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文转换,图文转换,之,涵义:民意调查,又称为舆论调查,是了解公众舆论倾向的一种社会调查,它通过运用科学的调查与统计方法,如实的反映一定范围内的民众对某个或某些社会问题的态度倾向,就其内容而言,它属于舆论调查范围;就其方法而言,它又属于抽样调查范畴。民意调查自20世纪初在美国产生以来,在全球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管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2研究内容:民意调查的内容主要是被调查者的主观愿望、意见和态度,而不是某种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 广义的民意调查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几乎所有领域中对民众意见的调查。 狭义的理解:除了市场调查以外的主要针对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的民意调查
2、。,3作用编辑民意调查的积极作用: 1)政府决策参考。 2)选拔考察干部。 3)反映社情民意。 4)向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引导社会舆论朝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工具。 5)社会科学工作者了解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民意调查的局限性: 1)如果民意调查所使用方法不科学,调查结果就会偏离真正的民意,以这样的结果作出判断、指导工作,就会使工作发生偏差。 2)民意调查的结果只能反映某种“民意”的倾向性,而不能表明某种民意的是非和对错。,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回答后面的问题。,同:大多数志愿者都认识到志愿服务对自身职业履历有帮助以及能提高自己的才干。 异:小年龄段志愿者侧重于从志愿服务中获得
3、一些技能而大年龄段志愿者更多地倾向于在志愿服务中拓展社会关系。,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意义认识的同与异。,答案:大多数作家需要十年左右的创作积累,才能进入创作成熟期。,4、有研究者对200多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5分),学习目标 1了解表文转换题的设题角度; 2掌握表文转换题的解题方法。 重点与难点1、对材料隐含性信息的挖掘; 2、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教学方法 先练后讲,讲后再练。,表文转换的设题角度有:直接表述图表信息;依图表信息得结论;引申结论合理建议;结合语境以文释表填空。,1
4、. 对下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将答案写在横线上。语文学习杂志刊登了2003年至2009年中学“优秀教师名录”,对此分别按出生年代和年龄进行统计,见下表:,由此可见,当前优秀语文教师的群体,以 为主, 次之。 这说明: ;“论资排辈”评价教师的优秀与否的做法,已成为历史。,先行 后知,1. 对下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将答案写在横线上。语文学习杂志刊登了1993年至1999年中学“优秀教师名录”,对此分别按出生年代和年龄进行统计,见下表:,由此可见,当前优秀语文教师的群体,以70年代出生、教龄在1120年的为主;60年代出生和教龄在10年以内的次之。这说明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已成为优秀教师的主体;
5、“论资排辈”评价教师的优秀与否的做法,已成为历史。,第一问往往是对图表表面内容 的概述。要求我们根据题目要 求把握重点内容,主要信息。 第二问需要分析图表导出结 论(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调查 的目的或调查得出的结果,直接表述图表信息;依图表信息得结论;,心得一:,设题角度,解题方法,整体把握信息; 舍次留主信息; 留意隐含信息; 注意填空语境。,读下面的材料,在横线处填写句子,要求句子表达合理、简明。某中学学生会向一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注】每一类内容的认同率均指认同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1)调查结果是这样的:(请概括说明) _,(2)形成这样的认同意味着_,(3
6、)这种状况是否需要改变,请陈述理由 _,先行 后知,参考答案: 武侠言情和娱乐休闲超过三分之二,文学历史和时事政治不足三分之一。 相当多的学生喜欢轻松,不注重学识修养,缺乏时代责任感。 需要改变,因为青少年代表着国家的希望,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注意概括说明题对数字的 处理;得出结论的准确 性;给出建议的合理性。,依图表信息得结论;引申结论合理建议;,心得二:,设题角度,解题方法,概括信息需分类; 数字处理要恰当; 现象揭示其本质; 建议理由要合理。,整体把握信息; 舍次留主信息; 留意隐含信息; 注意填空语境。,再看2010年图文转换题:,从15世纪开始,数学活动的中心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又返移
7、欧洲,并随着资产阶级革命重心的转移而在欧洲不同国家之间转移。文艺复兴时期,伽利略等人在天文计算的成就标志着数学活动中心转到了意大利;这个活动中心 A ; B 数学活动中心。A17世纪转移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时牛顿创立了微积分,牛顿学派诞生了 (3分)B进入18世纪,在大革命影响下的法国,蒙日提出了微分几何,形成了蒙日学派,法国成为了(3分),这道表文转换题,同时考查了我们 选用句式的能力。图表给出了我们三个 时期数学活动中心转移的信息,这些信 息包括时期、地点、标志(主要人物及 其成就)。句式方面,A、B分别提供 了一个主语和一个宾语,这就要求答 案选择适宜的句式来适应这个要求。,先
8、行后知,结合语境以文释表,心得三:,设题角度,解题方法,句式正确、语意连贯。,直接表述图表信息;依图表信息得结论;引申结论合理建议;结合语境以文释表。,心得小结:,设题角度,解题方法,连贯语意选择句式。,概括信息需分类; 数字处理要恰当; 现象揭示其本质; 建议理由要合理。,整体把握信息; 舍次留主信息; 留意隐含信息; 注意填空语境。,方法提炼,整合信息,把握语境,合理表述,深化本质,拓展 下面是某机构对目前高中教材内容与现实联系程度的调查表,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1)请概括图表所反映的主要情况(不出现具体数字)。 (2)该图表给人的启发是多方面的, 如果你是新教材编写者,可从中获得
9、什么启示?,(1).绝大部分的师生认为教材和现实联系不紧密。 (2). A.教材和现实联系不紧密,会降低教材的吸引力。B.教材和现实的脱离,会使教材得不到广大师生得青睐。C.在新教材编写中应该注意教材与现实的联系,1、阅读下面的表格后,得出结论,并针对小学生的消费倾向提出简要的建议。被调查小学生的品牌识别能力,强化练习,结论:,1、小学生在购物时对于品牌关注度不高,识别能力不强。,未读懂表格中的数字趋势,2、消费时要注意产品质量与服务。,无中生有,3、小学生购物大多数关注名牌,而对名牌的识别能力还有待提高。,未考虑对象,正确: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崇尚名牌的消费倾向。,对象,数据,项目,角度,对
10、小学生的消费倾向提出建议:,2、不要购物时只关注品牌,还要加强对品牌的识别能力。,1、要关注品牌,识别品牌,让自己买得放心,用得安心。,3、不要过分注重品牌效应,要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学习上。,误解用意,误推,离题,正确:要根据客观需要和家庭承受能力来决定自己的消费行为,不能盲目攀比,赶时髦。,扣题,辨证,针对性,2、 今年4月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就全球粮食价格飙升可能引发的后果发出预警。阅读下面图表,请你就我国粮食问题写一条宣传标语(16字以内)。 中国粮食产量情况,【解析】 本题属于”图表文字”转换型中的曲线走势图数据题,解答时要遵循以下流程: 首先看清题干,认清要求,本题不
11、是让我们归纳其关系。而是将图表中的信息挖掘出来,然后根据其所反映的情况,再拟写宣传标语。 其次要仔细观察图表,全面准确地捕捉信息,总结规律。观察时要注意图表脚处的文字,进而弄清楚图中两大要素”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关系及其现状、趋势。 最后是规范答题,题目要求拟写宣传标语,那么语言就应精练,且具有警示性,尤其是不能超过字数的限制。 【答案】 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保护耕地,珍惜粮食。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杜绝耕地抛荒,禁止滥占土地。粮食安全问题应当警钟长鸣。,3、(09广东卷)下面的图表一和图表二,是有关机构对我国不同群体通过电视获取科技信息情况调查。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A
12、、B、C处空缺的内容(不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根据2005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对我国不同群体获取科技信息主要渠道分析的结果显示:女性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也有差异_A_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95.9%;家政人员是电视科普节目的观众主体,而高校教师的比例相对较低,可见_B_。上面的分析结果告诉我们,如果_C_,电视科普节目就会更有针对性。,答案:A 学历越低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越高。 B 不同职业的群体通过电视科普节目获取的科技信息比例也有差异。C 多考虑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的不同需要
13、。,4、 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共有10万册图书,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写出两条结论:,解题思考:调查什么?情况如何?把相关词语圈划出来。,解析 试题考查的是根据图表分析其中蕴涵的思想内容,因此,仅仅能分析出图表所提供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能从具体的信息中抽象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次图书损坏情况调查统计。从表中可以看出,围绕“图书状况”从“完好无损”等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统计,用四个不同数字(总共10万册,与题干所给条件相同)交代了四种不同的情况,由此可看出要说明图书的损坏情况,这是一条显性结论,不难回答
14、。难的是另一条结论从何而来呢?只要细看一下文字信息,其中有“学生阅览室”的暗示,也刚好与图书损坏的情况连起来了,原来学生正是损坏的主体,这就涉及学生的道德水平、公德意识,另一条隐性结论也就浮出了水面。,答案(1)该校80的图书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2)学生不爱惜图书,社会公德意识淡薄。,表文转换题解答题技巧:对图表基本内容进行概述:要忠实于图表,不要想象或虚构,主语一般是题目的调查对象,谓语部分概括主要数据的变化。一般用主谓句陈述。第二问一般问从该图中得出什么观点或结论。答题要思考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调查的目的或调查得出的结果所蕴含的意义。答案用语不能离开调查的对象、目的,可优先选用题干 (表题)中的词语。,再见! 20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