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章 生物科学和我们一、粮食问题1世界粮食生产状况(1)总体状况: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人口的增长速度,世界人均粮食产量呈现增长趋势。(2)世界粮食生产存在不平衡性:填表比较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人口比例 占世界人口 1/4 占世界人口 3/4粮食产量 占世界总量 1/2 占世界总量 1/2突出特点 人均产粮多,但消费少 人均产粮少但消费多,2.我国粮食生产状况(1)成就:用仅占世界 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 22%的人口。(2)现状:我国粮食生产以及人民的生活环境正面临严峻的考验。(3)将面临的问题:粮食缺口巨大。(4)原因:人口迅速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3利用生物科学技术解决粮食问
2、题(1)1983 年世界首例转基因产品延熟保鲜番茄在美国批准上市。(2)我国在转基因技术方面的成就:填表1.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仅占世界 7%的耕地上养活了占世界 22%的人口。21993 年,世界首例转基因产品延熟保鲜番茄在美国批准上市。3美国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4我国在“七五”计划结束时已经掌握了植物转基因的全套技术。5我国在“九五”计划期间又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基因。6科学思维的基本过程:观察推理分类建立模型交流。2项目 成就“七五”计划期间 掌握了植物转基因的全套技术,获得了抗虫烟草等转基因植物。“八五”计划期间获得了抗病毒、抗细菌、抗盐碱、抗虫、抗除草剂等
3、转基因植物。“九五”计划期间 又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基因二、科学思维1科学思维很重要:生命科学研究离不开科学思维,科学思维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2科学思维的基本内容连线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二次世界大战后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人口的增长速度()(2)发展中国家人均产粮多、消费少()(3)2000 年我国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干旱()(4)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仅占世界 7%的耕地上养活了占世界 22%的人口()(5)1993 年,世界首例转基因产品延熟保鲜番茄在美国诞生()(6)我国在“七五”计划结束时已经掌握了植物转基因的全套技术()2关于我国粮食生产状况及其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4、( )A粮食过剩,人均占有耕地居世界首位B粮食短缺,粮食总产量太低C粮食短缺,人口居世界首位且仍在增长解析:选 C 人口数量众多、增长速度过快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着我国人均占有粮食数量很低,所以我国是粮食短缺国家。3下列对观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当你用一种或多种感官去收集有关信息时,就是在观察3B通过观察得到的信息称之为证据或数据C观察不能借助其他仪器设备的帮助,否则就不叫观察解析:选 C 科学观察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考察研究方法;通常需借助各种仪器设备,要求必须真实、准确,即必须如实地反映所感知的事物;我们平时用一种或多种感官收集相关信息时,就是在观察;而通过观察
5、得到的信息称之为证据或数据。4把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一起的逻辑方法称作( )A比较 B归纳 C分类解析:选 C 将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归类到一起的逻辑方法称作分类。Error!核 心 要 点 一 粮 食 问 题1我国粮食短缺的原因分析2应对粮食危机的现实措施(1)控制人口增长。(2)保护和治理环境,防止环境恶化。(3)培育和推广转基因作物。题组冲关1下列关于粮食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发达国家不存在粮食问题B凡是人口多的国家,人均粮食产量就少C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粮食匮乏的地区D粮食问题的产生是由于粮食总产量不足造成的解析:选 C 发展中国家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生产力水平低,是
6、世界粮食匮乏的地区。2转基因技术在植物品种改良方面应用广泛,其中一项转基因技术是改造 CO2固定酶,其目的是( )A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B延长果实的储藏期4C培育新作物品种 D提高植物的抗性解析:选 A 改造 CO2固定酶,能提高植物对 CO2的固定效率,从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3发达国家产粮及消费状况是( )A产粮多,消费多 B产粮少,消费多C产粮多,消费少 D产粮少,消费少解析:选 C 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1/4,生产的粮食占世界总量的 1/2,人均产粮多,消费少。4粮食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在这方面面临的重要问题是( )A粮食生产过多B粮食供应与消耗不平衡C人口增长过快
7、,缺粮问题日益严重D开垦森林过少,致使农田减少解析:选 C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22%,而耕地仅占世界耕地的 7%,由于人口迅速增长,我国面临粮食短缺问题更严峻。5若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能固氮的水稻新品种,其在环保上的重要意义是( )A减少氮肥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B减少氮肥的使用量,节约能源C避免过多使用氮肥引起环境污染D改良土壤结构解析:选 C 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能固氮的水稻新品种在环保上的重要意义是减少氮肥使用量,避免过多使用氮肥,造成环境污染。6我国耕地面积较小,人均耕地不足。为解决粮食问题,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围湖造田,开垦荒地B充分利用草地和山地来种植粮食C科学种田,提
8、高单位面积产量D毁林开荒解析:选 C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为解决粮食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坚持走科教兴国的道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好耕地。7下表为世界各洲的粮食情况。世界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 北美洲 欧洲 大洋洲粮食(亿吨) 18.35 7.75 0.73 1.03 3.92 4.66 0.26人均粮食(千克/人) 382 274 133 266 1 484 605 1 0835(1)从上表的数据分析能得出粮食问题存在的严重现象是_。(2)粮食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等。(3)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诞生为解决粮食问题指明了方向,它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明显的经济
9、效益、_和_。答案: (1)世界粮食存在着严重的地区生产、消费不均现象 (2)人口增长 资源短缺 环境恶化 (3)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Error!核 心 要 点 二 科 学 思 维 的 一 般 过 程名师点拨 推理常用的方法(1)因果推断:判断两个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2)归纳法:从个别事物的性质、特点和关系中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性质、特点和关系的推理形式。(3)演绎法:从一般原理推导出特殊事例的过程。题组冲关8下列有关科学思维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科学思维的起点是观察B推理是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做出的解释C建立模型是用实物直观地反映真实物体的形状或三维结构,而无法表现事物活动的规律D分类可
10、使许多杂乱的信息变得清晰,是总结归纳的有效手段解析:选 C 建立模型是用画图、列表等表现手段来显示事物或过程,能够描述事物6活动的规律。9下列不属于生物模型的是( )A血红蛋白的结构模型B细胞结构模型C始祖鸟化石D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解析:选 C 化石是动植物遗体或遗迹在地层中经过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的,属于实物,因此不是模型。10下列属于观察的是( )A利用显微镜研究细胞的染色体变化B拉马克在观察到长颈鹿的特殊形态特征后提出了“用进废退”的观点C云南虫属于脊索动物D通过资料推断脊椎动物的起源解析:选 A 用一种或多种感官去收集有关信息就是观察,观察需要借助各种仪器设备。11科学家
11、在研究澄江动物化石“海口虫”时发现,海口虫具有头的特征和原脊椎构造,据此提出了脊椎动物的新观点,这一过程主要体现科学思维过程中的( )A观察 B推理C分类 D交流解析:选 B 科学家经过观察之后,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出了解释,这一过程属于推理。12某同学将 100 mL 酵母菌培养液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并且于相同时间间隔等量均匀地先后取样 5 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 pH,结果如表:样品 酵母菌数量(个/mm 3) pH1 820 5.42 1 000 5.03 1 210 4.84 1 210 3.75 760 3.1根据以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所示数值为_的结果(填科学思维过程)。(2)请绘制酵母菌种群数量及 pH 随时间动态变化曲线图。(3)上述绘制曲线的过程属于科学思维中的_环节。解析:(1)表中所示数值为某同学在相同时间间隔均匀地取样、测定的结果,即科学思7维过程中观察的结果。(2)表中所示数值与一个量有关,可用坐标系表示,如时间酵母菌数量。(3)绘制坐标曲线图属于建立模型。答案:(1)观察(2)如下图:(3)建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