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 一 历史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卷(选择题 共48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本卷为选择题。共 3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西晋初年,有大臣向司马炎建议:“今四海业已大定宜开启土宇,使同姓必王,建久安于万代。”该大臣主张实行 A宗法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郡县制 2.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
2、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对祖先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 图一 太庙 图二 祠堂 高一历史试题 第1页 (共10页) 3.下面的漫画作品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历史信息不准确的是 A秦朝实现了国家统一 B秦始皇实行了分封制 C确立了君主专制体制 D建立了三公九卿体制 4.中国古代在官僚制度确立的同时,也在探索建立一套相应的选官用人制度,以保证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汉武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授爵 B.世卿世禄制 C.察举制和征辟制 D.九品中正制 5.为解决地方割据分权问题,汉武帝刘彻采纳了主父偃的建
3、议,实行了“推恩令”,其主要目的是 A.强干弱枝,监察地方 B.削弱相权,巩固皇权 C.解决割据,集权中央 D.加强专制,限制相权 6.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坐着的宰相 站着的宰相 跪着的宰相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高一历史试题 第2页 (共10页) 7.有学者认为,“(这一制度)所体现的许多价值的观念,特别是公平竞争、广泛参与、唯才是举的思想,不但在封建社会是进步的,还超越时空、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材料中所说的“制度”是
4、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8.宋太祖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形成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从 中可以得出的教训是 A改革过程中要善于用人 B改革必须大刀阔斧,冲破阻力 C改革要提高办事效率,实行精兵简政 D改革过程中必须重视农业 9.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矛盾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 B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 C都有利于国家统一 D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10.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A秦朝的太尉 B唐朝的中书省 C宋朝的通判 D清朝的军机处 11.“民
5、主”一词在世界历史上最初起源于 A古代希腊 B古代罗马 C近代英国 D近代美国 12.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改制中记载:公元前487年,“陶片放逐法”首次付诸实施,按该法规定,被放逐的对象是 A.所有触犯法律的公民 B.对民主造成威胁的公民 C.有盗窃行为的平民 D.伤害主人的奴隶 高一历史试题 第3页 (共10页) 13.古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古希腊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A.独立自治 B.三权分立 C.人民主权与轮番而至 D.小国寡民 14.世界历史上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最早形成于 A古代罗马 B古代希腊 C近代英国 D古代中国 15.以下关于罗马法的发展历程,正确的一项是 A. 公民
6、法万民法自然法 B. 习惯法自然法万民法 C. 自然法公民法万民法 D. 公民法万民法习惯法 16.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右图用鲜血和生命供奴隶主享乐的古罗马 奴隶角斗说明罗马法 A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 B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努力缓解社会矛盾 D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17.拿破仑颁布的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蓝本的,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人权宣言都是以罗马法学说为理论基础的。上述材料表明罗马法 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原则和宪法的源头 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C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律规范的汇编 D与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本质是一样的 高一历史试题 第4页 (共10页) 18.现
7、代政治制度起源于英国,民主化的政治原则也是从英国最早起步的。下列标志英国民主化开始的是 A大宪章 B权利法案 C内阁制出现 D普选权的扩大 19.权利法案在英国政治史上影响深远。它最主要的作用是 A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专政 C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王权 D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0.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 A.以代议制为核心 B.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C.以首相为核心 D.以国王为核心 21.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议会发生了变化 B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的地位
8、发生了质变 C革命只改变了统治形式,本质没有改变 D革命后议会与国王共同掌权,两者地位平等 22.对右图现象描述最准确的是 A美国的两党轮流执政 B美国实行两党联合执政 C美国两党实力均衡 D美国两党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高一历史试题 第5页 (共10页) 23.美国的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不包括 A民族平等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C民主原则 D联邦制原则 24.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14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这肯定了 A联邦法律的多样性 B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C联邦法律的公正性 D联邦法律至上和国家的统一 25.从1787年宪法到美
9、国内战后的一系列宪法修正案,说明的问题是 A美国国内的保守势力比较大 B1787年宪法不适合美国 C美国民主宪政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 D两党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断修改宪法 26.有的历史学家赞誉右图文件是“旧制度的死亡证书,新制度的 出生证书”,这主要是因为该文件 A保障了议员选举的自由 B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 C开创了三权分立的法制体系 D反对封建专制与等级制度 27.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总统产生的方式是 A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 B由参众两院组成的议会选出 C由选民从总统候选人中选出 D由参议院选举产生 人权宣言 高一历史试题 第6页 (共10页) 28.法国以共和制为政体形式的统
10、治得到最终确立是在 A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 B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时期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 D1791年宪法颁布后 29.从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经历了80多年,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其主要原因是 A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温和 B法国社会缺乏民主共和的思想基础 C法国缺乏民主共和的群众基础 D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使法国君主制的传统深厚 30.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主持帝国政府的首相 A对议会负责 B对选民负责 C对政府负责 D对皇帝负责 31.俾斯麦毕生“孜孜不倦地与民主为敌,创新和发展了专制主义的思想和实践”,能够
11、体现这句话观点的历史事实是 A德国议会拥有单独立法权 B德意志统一后成为民主共和国 C宪法规定皇帝为国家元首,拥有很多实权 D首相对议会负责 32.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分别于1787年、1871年、1875年颁布了本国宪法。这三国宪法所确立的政体的相同点是 A议会都是两院制 B都是成熟的代议制 C都实行责任内阁制 D都实行民主共和制 高一历史试题 第7页 (共10页) 第卷(非择题 共52分) 本卷为 非选择题 。 共 3 小题,第 33 题 18 分,第 34 题 18 分,第 35 题 16 分,共 52 分。 33.(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 “
12、 宰 ” 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 “ 宰相 ” 连称始于战国。 当时的所谓宰、相或宰相,地位均相当于丞相。 “ 宰相 ” 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 材料二 中国帝制时代的政治体制两千多年间似 无实质性的重大变化,但在国家权力的运作方式上,却因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运作机制。 唐代 “ 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 。 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下的三省机构与职权 材料三 元朝开始,宰
13、相制度便进入衰亡期。元朝开始是一省多相制,后改为两省多相制,又以中书省取代尚书省。明朝从废丞相到实行内阁制,使中国传统社会的中央官制发生了最重要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的“宰相”与秦朝的丞相有何不同。(6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唐代“三省体制”运作方式在当时所产生的主要意义。(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以后宰相制度进入衰亡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高一历史试题 第8页 (共10页) 34.(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梭伦主宰政事之后通过禁止借贷以人身为担保使平民获得了自由,既在当时也延续至将来,他还制定了法律,取消
14、了一应私人与公众的债务,这一举措被称为 “ 卸担 ” ,意即卸去人们身上沉重的负担。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三 除将军可无限期连选连任,五百人议事会议员可连任二年外,所有公职任期都在一年以内,不得连任。有的公职甚至一人一生中只能担任一次。通过这些措施,每个公民都能够经常参加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都有平等的机会担任公职。政治生活成了公民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材料一中图一、二在本质上体现了哪两种政治制度?(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二,说明梭伦“卸担”的原因、采取的主要办法及产生的深远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局限。分析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影响。(
15、6分) 高一历史试题 第9页 (共10页) 35(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 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材料二 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合众国并受其管辖者,均为合众国及所居住之州的公民。任何州不得制定或执行任何剥夺合众国公民特权或豁免权的法律。任何州 均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亦不得对任何在其管辖下的人,拒绝给予平等的法律保护。 关于黑人公民权利的美国宪法第 14 条修正案 材料三 第 5 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第 12 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
16、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 15 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 16 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 17 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第 63 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产生的重大意义是什么?(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宪法修正案反映的内容,说明了什么?(6分) (3)材料三出自什么文献?该宪法规定的国家政体类型与材料一规定的政体有何区别?(6分) 高一历史试题 第10页 (共10页) 高 一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7、一、选择题( 共 32 小题, 每小题 1.5 分,共 48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A B C C C D C D D A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B C A B D A B B B B A 题号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答案 A D C D B C D D C A 二、非选择题 ( 共 3 小题,共 52 分。 第 33 题 18 分,第 34 题 18 分,第 35 题 16 分) 33. (18分) (1)先秦时期的“宰相”既执掌国政,又掌管家务,是一
18、个官职的通称,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秦朝的丞相是正式官职名称,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6分) (2)提高了行政效率,避免了国家决策上的失误;使封建官僚制度形成了严密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专制。(9分) (3)皇权专制空前加强。(3分) 34.(18分) (1)制度:君主专制;民主政治。(4分) (2)平民因债务奴隶制而处境悲惨。(2分)颁布解负令。(2分)解除了雅典公民中平民最沉重的负担,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限制土地兼并;巩固了城邦体制,为民主政治奠基。(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特点:直接民主、轮流执政。(2分) 局限:只有本邦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2分) 影响:古
19、希腊民主政治为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2分) 35(16分) (1)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4分) 高一历史试题答案 第1页 (共2页) (2)内容:规定了黑人的公民权;美国公民权利(生命、自由、财产及平等等)不可剥夺。(4分) 说明:美国民主政治在曲折中不断发展;美国联邦宪法的至上性等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3)文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2分) 区别:国王的权力不同,英王是“统而不治”,德意志皇帝是实际的国家首脑;德意志内阁对皇帝负责,英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的权力不同,德意志帝国议会权力很小。(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高一历史试题答案 第2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