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 “化学,让生活更美好” ,下列叙述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旨的是( )A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B合成光纤,让通讯更快捷C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D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解析 风力发电过程中,不涉及化学知 识,不能直接体 现“ 化学,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合成光纤、合成药物、环 保涂料都是通过化学方法制取的,体现了“化学,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答案 A2人们从自然界的石英沙中制取粗硅的反应是( )ASiO 22CO Si2CO 2= = = = =高 温 BSi O2 SiO2= = = = = CSiO 22H 2 Si2H 2O= = = = =高 温 D
2、SiO 22C Si2CO= = = = =高 温 解析 焦炭和石英沙(主要成分 为 SiO2) 在高温下反应可制得粗硅,D 正确。答案 D3 “绿色化学”是 21 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是一门能防止污染的科学。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 、 “化学反应的绿色化” 、 “产物的绿色化”等内容。其中“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反应物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不符合“化学反应绿色化”的是( )A消除硫酸厂尾气中的 SO2:SO 22NH 3H 2O=(NH4)2SO3B消除制硝酸工业的尾气氮氧化物:NO 2NO2NaOH =2NaNO2H 2O
3、C制 CuSO4:Cu2H 2SO4(浓) CuSO4SO 22H 2O D制聚乙烯:nCH 2=CH2 CH2CH2 催 化 剂 解析 用 Cu 与浓 H2SO4 制 CuSO4时,同 时生成 SO2,污染空气,不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 。答案 C4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废弃的塑料应焚烧处理B误食重金属盐后,应采取的有效应急措施是喝大量的豆浆或牛奶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元素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D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解析 废弃塑料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新的污染物,从而造成环境污染。答案
4、 A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到 2010 年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 1990 年减少 5.2%。(1)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 CO2 和 H2 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为了减缓大气中 CO2 含量,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_。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c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答案 (1)2CO 26H 2 CH2=CH24H 2O (2)ac 一 定 条 件 课时作业基础巩固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材料是指一种被称为 “纳米”的新物
5、质制成的材料B绿色食品是指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C生物固氮是指植物通过叶面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气D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解析 纳米是指材料微粒的尺寸而不是物质的名称, A 项错误;任何物质(不包括“场” ,如电场、磁场等)都由原子、分子、离子等 组成,从组成和结构来看,它们都是“化学物质” 。不管什么食物,都是物质,也都是“化学物质” ,B 项错误;生物固氮仅在根部,并不在叶面。在叶面上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而不是固氮作用,C 项错误;光纤通信是利用光导纤维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光导纤维的原料是二氧化硅,D 项正确。答案 D2 “信息” “材料”和“能源”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下列
6、有关选项不正确的是( )A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新材料的合成和应用B目前中美日等国掌握的陶瓷发动机技术,大大提高了发动机的能量转化效率C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核能、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D软质隐形眼镜和航天飞船表面的高温结构陶瓷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解析 在 20 世纪发明的七大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 术 、核科学和核武器技 术、航空航天和导弹技术、激光技术、纳米技术、化学合成与分离技术中,化学合成与分离技术为其余六种技术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基础,因此信息技 术的发展离不开新材料的合成和 应用。 D 项中航天飞船表面的高温结构陶瓷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 D 错。答案 D3化学与人
7、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 )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 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 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化技术 田间焚烧秸秆 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A BC D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与 STSE 的联系,意在考 查考生运用化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不利于节能减排,田 间焚烧秸杆会 污染环境,故 选 B。答案 B4下列说法与“节能减排”不相符的是( )A为推广氢能的使用,工业上可采用电解水法制取大量氢气B将石油裂化、裂解,综合利用石油资源C有节制地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资源D倡导“绿色化学”理念,逐步实现化工企业零排放解析 A 项中
8、氢能的使用固然能减排,但用电解水法制取氢气会消耗大量的能量;B 项中将石油进行深加工将更能提高原料的利用率,达到“节 能”的目的 ,资源是有限的,有效合理地开采各种化石原料是目前倡导的节能方式, C 项正确; D 项中实现工业零排放是原子经济性的目的,符合“绿色化学 ”理论。答案 A5下列属于污染源必须治理的是( )A使用农家肥造成粮食、蔬菜不清洁B排放含磷洗衣粉和含有机物的城市生活污水,造成水体污染C食品加工生产中向食品中加入适量的防腐剂D农村燃烧农作物的秸秆等作燃料产生二氧化碳解析 农家肥是无污染的。含磷洗衣粉和含有机物的污水排放,使水质恶化,必须治理。食品中加入适量防腐剂是无害的。 CO
9、2 不是大气污染物。答案 B6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大多是人类生产活动中过度排放有关物质引起的。下列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不相关的是( )A温室效应二氧化碳B光化学污染二氧化氮C酸雨二氧化碳D白色污染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解析 酸雨的形成主要与 NOx、SOx有关,与 CO2 无关。答案 C7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的全球性重大课题之一。下列因人类生产、生活对环境破坏而带来的后果是( )土地沙漠化 酸雨 水资源危机 南极上空臭氧空洞变大 沙尘暴A BC D全部解析 人类生产、生活对环境各个方面造成 严重的影响,我们应该关注与人类生存环境关系密切的环境问题。答案
10、D8近年来,冠以“绿色”的新概念不断产生,如绿色食品、绿色材料、绿色化学等,这里的“绿色”是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象表达。 “绿色化学”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据此,分析下列由单质镁制硝酸镁的四个方案中,你认为可行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方案是( )AMg Mg(NO3)2 HNO3 BMg MgCl2 Mg(OH)2 Mg(NO3)2 Cl2 NaOH 稀 HNO3 CMg MgO Mg(NO3)2 O2 稀 HNO3 DMg MgSO4 Mg(NO3)2 稀 H2SO4 BaNO32溶 液 解析 据题意“绿色化学”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三个方面 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
11、。从经济角度考虑,B 项最不合算,除 Mg 外还用了三种试剂;D 项不合算,用了两种较贵的试剂;从环保角度考虑,A 项产生了污染环境的氮的氧化物, B 项 也使用了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的Cl2;从技 术角度考 虑,D 项中 Ba(NO3)2 溶液加入量较难控制。综上所述可知只有 C 项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答案 C9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如用丙炔 CH3C CH 合成 2 甲基丙烯酸甲酯 CH2=C(CH3)COOCH3,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要的反应物是( )ACO 和 CH3OH BCO 2 和 H2OCH 2 和 CO2 DCH 3OH
12、 和 H2解析 根据绿色化学的含义,在生成的产品 CH2=C(CH3)COOCH3 与原料之间,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都应完全相同,即原子守恒。将生成物中各个原子个数减去已知反应物相应原子的个数,差值为 C2H4O2,对照答案,反 应物中原子数之和 为 C2H4O2 的只有 CO 和CH3OH。答案 A10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氟利昂(CCl 2F2)因破坏大气臭氧层而导致“温室效应”B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是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C废旧电池的回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D淀粉餐具被认为是有发展前景的一次性餐具,有利于保护环境解析 CO 2 的含量增加会
13、导致“温室效应” ,与臭氧 层被破坏无关,A 错误;为了保护环境,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回收废旧电池,使用可降解的淀粉餐具,B 、C、D 正确。答案 A能力提升11汽车已经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但其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已知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C mHn(烃)、SO 2、NO x、CO 和 C 等,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若用 CmHn表示汽油的主要组成,C mHn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汽油燃烧产生能量为汽车提供了动力,这一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由_能转化为_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2)通过车用燃油的精炼加工处理,可减少汽车尾气中的_(填化学式)排放。(3)目前汽车尾
14、气多采用催化转化的方法加以治理,写出在催化剂作用下 NOx与 C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 (2)精炼汽油可以减少其中硫的含量从而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3)汽车尾气处理,应该把有毒的转化为无毒的,根据氧化还原反应,NO x和 CO 反应的产物应该是N2、CO2,然后配平即可。答案 (1)4C mHn(4m n)O 2 2nH2O4mCO 2 化学 热 (2)SO 2 点 燃 (3)2NOx2xCO N22xCO 2= = = = =催 化 剂 12 “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飘浮物,颗粒很小(直径小于 107 m),不易沉降(可漂浮数小时甚至数年),它与空气中的 SO2、O 2 接触
15、时,SO 2 会部分转化为 SO3,使空气酸度增加,形成酸雨。(1)与雨水形成酸雨,试写出这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 ,_。(2)汽车排放的尾气、硝酸厂和化肥厂的废气含有氮氧化物,全世界每年排放量约5107 kg,NO 2 溶于水生成_酸。(3)酸雨可导致下列哪种危害_。A腐蚀建筑物 B导致树木枯萎C造成洪涝灾害 D恶化人类环境(4)为了减少酸雨的形成,必须对燃煤烟气进行脱硫,常用的方法有_,对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_。解析 SO2转化 为 SO3时需在催化剂条件下完成, SO2 在形成酸雨时由题意可知先转化为 SO3,SO3 与 H2O 生成 H2SO4,这是形成酸雨的因素之一,酸雨的危害极大,
16、要尽可能减少 SO2 以及氮氧化物的排放。答案 (1)2SO 2O 2 2SO3 SO 3H 2O=H2SO4 (2)硝 (3)ABD 催 化 剂 (4)石灰石石膏法、氨水法 吸收利用13溴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纤维、塑料、阻燃剂等,回答下列问题:(1)海水提溴过程中,向浓缩的海水中通入_,将其中的 Br 氧化,再用空气吹出溴;然后用碳酸钠溶液吸收溴,溴歧化为 Br 和 BrO ,其离子方程式为 3_。(2)溴与氯能以共价键结合形成 BrCl。BrCl 分子中,_ 显正电性。BrCl 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解析 (1)溴在碳酸钠溶液中的歧化可把反应理解为溴与水发生歧化,产生的
17、 H 被碳酸钠吸收。(2)正电 性的原子或原子团结合OH 形成分子, 则 生成 HBrO。答案 (1)Cl2 3Br 26CO 3H 2O=5Br BrO 6HCO (或23 3 33Br23CO =5Br BrO 3CO 2)23 3(2)Br BrClH 2O=HCl HBrO14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面是一组空气质量周报表:城市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等级南京 98 SO2 连云港 47 徐州 103 TSP(固体悬浮物) 淮安 90 NOx (1)由上表可知,最容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_。(2)悬浮颗粒物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的 SO2 及 O2 接触时,使 SO2 部分转
18、化为 SO3,则悬浮颗粒物所起的作用是_。(3)氮的氧化物也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治理 NO 的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加装净化装置,使发动机排放的 CO 和 NO 反应生成无毒物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发动机产生 NO 的原因(写化学方程式)_。(4)中等城市每年燃煤约 300 万吨,其含硫量按 1.00%计算 ,若有 60.0%的硫转化为硫酸,相当于生成多少吨 98.0%的硫酸?解析 (4)设 300 万吨煤可生成 98.0%的硫酸 x 吨,根据硫原子守恒可得S H2SO432 983001041.00%60% x98.0%x 5.62510 4(t)。3001041.00%60%983298.0%答案 (1)南京 (2) 催化作用(3)2NO2CO N22CO 2 N 2O 2 2NO= = = = =催 化 剂 = = = = =放 电 (4)5.625104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