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讲 现代城市规划中 当今世界上流行的几个理论,一、结构理论和规程理论 二、区段学说与总体学说 三、“门槛”理论 四、“反磁力吸引体系”理论 五、多功能的综合区理论 六、多心开敞结构和带形城市理论,一、结构理论和规程理论,1、结构:主要指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区域内、城市用地外部形态,具体的说,在城市行政范围内,城市是集中布局还是分散布局,是由单一城镇还是由多个城镇组成。,城市规划结构理论是研究各种不同的城市发展理想结构模式和学说的推陈出新。,城市规划的结构理论是通过不同的城市结构模式表征的。如:卫星城市、生长型族状结构模式、空中街道式的多层城市模式,及城市土地利用循环结构模式等。,2、规程
2、理论是关于城市规划方式和过程理论的变迁,即如何促成城市向理想状态不断迈进的基本规程。,3、城市规划的规程理论和结构理论几乎同时产生,是早期规划方法“调查分析规划”三程序的基础上形成盛行的总体规划规程。,总体规划 物质性规划 综合规划理论 强调公共利益和社会经济公平将总体规划追求的未来物质蓝图发展成市场主导下社会经济不断推移的、渐进的、循环的规划调谐过程 又进入,多层次的城市与区域规划体系,详细开发的政策规划与项目规划并行发展的新的规程理论,规程理论,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突变时段,新一轮城市大发展的现实,借鉴发达国家各类市场型和现代化的结构理论精髓,和倡导适应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规程理论的革
3、新,对构建新形势下的具有中国特色城市规划理论体系有重要意义。,二、区位学说与总体学说,现代经济不同层面经济运作形成,一)概念,微观经济 宏观经济,城市规划理论发展机制和运作过程表现两个研究层面和方向,区段学说 总体学说,总体学说,区段学说,研究城市区段开发中各个需求,供给和开发部门之间由市场调节形成的行为准则和均衡关系。区段学说也是区段的结构理论和相应的规程理论。,研究城市总体结构的决定因素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建立在其基础上的规划结构理论和规程理论。,二)区段规划的区段学说组成,区段开发运作理论,规划结构理论和区段规程理论,1、区段开发运作理论研究城市活动的基本单元,城市区段发展变迁的内在机制和
4、运作。 包括,动能系统如家庭、个人、工厂、公司区段需求,转换系统土地所有者、开发者区段供给,环境系统土地、水、植被、空气区段开发潜在供给,这三个小系统通过城市区段开发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及其平衡,表现出城市永存不息的区段开发与区段更新。,2、城市区段结构理论和规程理论,区段结构理论:,20世纪20-30年代,强调城市功能严格分区和区段自立。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向强调功能复合、多样化和有趣味的方向发展,大力提倡城市功能区段复合,区段观念由单纯“禁止什么不应去做”加入大量的“倡导什么应该去做”的控制规划。我国的区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就是这种体系。,三)城市规划总体学说组成,城市总体形态演进理论,总体规
5、划结构理论和总体规划规程理论,1、城市总体形态演进理论,从整体上研究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及对城市总体结构形态演变的作用方式,作用过程和作用效应。,2、城市总体规划结构理论,城市总体规划结构理论是建立在形态演进分析理论之上的对城市理想结构模式的构想,对现实城市的批判,对未来城市的憧憬,城市规划核心,即对当今城市总体形态演变和未来城市结构发展走向研究。如:上海市21世纪现代化城市结构模式课题研究等。,3、城市总体规划的规程理论,1)由传统的形体规划过程转向建立在系统、控制论和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基础上的社会经济过程。,2)强调规划成果在“有约束的合理性”上形成一个控制和引导政策系统,而不是一张形体
6、方案。,3)认为任何规划成果都是各种互相冲突的利益协议的成果,倡导民主规划和公众参与原则。,我国目前基本上处于政府官员和专业规划师形体策划的阶段,对于上述规划理论的借鉴还较薄弱。,二)门槛类型,1、用地门槛,用地具体划定的固定门槛,如:地形限制,用途不宜改变,要改变投资很大。,2、数量门槛,不能在用地上表示,是以能够提供居民点发展的一定数量极限(水、电限制)决定居民人口的上限。,3、结构门槛,是由于人口大量增加,同时生活标准提高,而导致必须改造原有居民点结构(如迁移公共中心,拓宽道路)而产生的。,三、“门槛”理论,一)概念,门槛理论是波兰学者在讨论居民点规划经济问题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居民点的
7、发展总得有个限度“门槛”的想法。在居民点发展中受三种条件限制:地理环境、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居民点发展就要增加基建投资,投资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在一般情况下,在已有基本设施条件下,为新增居民建造的房屋和附属工程投资。,第二种是由于扩大居民点用地所必须的基本建设(水、电、路、煤气等)投资。,门槛与第二种投资有关,在扩建居民点投资中,不是按比例增长投资,而是突增。门槛是指居民点发展中的一种限制,与跨越门槛相关的投资增长曲线是跳跃式上升的。,三)规划应用,1、用于方向性规划编制工作,解决方向性规划年限的。,2、远景规划纲领所预计的人口规模与“门槛”容量进行比较。,3、居民点结构布局与门槛理论研究
8、相结合。,4、应用控制论的电算技术,进行“门槛”理论研究。,四、“反磁力吸引体系”理论,在现代城市规划中,把大城市对人口的吸引,称为磁力吸引,而把为摆脱这种磁力吸引所采用的一系列措施称为反磁力吸引体系。,1、反磁力吸引体系理论的基本特征,城市和其所在区域的关系是点和面的关系,每个城市都有与它相应的地区吸引范围,且城市必然为区域的中心。,城市是其周围地区工业、农业及交通运输的枢纽,是各项物质要素的集合点,也是一定地区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地区内各城市之间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城镇居民点体系。,城镇居民点布局,要注意:均衡地分布生产力和人口,根据工农业、交通
9、运输及其它事业的需要,在分析各城镇建设条件及利用原有城镇基础上,确定主要城镇性质和方向,把区域内的城乡居民点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2、城镇反磁力吸引体系先决条件,建立构成系统经济基础的地区性生产综合体。,组织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及科学中心体系。,为所有城市综合安排快速交通线路,生活服务设施网,群众体育场所,天然风景或自然保护区。,3、城镇反磁力吸引体系内容,整个体系必然是具有多种功能,其结果使各组成部分获得专业化和多样化,并从中划分出主要城市作为多功能中心(地区性的生产综合体、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科学教育中心、商务中心等)。,现代生产力朝着生产社会化的方向高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生产专业化和协
10、作,要求各区域内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动力等生产力配置与城乡居民点布局协调。,城市按其生产力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本身特点组成各城市群产生各种各样中心城市及专业城市,这种以中心城市和专业化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对于促进生产的合理分布及带动地区内的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起重要作用。,合理分布城市人口(根据生产力布局分布城市人口)。,把新建工业放在卫星城。,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中,各卫星城镇与中心城市在生产上协作与分工,发挥大城市基地作用,为地区内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各种条件,把新建工业放在卫星城,促使他们专业化协作发展。,五、多功能的综合区理论,这一理论就是两个宪章:,雅典宪章(1933 年),马丘
11、比丘宪章(1977年秘鲁),提出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提出多功能综合区,批评雅典宪章不应把城市当做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凑在一起,而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体、多功能的环境。如把居民区、行政、文教、商场结合起来。,综合区优越性:,能充分发挥建筑空间的协调作用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集体化作用,缩短往返路程,方便生活。,通过高效能的交通设施,把若干个具有特色的综合区沿城市轴线联结在一起,形成带形城市,即为现代城市发展趋势。,六、多心开敞结构和带形城市理论,目前单心封闭的城市结构已经过时,代之而起的是多心开敞式结构。,多心开敞式结构特点,1、既相对独立,又相对集中的分散集团式,2、为减轻核心城市负担,采用开放式空间组织,解决交通拥挤,人口分散情况的星座式城市,向心式城市结构代之而起的将是带状城市结构。,理论要点:城市的公共交通路线和公用事业设施可以形成一个无限扩展的带形区域或环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