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第二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019632 上传时间:2019-01-3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第二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第二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第二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第二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课件):第二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2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命题规律,知识网络,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统一国家的建立,秦,兼并六国:公元前230一前221年,建立:公元前221年,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巩固,政治:中央集权制度,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 文化:统一文字 思想:“焚书坑儒” 军事: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灭亡:,秦的暴政,两汉,政治:汉武帝大一统,政治:“推恩令”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监察制度:司隶校尉、刺史,民族:张骞通西域,设西域都护 外交:开辟丝绸之路,医学:张仲景(医圣)、华佗(神医) 科技:纸(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 史学:史记(西汉司马迁),文化,三国鼎立:官渡之战、

2、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民族关系: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考点解读,考点一 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1.秦朝的建立:(1)灭六国: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了韩、赵、魏、楚、燕、齐。(2)建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建立_,定都咸阳。(3)意义: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_国家。,秦朝,中央集权,考点解读,2.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统治的措施:(1)政治上: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_,总揽全国军政大权。中央设_、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_。地方推行_(取代分封制)。,皇帝,丞相,监察百官,郡县制,考点解读,(2)经济

3、上: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_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隶书。(4)思想上: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影响: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5)军事上:为防御匈奴进攻,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小篆,考点解读,3.秦朝统一中国的意义:(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共同的愿望。(2)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3)秦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增强了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些措施沿袭两千多年,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4、考点解读,考点二 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1.背景:西汉初期休养生息带来了经济繁荣(“文景之治”),雄厚的物质基础是客观条件;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是主观条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其实现大一统的政治基础。 2.措施:(1)思想上:采纳_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_”政策;在长安举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董仲舒,独尊儒术,考点解读,(2)政治上: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_”,进一步削弱封国(诸侯王)的势力。 (3)加强监察制度:中央设_,地方分十三州部,设刺史。 3.影响:出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与加强,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推恩令,司

5、隶校尉,考点解读,考点三 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背景:西汉汉武帝时期,_两次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2.路线:_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罗马(大秦)。 3.作用:促进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交流,成为东西方_交流的桥梁。 4.公元前60年,设置_,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张骞,长安,经济文化,西域都护,考点解读,考点四 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导致黄巾起义爆发。之后出现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1.曹操崛起的原因:(1)“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有利地位;(2)实行屯田,奖励农耕,解决军粮问题;(3)重用人才,唯才是举。,

6、考点解读,2.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统一黄河中下游地区奠定基础。 3._之战:208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为_局面的最后形成奠定基础。,赤壁,三国鼎立,考点解读,4.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1)220年,曹操的儿子_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定都成都,史称蜀。(3)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注:三国鼎立虽然是分裂局面,但相对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来说,是历史的进步。,曹丕,考点解读,考点五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 1.目的: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7、 2.措施:(1)迁都_;(2)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通婚;(3)用汉制(采用汉族官制和律令)、学汉礼(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 3.作用:促进了_,使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到了中原汉族先进的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洛阳,民族融合(交融),识图学史,(1)图中的历史人物是_;诗中的“扫六合”是指_; 完成“扫六合”的时间是_。,秦始皇,统一天下,公元前221年,识图学史,(2)上图是秦始皇统一文字的示意图,统一后的标准字体是_,后来又推行了一种更为简便的新字体是_。,小篆,隶书,识图学史,(3)上图表现的路线是_,它的起点是_,最远通往_,它成为_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长安

8、,欧洲(大秦),中西(东西方),识图学史,(4)上图是_、_、_三国鼎立的示意图,奠定这一局面的战役_。,魏,蜀,吴,赤壁之战,真题解析,1.(2016广东省)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 A.历史剧三国 B.罗贯中三国演义 C.司马光资治通鉴 D.诸葛亮出师表解析:本题考查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是2016年新增考点。本题设问以介绍“第一手史料”的含义引入历史时空概念。“第一手史料”指在时间、空间上接近所研究事件的历史阶段。四个选项中有经过后人演绎改编的文学作品、后代人撰写的史书,还有三国时期的人物的作品。只要认真辨别,即

9、可作出正确判断。 答案:D,真题解析,2.(2015广东省)“盖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人。”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与“非常之功”是( ) A.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蔡伦改进造纸术 C.张仲景编著伤寒杂病论 D.华佗发明麻沸散解析:本题考查汉武帝大一统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题。从时间上就可以把其他几个选项排除,因为其他几个人物都是东汉时期的,与题目要求不符。 答案:A,真题解析,3.(2013广东省)下列现象出现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的有( ) 鲜卑贵族改用汉姓 鲜卑族改穿汉族服装 君臣一律用鲜卑语讨论国事 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 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础知识,题目难度不大。组合类的题目一般用排除法来做。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本质特征是汉化改革,内容之一就是学说汉话,所以第点错误。第点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A,更多练习请点击考点精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