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师夷长技,李鸿章,左宗棠,自强,求富,洋务运动,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_”的主张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代表人物 中央奕地方曾国藩、_、_、张之洞 口号:前期“_”后期“_”,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京师同文馆,南洋,北洋,福建,洋务运动,内容,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洋务派仿造西式船炮的开端) 1865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_ (洋务派开办的最大近代军事工业) 1866年,左宗棠成立福州船政局(当时远东第一大
2、船厂) 李鸿章在上海创办_ (当时最大民用工业之一) 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钢铁厂)等,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_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筹建新式海军:19世纪7080年代,筹建了_、_、_三支海军,资本主义,近代化,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外因:列强不愿意中国强大 内因:顽固派和习惯势力的反对,封建体制的束缚 根本原因:没有彻底改变封建制度,评价,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_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_开辟
3、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局限性: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进步性,【材料链接】材料 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帝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摘自复兴之路 给大清国带来了“些许新的气象”的是什么运动?分别举出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各一例。 该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解析:由材料中“大清帝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19世纪60年代”“近代工业”“新式海陆军”“新式学堂”等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有江南制造总局等,民用工
4、业有汉阳铁厂等。洋务运动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1898,工矿企业,京师大学堂,百日维新,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加深,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重要性 序幕:1895年春,_、_等发起“_”,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起止时间:_年6月到9月(前后持续103天,所以又叫“百日维新”)。,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_ 思想文化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_
5、北京大学前身),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方面:训练新式军队,主要内容,百日维新,结果:戊戌变法失败(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人士, 杀害_等六人) 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影响:在社会上起了_作用,为_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宣传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谭嗣同,思想启蒙,资产阶级,【材料链接】材料 甲午战后,康有为等人起草了一份万人请愿书,尖锐地申明:“使(假使)前此而能变法,则可以无今日之祸。”“倘使今日而能变法,则可免将来之祸,若今犹不变,则他日之祸更有甚于今者。”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6、 根据材料概括康有为的主张。他领导了哪一重大运动?这场运动在经济上的措施是什么?,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倘使今日而能变法,则可免将来之祸,若今犹不变,则他日之祸更有甚于今者”可知,康有为主张变法维新,为此康有为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国同盟会,民族,民权,民生,1911,辛亥革命,背景:帝国主义的侵略加重和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准备,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孙中山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_。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阐发为“_”“_
7、”“_”,合称“三民主义”,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时间:_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 地点:湖北武昌 人物:新军中革命党人 结果:首义胜利,爆发: 武昌起义,1912,孙中山,清朝的统治,封建帝制,辛亥革命,发展:一个多月时间,全国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革命席卷全国,成果:建立中华民国,时间:_年1月1日 地点:南京 概况:_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影响,积极 政治上推翻了_,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_;创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经济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风俗上:移风易俗(剪辫、易服、废缠足、改称谓、变礼节)
8、消极: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制并没有真正 实行,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未能使 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材料链接】材料 同盟会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说,自辛亥革命后,“就是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后来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材料认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请结合中国近代有关史实举一例予以说明。,解析:由材料“自辛亥革命后,就是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后来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可知
9、,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阴谋遭到失败;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等。这些都显示了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了,谁再想逆潮流而动注定是要失败的。,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陈独秀,胡适,新青年,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背景:中华民国建立后,西方自由、民主等思想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在思想文化 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发生激烈的冲突 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代表人物:_、李大钊、_、鲁迅等 主要阵地:_ 口号:“_”“_”(德、赛两先生),思想大解放,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新
10、文化运动,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典范: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口号、鲁迅狂人日记,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李大钊),意义,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_运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_和_,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_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1.【概念解释】近代化 近代化也称现代化,其过程就是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经济工业化、商品化,思想理性化、科学化的过程。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出路的过程。近代化的探索,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的探索。,2.近代化的探索,1.(201
11、4广东)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本题考查辛亥革命,为材料分析题,有一定难度。从题中关键信息“1911年10月”“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可推断出是辛亥革命。故答案为B。,B,2.(2015广东)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在下表的、处填写最佳答案( )A洋务运动孙中山陈独秀 B五四运动孙中山曾国藩 C五四运动曾国藩胡适 D洋务运动陈独秀梁启
12、超,A,解析见下页,第2题解析 19世纪6090年代,以奕、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兴办民用工业。1911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追求“民主”“共和”,发动了辛亥革命。1915年,陈独秀领导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故选A。,3.(2016广东)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提倡实
13、业救国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提倡民主、科学,根据题干关键信息“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可知评述的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矛头指向尊孔复古的封建思想逆流。故选D。,D,1.(2016株洲)“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过程,言教即主张学习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观念。”能够印证“始而言技”的史实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D,2.(2015佛山)据资料统计,从18621894年这30余年中,李鸿章
14、所主办和参与筹办的“新政”事业占中国这一时期举办的全部新政的80%以上,其范围包括军火、采矿、民用,此外还兴办新式学校。李鸿章“新政”事业的主题是( ) A.废除八股取士,兴办新式教育 B.发展近代产业,抵御外侮 C.引进先进技术,兴办民族工业 D.学习西方思想,改变传统习俗,B,3.(2015揭阳)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到洋务运动是( ) A.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一次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的运动,C,4.材料这场持续了
15、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指什么?这场运动有何重要历史意义?,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5.“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 ) 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国民革命运动 6.19世纪末兴起的维新变法运动仅仅持续了103天,就在慈禧太后的政变声
16、中短命而败。百日维新的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利益的是( )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C,A,7.材料梁启超认为:“泰西之所以富强,横绝地球者,不在其炮械军兵,而在其学校,今日振兴之策,首在育人才。”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于教育国之强弱,视人才为转移。 材料中梁启超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一主张在百日维新内容中有什么具体表现?,主张:发展教育和培养人才是国家民族振兴的关键(或“大力发展学校教育培养新兴人才”“国家竞争的关键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表现: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8.“这个事
17、件的意义是结束了2000年的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这个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南昌起义 D西安事变 9.(2015泰安)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是指( ) A.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推翻了封建统治,B,C,10.材料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促成民国建立的重大事件是什么?为何说该事件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促进”?,辛
18、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1.(2016菏泽)“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在此背景下( ) A义和团运动兴起 B辛亥革命兴起 C新文化运动兴起 D国民大革命兴起 12.(2015烟台)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 A.师夷长技 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 D.救亡图存,C,C,13.(2016重庆A)1916年5月,李大钊在
19、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 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B提倡人性,反对神学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C,【考题链接】 1.图1:上海轮船招商局是 以“ ”为目的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 2.图2: 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动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10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请求光绪帝实行变法,史称“ ”。,洋务派,求富,1895,公车上书,3.图3: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阐发为“ ”“ ”“ ”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4.图4:1915年陈独秀在上
20、海创办青年杂志,提 倡 ,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主题探究】5.以上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民族,民权,民生,民主、科学,近代化的探索,参考答案 1.B 2.B 3.B 4.A 5.B 6.C 7.A 8.B 9.A 10.D 11.B 12.A 13.B 14.B 15.B 16.D 17.C 18.A 19.A 20.C 21.D 22.A 23.A 24.B 25.(1)洋务运动。失败。 (2)戊戌变法(维新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三民主义。创立中国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3)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4)近代化的探索。这是一系列仁人志士为了民族复兴从器物、制度和思想方面进行的不断探索,这种救国救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6.(1)“分洋商之利”,为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 (2)变革政治制度。失败。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新文化运动。 (4)中国近代史是先进的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历史;我们要学习近代先行者开拓进取的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