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盐类的水解第 2 课时 盐类水解的应用1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B加热稀醋酸溶液其 pH 稍有减小CNH 4Cl 与 ZnCl2 溶液可做焊接中的除锈剂D浓的硫化钠溶液有臭味2在下列有 FeCl3 溶液参加的反应中,与 Fe3 水解有关的反应是 ( )FeCl 3 溶液与 Cu 的反应 将 FeCl3 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最终得到 Fe2O3 FeCl 3 溶液与 KI 的反应饱和 FeCl3 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 Fe(OH)3 胶体FeCl 3 溶液与 H2S 的反应 FeCl 3 溶液与 NaHCO3 溶液的反应 配制 FeCl3 溶液需加入一定量的
2、盐酸A BC D325 时,在 1.0 L 浓度均为 0.01 molL1 的某一元酸 HA 与其钠盐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测得 c(Na )c(A ),则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的 pHNH4HSO4NH4ClB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c(Na )c(CH3COO ) c(H )c(OH )C1.0 mol/L Na 2CO3 溶液中,c(OH )2c(HCO )c(H )c(H 2CO3) 3D某二元弱酸的酸式盐 NaHA 溶液中,c (H )c(Na )c(OH )c(HA )c(A 2 )6(2015江苏高考)室温下,向下列溶液中通入相应的气体至溶液 p
3、H7(通入气体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可忽略),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向 0.10 mol/L NH4HCO3 溶液中通 CO2:c(NH )c(HCO )c(CO ) 4 3 23B向 0.10 mol/L NaHSO3 溶液中通 NH3:c(Na )c(NH )c(SO ) 4 23C向 0.10 mol/L Na2SO3 溶液中通 SO2:c(Na )2 c(SO )c (HSO )c(H 2SO3)23 3D向 0.10 mol/L CH3COONa 溶液中通 HCl:c(Na )c(CH 3COOH)c(Cl )7已知 0.1 mol/L 的二元酸 H2A 溶液的
4、pH4.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 Na2A、NaHA 两溶液中,离子各类不相同B在溶质物质的量相等的 Na2A、NaHA 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C在 NaHA 溶液中一定有 c(Na )c (H )c(HA )c(OH )2c (A2 )D在 Na2A 溶液中一定有 c(Na )c(A2 )c(H )c(OH )8(1)AgNO 3 的水溶液呈_( 填“酸” 、 “中” 、 “碱”)性,常温时的 pH_7(填“” 、“”或“”),实验室在配制 AgNO3 的溶液时,常将 AgNO3 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_( 填“促进 ”或“抑制”) 其水解。
5、(2)醋酸钠水溶液 pH_7(填 “” 、 “”或“”),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把 AlCl3 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_ 。(3)氯化铵溶液中滴加适量氨水,至溶液呈中性,则 c(Cl )_c(NH )(填“” 、 4“”或“”)。9弱酸及其盐在水中存在着多种平衡关系。(1)已知 NaA 水溶液呈碱性,常温下将 0.10 mol NaA 和 0.05 mol HCl 溶于水,得到 1 L 溶液。已知该混合溶液为弱酸性,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向上述混合液中再加入 0.03 mol NaOH,溶液中 n(A )n(OH )n(H )_mol。(2)已知某
6、溶液中只存在 OH 、H 、NH 、Cl 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 4小顺序可能有如下四种关系:ac(Cl )c(NH )c(H )c(OH ) 4bc(NH )c (OH )c (Cl )c (H ) 4cc(NH )c(Cl )c(OH )c(H ) 4dc(Cl )c(H )c(NH )c(OH ) 4填写下列空白:若溶液中只溶解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_,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填序号 )_;若四种离子的关系符合 c,则溶质为_;若四种离子的关系符合 d,则溶质为_。10工业上制取纯净的 CuCl22H2O 的主要过程是:将粗氧化铜(含少量 Fe)溶解于稀盐酸中,加热、过滤,
7、调节滤液的 pH 为 3;对所得滤液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已知 Cu2 、Fe 2 在 pH 为 45 时不水解,而 Fe3 却几乎完全水解而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X 是什么物质?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Y 物质应具备的条件是 _,生产中 Y 可选:_。(3)溶液乙在蒸发结晶时应注意:_。11常温下,将某一元酸 HA 和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 pH 如下表:实验编号HA 物质的量浓度(molL1 )NaOH 物质的量浓度(molL1 )混合溶液的 pH甲 0.2 0.2 pHa乙 c1 0.2 pH7丙 0.2 0.1 pH7丁 0.1 0.1
8、pH9请回答:(1)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用 a(混合溶液的 pH)来说明HA 是强酸还是弱酸_。(2) 不考虑其他组的实验结果,单从乙组情况分析,c 1 是否一定等于 0.2 molL 1_ (填“是” 或“否”) 。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 c(A )与 c(Na )的大小关系是_。A前者大 B后者大C二者相等 D无法判断(3) 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HA 是_酸(填“强”或 “弱”) 。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4)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OH )_ molL 1 。写出该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结果(不能做近似计算)。c(Na )c(A
9、)_ molL 1c(OH )c(HA)_ molL 1课时达标训练(十六)1选 B Na2CO3 水解显碱性,可以去油污。NH 4Cl 与 ZnCl2 水解都显酸性,可除锈。硫化钠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H2S,所以浓硫化钠溶液中会有少量 H2S,有臭味。加热稀醋酸溶液其 pH 稍有减小与醋酸的电离有关。2选 C 中发 生反应为 2Fe3 Cu =2Fe2 Cu 2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中加热蒸干时促进 FeCl33H 2O Fe(OH)33HCl 平衡向右移动,同时 HCl 挥发,生成 Fe(OH)3的灼烧时生成 Fe2O3;中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2Fe 3 2I =2Fe2 I 2;中反应原理
10、利用了 Fe3 的水解;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 3 H 2S=2Fe2 S2H ;中 Fe3 与HCO 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 应;中加入盐酸目的是抑制 Fe3 水解。 33选 A 1.0 L 浓度均为 0.01 molL1 的某一元酸 HA 与其钠盐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测得 c(Na )c(A )可知 A 的水解程度大于 HA 的电离程度。A 项,A 的水解使溶液显碱性,错误;B 项,水解程度大说明 HA 的酸性很弱,正确; C 项,根据物料守恒知正确;D 项,由电荷守恒 c(A )c (OH )c(Na )c(H ) 知,正确。4选 D 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离子 浓度关系,意在考 查 考生
11、对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关系和外界条件对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影响的掌握情况。对于 Na2SO3 溶液 ,Na2SO3=2Na SO 、SO H 2O HSO OH 、HSO H 2O H223 23 3 3SO3OH 。升温能促 进 SO 的水解,c(OH )增大,溶液 pH 增大,A 项错误;溶液中物料23守恒式为 c(Na )2c (SO )2c (HSO )2c(H 2SO3),B 项错误;溶液中电荷守恒式为23 3c(Na ) c(H )2c (SO )c(HSO )c (OH ),C 项错误 ;加入 NaOH 固体, c(Na )增23 3大,平衡逆向移动,c(SO )增大,D 项正确
12、。235选 A A 项,由于 NH 水解呈酸性,NH 4HSO4 中电离出的 H 可抑制 NH 的水 4 4解,故 NH4HSO4NH4Cl;又 1 mol(NH4)2SO4 含有 2 mol 的 NH ,A 正确;B 项,在酸性 4混合液中:c(H )c(OH ),又溶液中电荷守恒:c(Na )c(H )c(OH )c(CH 3COO ),故 c(Na )c(CH3COO );C 项,Na 2CO3 溶液中的质子守恒: c(OH )c(HCO ) 3c(H )2c(H 2CO3);D 项, NaHA 溶液中的电荷守恒:c(H )c(Na )c (OH )c (HA )2c(A 2 )。6选
13、D A 选项,由电荷守恒知:c(NH )c(H )c(HCO )2c(CO )c(OH ), 4 3 23当 c(H )c(OH )时,上式变为 c(NH )c(HCO )2c (CO ),所以错误;B 选项,由 电 4 3 23荷守恒知 c(NH )c(Na )c(H )c(HSO )2c(SO )c(OH ),由物料守恒知 4 3 23c(Na )c(HSO )c(SO )c(H 2SO3),两者相减得 c(NH )c(H )c(SO ) 3 23 4 23c(H 2SO3)c(OH ),当 c(H )c (OH )时,上式变为 c(NH )c(H 2SO3)c(SO ),因 4 23此
14、c(NH )c (SO ),所以错误;C 选项,由物料守恒知,在 Na2SO3 溶液中即存在该守恒 4 23式,当通入 SO2 后,硫原子个数增多,因此原等式肯定不成立,所以错误;D 选项,由电荷守恒知:c(Na ) c(H )c(CH 3COO )c (OH )c(Cl ),由物料守恒知,c(Na )c(CH 3COO )c (CH3COOH),两式相减得 c(H )c(CH 3COOH)c(OH )c(Cl ),当c(H )c(OH )时,上式变为 c(CH3COOH)c(Cl ),而溶液中的 c(Na )c (CH3COOH),因此 c(Na )c(CH 3COOH)c(Cl ),所以正
15、确。7选 C 由 0.1 mol/L 的 H2A 中 pH4.0,知 H2A 为弱酸,Na 2A、NaHA 两溶液均有Na 、A2 、HA 、OH 、H ;A2 的水解使阴离子数目增多;Na 2A 溶液显碱性。8解析:AgNO 3 为强酸弱碱盐,水解 显酸性。配制 AgNO3 溶液时要抑制 Ag 的水解。CH3COONa 为强碱弱酸盐,水解 显碱性。AlCl 33H 2O Al(OH)33HCl,加热水解平衡正向移动,HCl 易挥发,使 AlCl3 水解完全,蒸干得 Al(OH)3,灼烧 Al(OH)3 分解生成Al2O3 和 H2O。中性溶液中 c(H )c(OH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c(
16、Cl )c(NH )。 4答案:(1)酸 抑制 (2) CH3COO H 2O CH3COOHOH Al 2O3 (3)9解析:(1)NaA 水溶液呈碱性, 说明 HA 为弱酸,则 NaAHCl =NaClHA ,据题意反应后溶液中有 0.05 mol NaA,0.05 mol HA,0.05 mol NaCl,溶液呈酸性,说明 HA 电离程度大于 A 水解程度,HA 部分电离,则有:c (Na )c(A )c(Cl )c(H )c(OH )。n(Na )0.1 mol0.03 mol0.13 mol,根据 电荷守恒知,c(Na )c(H )c(OH ) c(A )c(Cl ),n(A )n(
17、OH )n(H )n(Na )n(Cl )0.13 mol0.05 mol0.08 mol。(2)由已知的四种离子,溶液中只存在一种溶质时, 为 NH4Cl;NH4Cl 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离子浓度关系为 a;四种离子的关系符合 c 时,溶液呈碱性,说明碱过量,则溶液中存在的溶质为 NH4Cl 和 NH3H2O;当四种离子的关系符合 d 时,溶液呈强酸性,盐酸过量,溶液中存在 NH4Cl 和 HCl。答案:(1)c(Na )c(A )c (Cl )c(H )c (OH ) 0.08(2)NH 4Cl aNH 4Cl 和 NH3H2O NH 4Cl 和 HCl10解析:(1)根据框图,加入
18、氧化剂 X 可把 Fe2 氧化为 Fe3 ,而没有增加新杂质,所以 X 为 Cl2;(2)结合提示,调节 pH 至 45,使 Fe3 全部沉淀,同样不引进新杂质,所以 Y 最好为 CuO 或 Cu(OH)2;(3)CuCl2 溶液在蒸发结晶过程中发 生水解,为抑制其水解,根据 Cu2 2H2O Cu(OH)22H ,加入盐酸可抑制其水解,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且不能蒸干。答案:(1)Cl 2 Cl 22Fe 2 =2Fe3 2Cl (2)调节溶液酸性,使 pH 为 45,且不引进新杂质CuO 或 Cu(OH)2(3)通入 HCl 气体( 或加入盐酸) ,并不断搅拌且不能蒸干11解析:(1)若
19、HA 是强酸,反 应后生成强酸强碱盐,呈中性;若 HA 是弱酸,反应后生成弱酸强碱盐,水解呈碱性。(2)若 HA 为强酸时, ,c10.2 molL1 ,若 HA 为弱酸时,只有 c10.2 molL1 时溶液才能呈中性。结合电荷关系:c (A )c( OH )c( Na )c(H ),可求出 c(A )c(Na )。(3)丙组中反应溶液中酸剩余,溶液仍呈碱性,说明酸一定为弱酸,且 A 的水解大于 HA 的电离,结合电荷恒等关系即可确定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4)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说明生成了弱酸强碱盐,水解呈碱性,溶液中的 OH 全部由水电离产生 c(OH )110 14 /1109 110 5 molL1 ,由 电荷恒等关系:c(A )c(OH )c(Na )c(H )得:c(Na )c(A )c (OH )c (H )10 5 molL1 10 9 molL1 ,由电荷恒等式结合物料恒等式 c(Na )c(HA)c(A )可求出 c(OH )c(HA)c(H )110 9 molL 1。答案:(1)a7 时,HA 是强酸;a7 时,HA 是弱酸 (2)否 C(3)弱 c(Na )c(A )c (OH )c (H ) (4)1105 10 5 10 9 1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