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课 “冷战”的缘起,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课标要求,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内容索引,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教材问题解答 教师用书独具,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雅尔塔体制的确立 1.含义:二战后期,美、英、苏根据自身战略利益和维持世界和平的需要,通过 会议等一系列国际会议建立起来的战后世界新秩序。 2.评价 (1)有助于加速战争的胜利进程,体现出不同 的国家共处与合作以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 (2)雅尔塔体制建立在战时军事实力基础之上,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_ _的色彩。 (3)雅尔塔体制结束了以欧洲国家为中心的国际格局,为以
2、为中心的两分天下的格局奠定了基础。,关键点拨,雅尔塔,社会制度,强权,政治,美苏,雅尔塔体制产生的主要标志是雅尔塔会议,其核心内容是苏美按照战时实力划分势力范围,通过大国间的协商与合作以及联合国的作用维持双方的均势和国际秩序。,二、美苏实力超群 1.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霸主 (1)原因:美国经济基础雄厚、本土未受破坏。战争刺激经济增长,成为“ ”。法西斯国家被打倒,西欧普遍衰落。 (2)表现: 急剧膨胀(工业、农业、黄金储备)。军队庞大,装备先进,拥有核武器,广泛驻军。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典范、反法西斯大国,拥有巨大影响力。2.二战后,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1)表现: _迅速
3、恢复。反法西斯大国,社会主义核心。 _庞大,打破美国核垄断。,民主国家兵工厂,经济实力,国民经济,军事力量,(2)原因: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法西斯的溃败和西欧的衰落。东欧和亚洲各国纷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以苏联为核心的 。,归纳总结,社会主义阵营,美国依靠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逐步在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中确立了主导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从而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世界战略的对立 1.意识形态:美国是资本主义,苏联是社会主义。 2.世界战略 美国是咄咄逼人的进攻战略,苏联是维护成果、扩大影响的防御战略。 3.影响:美、苏两
4、国 和社会制度不同,全球战略矛盾对立。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挑起了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 ”。,重点精讲,冷战,意识形态,二战结束后冷战成为美苏对抗主要形式的原因 二战后,美苏采取冷战而非战争的对抗形式,其原因可从美苏双方的根本利益、社会舆论、军事对比三个方面分析:,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一 雅尔塔体制,史料 雅尔塔会议会场。就是在这张会议桌上,战后的世界秩序被基本确定下来。,问题思考 (1)雅尔塔体制形成的根源是什么?,答案 二战后各国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答案,答案,(2)关于雅尔塔体系的历史作用有以下两种认识: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主要
5、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你同意哪种看法?请阐述理由。,答案 同意第一种观点,雅尔塔体系虽有消极的作用,如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等,但也具有很多的积极作用:雅尔塔体系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同意第二种观点,雅尔塔体系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但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表现在:具有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泛滥。 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美苏两强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
6、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 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主题二 美苏实力增强,史料,图一 19371947年资本主义世界,图二 19391945年主要国家出口总额比重工业状况(单位:亿吨),答案,问题思考 (1)依据史料,概括指出美国的经济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答案 经济状况:出口总量和工业生产高居世界首位,经济实力急剧膨胀。原因:二战前已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本土没有受到二战的严重破坏;二战期间成为“民主国家兵工厂”。,(2)综合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美国经济状况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答案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
7、发挥了积极作用;确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为美国增强国际政治影响力奠定了基础;促使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答案,(3)二战后,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主要对手的原因是什么?,答案 原因:苏联打败德国法西斯,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苏联军事实力大幅提升;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主题三 美苏战略体制的对立,史料 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世界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世界近代现代史资料选辑,问题思考 (1)史料反映了美国怎样的战略企图?当时,这一战略的最大障
8、碍是什么?,答案,答案 战略企图:向全球扩张进而称霸世界的进攻战略。最大障碍: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答案,(2)美苏之间为什么从二战期间的战时同盟关系发展为横眉冷对的“冷战”?,答案 原因: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失去战时同盟基础;美苏全球战略体制的对立。,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答案,解析,1,2,3,4,5,6,1.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的标志是 A.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B.联合国的成立 C.关贸总协定成立 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解析 雅尔塔体系是以美苏实力为基础建立的世界格局,它的出现彻底取代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答案,解析
9、,2.雅尔塔体制的内容包括 铲除德、日法西斯势力 创建联合国 成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 明确了美英和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 A. B. C. D.,解析 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决议,雅尔塔体制的内容不包括“成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这一内容,故可排除含有的选项。,1,2,3,4,5,6,答案,解析,3.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霸主的原因有 筹建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工业生产资本占到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 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军事强国 在东欧各国派有大量驻军 A. B. C. D.,解析 是苏联的状况。,1,2,3,4,5,6,答案,解析,4.社会主义阵营建立的关键因素是 A.东欧诸国
10、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苏联成为军事政治强国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D.西欧帝国主义列强受到严重削弱,解析 通过对四个选项的对比分析可知,D项为外部因素,应予排除。 在东欧、苏联、中国三股政治力量中,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倡导者、领导者,之所以如此,就在于二战后苏联成为军事政治强国。离开了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在当时就不可能形成。,1,2,3,4,5,6,答案,解析,5.二战后初期,美、苏两国日益走向对立的原因有 意识形态的差异 社会制度的不同 全球战略的对立 法西斯威胁消除 A. B. C. D.,解析 二战后初期,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全球战略的矛盾对立,促使美、苏两国走向对立。,1,
11、2,3,4,5,6,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后初期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情况呈现出一种迥然不同的格局。此种格局使帝国主义国家的关系出现了新的倾向,美国抛弃了孤立主义,全面地干预欧洲国家及国际事务,充当世界宪兵的角色,帝国主义国家对外政策基本上被纳入美国的外交战略之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固有矛盾虽未消除,但也没有发展到军事对抗的程度,因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没有战争,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平衡。,1,2,3,4,5,6,材料二 社会主义力量越出了苏、蒙二国范围,在欧亚涌现出一批新的社会主义国家,正由于社会主义力量的存在和发展,使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利益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调和。
12、战后初期的社会主义力量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很自然地都团结在苏联的周围。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当代国际关系,1,2,3,4,5,6,答案,请回答: (1)据材料,二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什么新特点?据材料一、二分析其原因。,答案 新特点:二战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相对平衡,没有发生军事对抗和战争。原因:美国放弃了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由局部扩张转向控制欧洲和国际事务;帝国主义国家在外交政策上追随美国;社会主义力量的存在和发展。,1,2,3,4,5,6,答案,(2)材料二中社会主义力量“很自然地都团结在苏联的周围”,导致这种现象的历史和地理因素是什么?,答案 战后初期的社会主义国家
13、都是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进行了夺取政权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都得到了社会主义苏联强有力的援助。地理位置上都靠近苏联,并且连成一片。,1,2,3,4,5,6,教材问题解答 教师用书独具,课中思考 提示 一方面,雅尔塔体制中关于彻底消灭法西斯势力和肃清其影响、承认殖民地的独立、建立联合国等规定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安全的渴望,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另一方面,雅尔塔体制确认西欧为美国及英国的势力范围,承认美国对中国、日本的控制以及在亚太的利益,同意英国、法国继续保持在该地区的殖民地,承认苏联在中国的特殊利益,这些规定无视弱小国家的主权,是对弱小国家权益的剥夺,因而是大国外交、强权政治的体现。,阅读与思考 提示 变化:从反对俄国十月革命到声援苏联抗击德国法西斯再到担心苏联势力在欧洲渗透。说明的问题:资本主义国家往往会根据国家利益的需要调整国家政策,但其根本立场不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