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集体经济规划村 2011-2014 年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繁荣农村经济是核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关键。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密切干群关系,增强集体统一服务功能的物质基础;是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手段;也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实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指导思想今后 3 年,全村集体经济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以发展为主题,以市场为
2、导向,以增强我村村委会的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为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地域优势的原则,不断2创新机制,强化管理,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力争通过几年努力,使我村集体经济发展迈入健康运行轨道,并在 3 年之后,全村集体经济不断有新的增强,把农村双层经营和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二)奋斗目标1.我村集体经济纯收入到 2014 年集体经济累计达到 万元。2.加大集体经济对村公益事业的投入。今后逐步落实国家有关农村兴办公益事业的资金筹措方针,实现国家、集体和群众共同承担的融资渠道。3.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到 2014 年,我村要建立中介服务
3、组织,辐射带动农户 70%以上,90%以上的农产品实现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三)基本思路1.转变村民观念,增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发展本村集体经济有利于加强本村基层组织和村民自我组织建设,有利于改善村委会、村支委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全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只有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能够为村民提供比较丰富农村公共物品,才能增强集体统一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在生产服务、管理、资产积累上的职能作用。只有这些要求都3达到了,才谈得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才会成功。2.理清思路,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把发展本村集体经济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4、以及发展主导产业结合起来,多渠道多形式探索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子。3.强化管理,提高质量集体积累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基础,要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做到管理、效益齐抓,生财、理财并重。4.配强班子,育好队伍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关键在村委会、村党支部班子。要坚持把选好人、用好人当作发展龙江集体经济的前提来抓。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规划 我村根据这几年发展的基本情况,经过村两委班子分析研究,现制定了全村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规划:一、基本情况1、我村全村人口 人,耕地面积 亩,低保户 户。2.经济发展情况。我村各项经济发展滞后,2010 年我村4集体经济收入为 300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 4800 元
5、。农民收入偏低的主要原因:一是主要依靠单纯的农业种植生产收入,种植品种质量一般;二是土质不好,产量低,农业增收缓慢。三是集体经济薄弱,没有村集体企业;四是农业产业链短,没有农产品加工业;五是畜牧业发展停留于各家各户散养,形不成规模。3.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稻、油菜轮作为主,劳务经济近年来有较快发展,每年季节性外出劳务达 200 人次,创收 40 万元。4.公共事业发展情况:近年来,我村交通条件有很大改善,村村通、村通镇一条油路,通队的道路还是石子路面。农田水利设施有一定发展,全村现在沟、渠 2010 年基本清淤,桥涵正在重建,经过改水后,我村饮水安全工程得到初步缓解。二、发展条件(一)存在的劣势1
6、、主导产业不突出,标准化水平低。没有形成支柱产业和产业优势,生产力水平在低层次徘徊,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急需调整结构,延长产业链。2、集体经济基本没有。村级没有集体收入,公共资金仅靠上级扶持,严重制约着公共福利、公共设施等事业的发5展,也给村级开展工作带来难度。3、基础设施不完备。村内自然队之间均为土路,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雨水、生活用水的排放为自然排放,85%以上的农户仍使用旱厕,有线电视通户率不及 50%,网络宽带没有连接。4、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农民在选定生产项目上往往只抱着老祖宗的“传承”,对具有发展潜力和前景的项目顾虑较多,同时先进适用技术还未得到广泛普及,
7、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二)发展优势1、我村交通比较便利,公路四通八达,为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发展奠定了基础。2、我村人民勤劳朴实,有强烈改变贫穷落后的愿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十分高涨。3、我村“两委”班子人员团结奋进、锐意进取、善于谋大事,敢于谋大事,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三、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条主线,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重点,以招商引资6为主要手段,土地流转、以资源开发为突破口,着力培育粮油种植、运输两大支柱产业,推动综合经济实力上台阶,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8、,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为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奠定坚实基础。(二)规划原则坚持以发展生产和农民增收为核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迫切、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不断增强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三)规划目标“十二五”期间的主要目标是:一增即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http:/ 均增长,粮食生产能力稳定;二是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各项事业有较快发展,乡村风气健康向上,和谐家庭
9、、和谐村庄创建效果显著;三是村民乐观向上、诚信友爱、崇尚科学、懂法守法;农村社会安定,形成健康文明的新风尚,有现代乡村的精神风貌;村容村貌整洁优美。四化即道路硬化、街道净化、村庄绿化、村容美化;五有即增收有门路、活动有场所、生活有7新风、管理有制度、村容有变化;六促进即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层组织建设、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农民转型、促进文明新风形成的目标。村级组织领导有力、勤政廉洁、作风民主、致富有策。民主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民主管理权利得到充分发挥,村务公开满意率达到 95%以上。四、建设重点和布局(一)流转土地 200 亩以上,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二)完成 5、6 队
10、主干道路柏油硬化。五、规划保障措施1、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结合我村实际,在土地贫瘠、缺乏水利设施的队发展小麦、玉米、棉花等耐旱性较强的经济作物;在土地肥沃、水利条件较好的队,发展蔬菜等经济作物。形成带动农民致富的一个产业。劳务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见效最快的措施。要充分发挥我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组织群众外出务工,增加农民的现金收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最大限度减少贫困人口。2、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积极推广太阳能、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按照“一建三改三化”的要求,强化对村容村貌的治理。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彻底解决农村脏乱差的问题,建设环境优美、资源节约、布局合理的新农村。83、4、坚持因地
11、制宜、量力而行、群众自愿、抓好试点、逐步推进的原则,采取扎实措施,实现村容整洁,改善群众生活条件,让群众生活的更干净、更舒心。实现“一年有起色,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的目标。4、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积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不断扩大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引导群众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政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扎实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和救灾救济工作,让弱势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评选文明村、文明农户、 “好媳妇”、 “好婆婆”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
12、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养成良好习惯,崇尚科学文化,反对封建迷信。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6、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扩大群众参与度,五带头党员占 90%,党员群众对村“两委”满意度达到 98%,提高 10%。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4 名,发展党员 2 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 2 名。让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党员致富带头人进入村班子,要特别注重从发展经济的能人中发展党员,注重培养妇女党员,不断为党组织输送9新鲜血液。7、加强农村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作用,加强民主政治工作,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抓好法制教育和宣传,抓好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及时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抓好群防群治工作,切实打牢社会治安防控基石。使我村各项工作稳步有序地发展。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