:匡衡;韦编三绝:孙子。闻鸡起舞(东晋、祖逖)15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与同舍生对比,表现自己并不
4、羡慕别人的优越条件,而是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这种刻苦学习,专心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1、文章从几个方面表现了作者的求学之苦和用心之专?*幼年得书之难,借书抄录,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表现作者求学之勤苦;求师艰难,毕恭毕敬,表明作者求知的渴望和决心。2、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2013 年中考复习之送东阳马生序问答题2*用反衬的手法,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突出了他求师的艰难。3、从几方面概括作者求学时的客
5、观条件?路途:遥远艰难。衣着:破旧不能御寒。饮食:每日两顿,毫无滋味。4、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那些方面?有书可读,有师可问,无奔走之劳,无冻馁之患。5、第一、二段文字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对比,增强说服力,突出中心。6、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答: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习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序、学得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坚”专心致志,这是宋濂起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7、本文揭示了怎样的道理?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
6、耳,岂他人之过哉?8、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9、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 我的感悟: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10、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 我的看法:(1)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2)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 ,才能出“高徒” ,出高素质的学
7、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013 年中考复习之送东阳马生序问答题311、 文中对比:、“廪稍之供 “裘葛之遗“与“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与“趋百里外“、“行深山巨谷中“。、“ 问而不告“求而不得“未尝稍降辞色叱咄“ 叱咄“ 、“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与“每假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12、 对比的作用:表明昔日读书条件艰难,能业精德成。今日读书条件优越,但是,也不精德不成,突出了用心不专。13、 文中先写自己少年求学的艰难与刻苦,目的何在?这种先客后主的写法有什么作用?目的:激励马生不腰辜负太学的良好条件。作用:容易让人接受作者所表达
8、的中心。14 宋濂年轻时代求学的艰辛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在乡求学的艰难。、远学从师之苦。15、你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 我的感悟: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16、本文是写给马生的赠序,为什么文中作者详写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作者是现身说法,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含殷殷的期待之情,突出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的写作目的。17、 作者从 (读书难),(求师难),(求学难), (生活难)等方面谈了自己年轻时艰难求学的经历意在告诫已是太学生的马生珍惜现在的良好学习条件,努力学习18、 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
9、” 因为“我”守信用,按时还书19、 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有哪些?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虚心请教。20、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了自己求学的艰难? 读书之艰;从师之难;2013 年中考复习之送东阳马生序问答题4奔走之劳;生活之苦。或:读书难,从师难,求学生活艰苦21、 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 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占战胜困难。22、 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这种求学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认识。 虽然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濂,但刻苦学习的精神却比不上他。因此,应该向他学习,不在生活上攀
10、比,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23、 “先达” 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这种态度可取吗?为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无论赞同与否,言之成理即可。示例 1: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示例 2: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4、 作者在记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却大篇幅地写老师的严厉,作用是什么?突出自己学习的艰苦,求学之难 ,告诫马生,他处在那么一个好的环境里,更没理由不
11、学好25、结合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应有怎样的苦乐观?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才,只有不畏艰难才能有所成就. 作者那种不怕艰苦,勤奋学习不慕富贵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优越条件 ,专心学习勤奋学习,勇于战胜各方面的困难,这样才能学有所成.26、写自己的求学经历,为什么作者要写同舍生的豪华衣饰2013 年中考复习之送东阳马生序问答题5?与我的缊袍敝衣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作者求学条件之艰苦,体现其不慕富贵,不畏艰难,刻苦读书,勤奋求知的思想境界27、 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谈谈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依靠精神的力量,强烈的求知欲,战胜了物质上的贫穷。28、 从文中
12、找出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原因的三个句子是:余幼时即嗜学,益慕圣贤之道,以中有足乐者29、 本文是作者告老还乡第二年,入朝进见时写给前来拜访的同乡晚辈(马君则)的一篇(赠序),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课外积累。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 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 晋朝,车胤(yn)囊萤读书。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古人苦学的做法不必要后人效仿,但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取勤奋学习,立志上进的动力。 )请你写出有关勤奋刻苦的名言警句:业精于勤,荒于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