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C 语言程序设计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应用技术、自动化技术等1 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1-1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应用技术、自动化技术等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高职高专学生计算机编程基本思想、编程基本技能及逻辑思维能力,掌握运用 C 语言编程来解决岗位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为提高职业能力和拓展职业空间打下坚实基础。学生毕业后工作岗位主要有程序员、计算机管理员、单片机应用设计员、网络应用等,在计算机控制、单片机应用、数控技术、电子技术等相关行业中都将使用 C
2、语言作为应用系统开发设计语言,C 语言也是计算机大类专业中数据结构 、 C#程序设计 、 Java 程序设计及其它编程语言类课程的前导课程,也是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专业和软件专业水平资格考试(程序员级别)考试中要求的主要程序设计语言。1-2 设计思路本课程依据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应用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的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程序设计工作项目的要求设置的。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任务或项目为中心,组织课程教学内容,通过讲练结合,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或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知识的应用,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高职
3、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项目设计以学生编程能力的培养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课程设计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考试重点考核与实践能力紧密相关的知识,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本课程以“班级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作为教学项目,在教学中将该项目分解为以下几个子项目,进行教学的组织:项目 1 项目菜单设计项目 2
4、 学生成绩的输入与计算项目 3 项目菜单的选择执行项目 4 项目的整体框架设计项目 5 项目中数组的应用项目 6 项目中指针的应用项目 7 项目中自定义数据类型项目 8 项目中学生数据的存储与重用我们将这八个项目作为本课程的八个单元, “班级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任务实施。本课程的各个单元以 1 到 4 个任务为驱动,围绕完成任务设计必备的知识与理论进行讲解,使学习与应用融为一体。通过学习的深入逐步完善程序的功能,最后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程序。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学习者也可以自己增加新的模块,使程序逐步完善、实用。项目开发中的任务如下:任务 1:用输入输出函数初步设计项目菜
5、单任务 2:学生成绩的输入/输出任务 3:总分与平均分的计算任务 4:用 if 语句实现菜单的选择执行任务 5:用 switch 语句实现菜单的选择执行任务 6:用循环语句实现主菜单的选择执行任务 7:整体项目菜单函数任务 8:子项目菜单函数 任务 9:系统实现的主函数任务 10:使用数组查找学生最高、最低成绩 任务 11:使用数组查找成绩不合格的学生 任务 12:使用数组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序任务 13:使用指针查找学生最高、最低成绩 任务 14:使用指针查找成绩不合格的学生 任务 15:使用指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序任务 16:学生记录的增加 任务 17:学生记录的删除 任务 18:学生记录的
6、修改任务 19:学生记录的显示任务 20:学生信息的保存 任务 21:学生信息文件的打开 本课程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目标和特点,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和宽基础、多方向的就业思路,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方法;对知识目标的描述通过使用“了解、理解、掌握”等动词来区分基本知识、重点和难点,对能力目标的描述通过使用“会用、操作、完成”等动词来区分学生动手实践应达到的不同层次目标,使学生在具有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具有较好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学模式的构建推荐以“任务驱动” 、 “项目导向”模式为主,结合其他模式的不同特点,相互补充,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能力。课程内容改革以应用为主旨
7、,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设计“学其所用,用其所学”课程内容。将授课、讨论、作业、实验、考核等教学环节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方式,形成立体化的教学体系。(1)授课。本课程建议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任务驱动”模式。授课教师的教案准备按照“提出任务解决任务再提出新任务再解决任务”的循环,逐渐深入,以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习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教案应有“教学设计”专栏,用以明确本次授课的情景设计、过程设计、参与设计等细节要求。(2)讨论。本课程建议除以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外,建议以“学生助教”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参与
8、、协调、统领、领导及创新能力。(3)作业。学生作业建议按单元作业、综合作业、实践性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多方面培养和锻炼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4)实验实训。本课程应该为学生设计专题仿真试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试验能力、分析能力。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为 72 学时。2、课程目标通过“班级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教学项目,培养高职高专学生计算机编程基本思想、编程基本技能及逻辑思维能力,掌握运用 C 语言编程来解决岗位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为提高职业能力和拓展职业空间打下坚实基础。职业能力目标 具备编写一般程序的能力; 具备阅读分析程序的能力; 具备调试程序的能力; 具备编写较为简单的管理
9、系统的能力知识目标 掌握 C 语言的基本框架; 掌握 C 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及其应用; 掌握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及应用; 掌握数组及函数的使用方法; 掌握指针的使用方法; 掌握结构体的使用方法; 掌握文件的使用方法。素质目标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独立思考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身心素质以及创新能力; 工作中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与协商能力 语言、社交和沟通能力; 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具有良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具有心理自我调控和自我管理能力3、课程内容和要求教学单元(项目) 一 项目菜单设计教学单元(项目) 项目菜单设计知识目标
10、 程序设计基础、使用 VC+ 6.0 开发 C 语言程序、C 程序的组成能力目标 掌握 C 语言的程序框架,能够编写最简单的输出程序教学目标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和能力素质。2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构建力。3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5培养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6培养学生的心理自我调控和自我管理能力。教学内容 C 语言程序的组成、C 程序的实现过程、C 程序开发环境、运算符和表达式、简单的输出。教学重点 C 语言程序的组成、常量和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简单的输出。教学难点 常量和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理论课时 1课时安排2实践课时 1教学单元(项目)
11、二 学生成绩的输入与计算教学单元(情境) C 语言的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顺序程序设计 知识目标 C 语言的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数据的输入与输出能力目标 掌握 C 语言的程序框架,能够编写最简单的顺序结构程序教学目标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和能力素质。2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构建力。3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培养学生良好的决策能力。6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7培养学生的心理自我调控和自我管理能力。教学内容 基本数据类型、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教学重点 基本数据类型、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教学难点 基本数据类型、数据的输入和输出。理论课时 2课时安
12、排 4实践课时 2教学单元(项目) 三 项目菜单的选择执行教学单元(情境) 项目菜单的选择执行知识目标掌握关系和逻辑运算符和表达式、if 语句、switch 语句。掌握 While 语句 、do-while 语句、for 语句、 break 语句的使用方法。能力目标掌握分支语句的语法结构,能够编写简单的分支结构程序。掌握循环结构的应用场合,循环结构的设计,循环语句的用法,设计简单的循环结构程序。教学目标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和能力素质。2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构建力。3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培养学生的交往、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6培养学生良好的
13、决策能力。7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8培养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9培养学生的心理自我调控和自我管理能力。教学内容关系和逻辑运算符和表达式、if 语句、switch 语句、条件表达式、分支结构嵌套。While 语句 、do-while 语句、for 语句、 break 语句、循环嵌套。教学重点关系和逻辑运算符和表达式、if 语句、switch 语句While 语句 、do-while 语句、for 语句、 break 语句、循环嵌套。教学难点条件表达式、分支结构嵌套、分支结构的灵活应用。循环嵌套、循环结构的综合应用。理论课时 6课时安排 16实践课时 10教学单元(项目) 四 项目的整体框架设计教学
14、单元(情境) 项目的整体框架设计知识目标 函数的定义、函数调用、函数的声明、函数间参数的传递方法、文件包含处理、宏处理。能力目标 掌握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思想。教学目标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和能力素质。2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构建力。3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培养学生的交往、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6培养学生良好的决策能力。7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8培养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9培养学生的心理自我调控和自我管理能力。教学内容 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调用、函数的声明、函数间的数据传递、变量的作用范围、文件包含处理、宏处理。教学重点 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调用、函数的声
15、明、函数间的数据传递、变量的作用范围、文件包含处理、宏处理。教学难点 函数的调用、函数间的数据传递、变量的作用范围、函数的应用理论课时 4课时安排 8实践课时 4教学单元(项目) 五 项目中数组的应用教学单元(情境) 项目中数组的应用知识目标 数组的概念、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字符数组能力目标 掌握数组的定义和使用方法、数组的常用操作、掌握处理大批量同类型数据的方法、能够用数组编写简单程序。教学目标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和能力素质。2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构建力。3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培养学生的交往、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6培养学生良好的决策能
16、力。7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8培养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9培养学生的心理自我调控和自我管理能力。教学内容数组的概念、一维数组的定义和数组元素的引用、二维数组的定义和数组元素的引用、字符串数组、数组在程序中的应用、单个字符串和多个字符串的存储、常用字符串处理函数。教学重点 一维数组的定义和数组元素的引用、二维数组的定义和数组元素的引用、字符串数组、单个字符串和多个字符串的存储、常用字符串处理函数。教学难点 二维数组的使用方法、数组在程序中的应用理论课时 6课时安排 12实践课时 6教学单元(项目) 六 项目中指针的应用教学单元(情境) 项目中指针的应用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指针的概念及基本操作,
17、指针在数组和函数中的应用。能力目标 能掌握指针在 C 语言中的应用,并且能用指针编写相关程序。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和能力素质。2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构建力。3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培养学生的交往、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6培养学生良好的决策能力。7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8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9培养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10培养学生的心理自我调控和自我管理能力。教学内容 指针、指针变量的概念;指针变量的定义及使用;指针与一维数组;指针与二维数组;指针与字符串;指针与函数。教学重点 指针变量的定义及使用;指针与一维数组;指针与二维数组;指针与字符串
18、;指针与函数。教学难点 指针与二维数组;指针与字符串;指针与函数。理论课时 6课时安排 12实践课时 6教学单元(项目) 七 项目中自定义数据类型教学单元(项目) 项目中自定义数据类型知识目标 掌握构造类型结构体类型及其应用。能力目标 具备灵活应用结构体变量、结构体数组、结构体指针及链表编写程序的能力。教学目标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和能力素质。2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构建力。3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培养学生的交往、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6培养学生良好的决策能力。7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8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9培养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10培养学生
19、的心理自我调控和自我管理能力。教学内容 结构体类型的定义、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及引用、结构体数组、结构体指针、链表的基本操作。教学重点 结构体类型的定义、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及引用、结构体数组、结构体指针。教学难点 结构体数组、结构体指针、链表的基本操作。理论课时 4课时安排 8实践课时 4教学单元(项目)八 项目中学生数据的存储与重用教学单元(项目) 文件及应用知识目标 掌握文件的基本概念、文件的读写操作。能力目标 能领会文件的用途、能利用文件编写简单程序。教学目标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和能力素质。2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构建力。3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20、能力。5培养学生的交往、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6培养学生良好的决策能力。7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8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9培养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10培养学生的心理自我调控和自我管理能力。教学内容 文件的概念及分类,文件指针,文本文件的打开、读写及关闭操作,二进制文件的打开、读写及关闭操作。教学重点 文本文件的打开、读写及关闭操作,二进制文件的打开、读写及关闭操作。教学难点 文件的概念及分类,文本文件的打开、读写及关闭操作,二进制文件的打开、读写及关闭操作。理论课时 2课时安排 4实践课时 24、实施建议4.1 教材编写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21、。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要通过计划、跟踪和管理项目、宣传某项目、场地布置、资料收集、打印、分发,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3、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办公技能综合应用的认识和理解。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办公技能综合应用方面的新知识和技能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4.2 教学方法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
22、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典型的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重合同守信用意识,掌握本课程的职业能力。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4、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5、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6、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4.3 教学评价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
23、法,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4.4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1、注重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2、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院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
24、程资源利用效率。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4、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育人理念,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5、建立本专业开放实训中心,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验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4.5 其它说明本课程标准适用于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应用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相关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