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00所名校】浙江省诸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平行班)上学期10月(期中)阶段性考试化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81678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浙江省诸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平行班)上学期10月(期中)阶段性考试化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00所名校】浙江省诸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平行班)上学期10月(期中)阶段性考试化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00所名校】浙江省诸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平行班)上学期10月(期中)阶段性考试化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00所名校】浙江省诸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平行班)上学期10月(期中)阶段性考试化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00所名校】浙江省诸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平行班)上学期10月(期中)阶段性考试化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19 学 年 浙 江 省 诸 暨 中 学高 二 (平 行 班 )上 学 期 10 月 (期 中 )阶 段 性 考 试 化化 学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 贴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 写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2、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的是A氯气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 D溴的四氯化碳溶液2将 1molCH4 与一定量 Cl2 发生取代反应后测得四种有机产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的 Cl2为A0.5mol B2mol C2.5mol D4mol3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

3、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L 的己烷所含的分子数为 0.5NAB28g 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 4NAC1mol 羟基所含电子数为 7 NAD现有乙烯、丙烯的混合气体共 14g,其原子数为 3 NA4在 20 时,某气态烃与氧气混合,装入密闭容器中,点燃爆炸后,又恢复到 20 ,此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反应前的一半,经 NaOH 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此烃的分子式可能是ACH 4 BC 2H6 CC 3H8 DC 7H165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AC BC 2H6O CC 3H8 DC 2H4Cl2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聚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4、褪色B苯的同系物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聚氯乙烯的单体是 CH2=CHCl,该单体的某些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D与 H2 加成反应生成异戊烷的物质一定是烯烃7下列实验所采取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苯中的苯酚,加入溴水后过滤 B除去硝基苯中的 NO2,加入 NaOH 溶液后分液C分离苯和溴苯,加水后分液 D可用分液漏斗将甘油和水的混合液体分离8已知苯乙烯的结构为 。有关该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和氢气完全加成,加成产物的一溴取代物 6 种B该物质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褪色原理完全相同C苯乙烯分子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除去乙苯中混有的苯乙烯可以通入等量氢气反应9以下

5、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CH 2CH2 B苯的最简式:CHC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D乙醇的结构式:CH 3CH2OH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A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沸点依次升高B乙醇依次通过消去、加成、取代反应可生成乙二醇C石油经过减压分馏,可以得到更多的汽油D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通过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得到苯和甲苯11胡椒酚是植物挥发油中的一种成分。关于胡椒酚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该化合物属于芳香烃;分子中至少有 7 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它的部分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1mol 该化合物最多可与 2molBr2 发生

6、反应。A B C D12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夹持仪器未画出) A装置用于检验 1-溴丙烷消去反应的产物B装置用于石油的分馏C装置用于实验室制硝基苯D装置可装置证明酸性:盐酸碳酸苯酚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二氯苯只有一种结构说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B按照有机物系统命名法,化合物 的名称为 3,3 -二乙基己烷C菲的结构式为 ,其一硝基取代物有 10 种D 互为同分异构体14卤代烃能够发生下列反应:2CH 3CH2Br+2NaCH 3CH2CH2CH3+2NaBr,下列有机物可以合成环丁烷的是A BCBrCH 2CH2CH2CH2Br DCH 3CH2CH2CH2Br1

7、5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基团间相互作用来解释的是A与 Na 反应时乙醇的反应速率比水慢B苯酚能与 NaOH 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C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D甲苯能使 KMnO4 酸性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16某烃结构式用键线表示为 ,该烃与 Br2 按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加成时,所得产物有A3 种 B6 种 C 5 种 D4 种17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右图,关于其在各类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明不正确的是A和金属钠反应键断裂B和 HBr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时键断裂C和浓硫酸共热 140时键 或键断裂;170时键断裂D在 Ag 催化下和 O2 反应键断裂1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银氨溶液检验

8、乙醛中的醛基: CH3CHO+2Ag(NH3)2+ +2OH CH3COONH4 +3NH3+2Ag+H2O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CO 2 +H2O+2C6H5O 2C 6H5OH+CO32C氯乙烷中滴入 AgNO3 溶液检验其中氯元素:Cl +Ag+=AgClD乙酸滴入氢氧化铜悬浊液中: 2CH3COOH+Cu(OH)2=Cu2+2CH3COO-+2H2O19下列化合物中,能发生氧化、还原、加成、消去四种反应的是A B CCH 3CH2CH2CHO D20BHT 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从 出发合成 BHT 的方法有如下两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HT 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苯酚BB

9、HT、 、苯酚互为同系物C若方法一属于加成反应,则物质 A 可能为(CH 3)2C=CH2D相同条件下, 与金属钠反应比(CH 3)3COH 与金属钠反应的速率小21结合下表数据分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 分子式 沸点/ 溶解性乙醇 C2H6O 78.5 与水以任意比混溶乙二醇 C2H6O2 197.3 与水和乙醇以任意比混溶A乙醇与乙二醇含有的官能团相同,都能与 NaOH 发生反应B采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分离乙醇与乙二醇的混合物C乙二醇的水溶液凝固点很低,可作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D丙三醇的沸点应高于乙醇的沸点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苯可以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生成B实验室制备乙烯时,温度计

10、水银球应该插入浓硫酸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液面以下C向溴乙烷中加入 NaOH 溶液加热,充分反应,再加入 AgNO3 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D制备新制 Cu(OH)2 悬浊液时,将 46 滴 2的 NaOH 溶液滴入 2mL2的 CuSO4 溶液中,边滴边振荡23已知下表均烷烃分子的化学式,且它们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则第 6 项烷烃分子的化学式为1 2 3 4 5 6 CH4 C2H6 C5Hl2 C8H18 C17H36 AC 16H34 BC 17H36 CC 26H54 DC 27H5624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关于下列萜类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a 和 b

11、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b 和 c 都能与新制 Cu(OH)2 溶液反应Ca、 b 和 c 均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 Db 和 c 互为同分异构体25己烷雌酚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 NaOH 水溶液中加热,化合物 X 可发生消去反应B在一定条件下,1mol 化合物 Y 可消耗 4molBr2C用 FeCl3 溶液可鉴别化合物 X 和 YD在一定条件,化合物 Y 可与 HCHO 发生缩聚反应二、填空题26(一) 现有四种有机物:乙烯,2-丙醇,甲苯, , , , 其中: (1)能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生产水平的是_(填序号),该物质可用于制备常用塑料,其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12、_。(2)能用来制取梯恩梯(TNT) 的是_( 填序号) ,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上述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的是_( 填序号),与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填序号),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的产物是_(填结构简式);(二)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固体有机物 A 的分子组成,测定装置如图所示(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等未画出):取 17.1g A 放入 B 装置中,持续通入过量 O2 燃烧,生成 CO2 和 H2O,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4)D 装置的作用是 _,有同学认为该套装置有明显的缺陷,需要改进,该同学判断的理由是_;(5)装置改进后进行实验,若 A 的摩尔质量为 342g/mol,C 装置

13、增重 9.9g,D 装置增重 26.4 g,则 A 的分子式为_ ;27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通过石油分馏可得到重油,以重油为原料,可合成X:CH 3COOCH=CH2。其中 A 是最简单的烯烃,B 能发生银镜反应,D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 A 小2。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A 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_(2)BC 的化学方程式_(3)已知 C 与 D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X,其化学方程式为_(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此处的“某工艺”指的是裂化 BB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X 不溶于水,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 A 和 D(5)F 是 X 的同分异构体,1molF

14、 能与 4molAg(NH3)2OH 反应,写出 F 可能的结构简式_28卤代烃在碱性醇溶液中能发生消去反应。例如,该反应式也可表示为下面是几种有机化合物的转化关系:(1)根据系统命名法,化合物 A 的名称是_。(2)反应的反应类型_,反应的反应类型_(3)化合物 E 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写出由 D 生成 E 的化学方程式:_。(4)C2 的结构简式是_ ,F 1 的结构简式是_,F 1 与 F2 互为_。29图中 AJ 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分子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且两个双键之间有一个碳碳单键的烯烃与单烯烃可发生反应:(1)环状化合物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2,

15、其中含碳 87.80%,含氢 12.2%。B 的一氯代物仅有一种,B 的结构简式为_ 。(2)M 是 B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M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共平面,则 M 的结构简式为_。(3)由 E 和 A 反应生成 F 的化学方程式为_ 。(4)D 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_,由 H 生成 I 的反应类型是_(5)已知:R-COOH+NaOHR-COONa+H 2O,G 的分子式为 C6H10O4,0.146gG 需用20mL0.100molL1 NaOH 溶液完全中和,G 的结构简式为_;(6) 为重要的化工原料,根据题中信息,设计以 1,3-丁二烯为原料合成 的合成路线_(以

16、流程图形式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30某同学用如下图所示装置(I)制取溴苯和溴乙烷。已:溴乙烷为无色液体,难溶于水,沸点384,熔点一 119,密度为 164gcm -3。主要实验步骤如下:检查气密性后,向烧瓶中加入一定量苯和液溴。向锥型瓶中加入乙醇和浓 H2SO4 的混合液至恰好没过进气导管口。将 A 装置中纯铁丝小心向下插入混合液中。点燃 B 装置中酒精灯,用小火缓缓对锥形瓶加热 10 分钟。请填写下列空白:(1)A 装置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导管 a 的作用是_。(3)C 装置中 U 型管的内部用蒸馏水封住管底的作用是_ 。(4)反应完毕后,分离出溴乙烷时所用最主要仪器名称是(

17、只填一种)_。(5)步骤中可否用大火加热,理由是_ 。(6)为证明溴和苯的上述反应是取代而不是加成反应。该学生用装置( )代替装置 B、C 直接与A 相连接重新反应,锥形瓶里盛放的液体为 AgNO3 溶液。装置() 的锥形瓶中小试管内的液体是_(填名称),其作用为_能证明溴和苯的反应是取代反应的现象为_;装置() 还可起到的作用是_。2018-2019 学 年 浙 江 省 诸 暨 中 学高 二 (平 行 班 )上 学 期 10 月 (期 中 )阶 段 性 考 试 化化 学 答 案参考答案1A【解析】【详解】A. 氯气在光照条件下与甲烷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A 正确;B.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能氧化

18、甲烷,更不可能发生取代反应,B 错误;C. 氢氧化钠溶液与甲烷不反应,C 错误;D.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与甲烷不反应, D 错误;答案选 A。2C【解析】【详解】1mol CH4 与 Cl2 发生取代反应,待反应完成后测得 4 种取代物物质的量相等,则CH3Cl、CH 2Cl2、CHCl 3、CCl 4 的物质的量都是 0.25mol, CH4 与 Cl2 发生取代反应时消耗的氢原子和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1,生成 0.25molCH3Cl 需要 Cl2 的物质的量为 0.25mol,生成0.25molCH2Cl2 需要 Cl2 的物质的量为 0.25mol2=0.5mol,生成 0.25m

19、olCHCl3 需要 Cl2 的物质的量为 0.25mol3=0.75mol,生成 0.25molCCl4 需要 Cl2 的物质的量为 0.25mol4=1mol,所以总共消耗的氯气的物质的量=(0.25+0.5+0.75+1)mol=2.5mol,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甲烷的取代反应,根据碳原子守恒判断四种有机物的物质的量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发生取代反应时甲烷消耗的 H 原子和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不是 2:1。3D【解析】【详解】A标准状况下,己烷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 A 错误;B 28g 乙烯的物质的量 n= =1mol,1 个乙烯分子中含有 4 个

20、 C-H 键和 1 个 C=C 键,共含有 6 个共用电子对,故 12828/乙烯含有 6mol 共用电子对,故 B 错误;C.1 个羟基含有 9 个电子,1mol 羟基所含电子数为 9NA,故 C 错误;D乙烯、丙烯的最简式均为 CH2,1 个 CH2 含有 3 个原子,乙烯、丙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含有 CH2 的物质的量为 1mol,其原子数为 3 NA,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 A,注意标况下己烷为液体。4C【解析】根据烃题意可知烃和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CO2 气体,没有气体剩余,设烃的分

21、子式为CxHy,发生的反应为:C xHy+(x+y/4)O2xCO 2+(y/2)H2O, 根据同温同容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可得 1+x+y/4=2x,解得 x=1+y/4,只有 C 中的 C3H8 中的 C 和 H 个数符合此关系,故答案选 C。点睛:烃或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的计算是一个难点,不管是单一烃还是混合烃,均可设其化学式为 CxHy,然后根据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和题中所给的有关数据列式,找到 x 和 y 之间的某种关系,若是混合烃,所求的分子式为平均值,再根据平均值的概念判断烃的组成情况,解答此类题目时一是需要注意水的状态,二是要熟练运用阿伏伽德罗定律的两个重要推论:同

22、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同温同容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5C【解析】【详解】AC 可以表示石墨、金刚石等物质,不是纯净物,故 A 错误;BC 2H6O 可以表示乙醇,也可表示甲醚,存在同分异构体,不能表示纯净物,故 B 错误;C C 3H8 只有一种结构,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是纯净物,故 C 正确; DC 2H4Cl2 有 CHCl2CH3 和 CH2ClCH2Cl 两种同分异构体,不是纯净物,故 D 错误;故选 C。6C【解析】【详解】A聚乙烯结构中不含碳碳双键,与溴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 A 错误;B. 与苯相连 C 上有 H可被高锰酸钾氧化,而与苯环相连

23、 C 上无 H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 B 错误;C 氯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聚氯乙烯的单体是 CH2=CHCl,含有碳碳双键,某些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故 C 正确;D. 与 H2 加成反应生成异戊烷的物质不一定是烯烃,可能为二烯烃或炔烃,如 CH2=C(CH3)CH=CH2,CH 3CH(CH3)CCH,故 D 错误;故选 C。7B【解析】【详解】A除杂时应能将杂质除去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如加入浓溴水,生成的三溴苯酚和过量的溴都能溶于苯,引入新的杂质,不能得到纯净的苯,应加入 NaOH 溶液后分液,故 A 错误; B硝基苯不溶于水,二氧化氮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

24、除杂,故 B 正确;C 苯和溴苯都不溶于水,不能分开,故 C 错误;D甘油和水的混合液不分层,不能利用分液法分离,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本题的易错点为 A,要注意除杂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三溴苯酚易溶于苯等有机溶剂。8A【解析】【分析】A.在一定条件下和氢气完全加成,生成乙基环己烷,含 6 种 H;B.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C.苯环及碳碳双键均为平面结构,且直接相连;D.苯环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详解】A.在一定条件下和氢气完全加成,生成乙基环己烷,含 6 种 H,则加成产物的一溴取代物有 6种,所以 A 选项是正确的;B.碳

25、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均褪色,但原理不同,故 B 错误;C.苯环及碳碳双键均为平面结构,且直接相连,则苯乙烯分子的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 C错误;D.苯环和碳碳双键均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无法控制反应的限度,无法除杂,故 D 错误。所以 A 选项是正确的。9B【解析】【详解】A、乙烯的结构简式中碳碳双键不能省略,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CH2=CH2,故 A 错误;B、苯的分子式为 C6H6,各原子的最简单的整数比即为最简式,苯的最简式为 CH,故 B 正确;C 聚丙烯为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故 C 错误;DCH 3CH2

26、OH为乙醇的结构简式,乙醇的结构式, ,故 D 错误;故选 B。10B【解析】【详解】A含有相同 C 原子的烷烃,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则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沸点依次降低,故 A 错误; B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烯再与溴加成生成二卤代烃,最后二卤代烃水解生成乙二醇,则乙醇依次通过消去、加成、取代反应可生成乙二醇,故 B 正确;C石油经过减压分馏,不能得到更多的汽油,通过石油的催化裂化或裂解,可以得到更多的汽油,故 C 错误;D煤的主要成分为碳,苯和甲苯是煤干馏得到的产品,故 D 错误;故选 B。11A【解析】【详解】该化合物含苯环,为芳香族化合物,还含氧元素,则不属于芳香

27、烃,故错误;苯环为平面结构,与苯环直接相连的 C 一定在同一平面内,则分子中至少有 7 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故正确;结构中含-OH、碳碳双键,它的部分同分异构体存在醛类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故正确;酚-OH 的邻位与溴水发生取代,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则 1mol 该化合物最多可与 3mol Br2 发生反应,故错误;故选 A。12C【解析】分析:A.乙醇易挥发,挥发出的乙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冷凝水流向和温度计水银球位置错误;C.实验室制硝基苯在 50-60下发生反应;D.浓盐酸易挥发。详解:A. 乙醇易挥发,由于挥发出的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不能用于检验1-溴丙

28、烷消去反应的产物,故 A 错误;B.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错误,应与蒸馏瓶支管下沿平齐,冷凝管中冷凝水的流向错误,冷水应从下口进、上口出,故 B 错误;C. 实验室制硝基苯在 50-60下发生反应,需要用水浴加热,故 C 正确;D. 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可与苯酚钠反应制取苯酚,不能证明酸性碳酸苯酚,故D 错误;答案选 C。点睛:本题考查常见化学实验装置的使用,试题难度不大。本题的易错点是 D 项,注意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可与苯酚钠反应制取苯酚,不能证明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13D【解析】【详解】A无论苯的结构中是否是单双键交替,对二氯苯都只有一种,所以不能说明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

29、排布,故 A 错误;B、 为烷烃,最长碳链为 5,在 3 号碳上含有 2 个乙基,正确命名为:3,3-二乙基戊烷,故 B 错误;C 为对称结构,有如图所示的 5 种 H 原子 ,所以与硝酸反应,可生成 5 种一硝基取代物,故 C 错误;D二者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 D 正确;故选 D。14C【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信息:2CH 3CH2Br+2NaCH 3CH2CH2CH3+2NaBr,可知反应的原理为:碳溴键发生断裂,溴原子与钠形成溴化钠,与溴原子相连的碳相连形成新的碳碳键,若形成环状结构,分子中一定含有两个溴原子,据此完成解答。【详解】A该物质中含有 3 个溴原子,和钠

30、反应不能生成环丁烷,故 A 错误;B 该物质和钠以 1:2反应生成 1,4-二乙基环丁烷,故 B 错误;CCH 2BrCH2CH2CH2Br 与钠以 1:2 发生反应生成环丁烷,故 C 正确;D该物质和钠以 1:1 反应生成辛烷,故 D 错误;故选 C。15C【解析】【详解】A乙醇中羟基不如水中羟基活泼,说明烃基对羟基产生影响,故 A 不选;B 苯酚可以看作是苯基和羟基连接,乙醇可以可作是乙基和羟基连接,苯酚能跟 NaOH 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则说明苯基对羟基有影响,故 B 不选; C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官能团,而乙烷中没有碳碳双键,因此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1、褪色,不能说明基团间的相互影响,故 C 选;D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基受苯环的影响导致甲基上的 H 活泼,而乙烷不能,可说明苯环对甲基有影响,故 D 不选;故选 C。16C【解析】【详解】该烃与 Br2 按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加成时,有两种加成方式,1,2-加成和 1,4- 加成,其中1,2-加成产物有三种,1,4-加成产物有 2 种,共有 5 种加成产物,故答案选 C。17C【解析】【详解】A、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脱去羟基上的氢原子,即键断裂,故 A 正确;B 、与HBr 反应时,生成溴乙烷和水,醇脱 -OH,键断裂,故 B 正确;C 、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 140发生分子

32、间脱水,一个乙醇脱去羟基,另一个乙醇脱去羟基上的氢,即键或键断裂;醇与浓硫酸共热至 170发生消去反应,脱去羟基和相邻碳原子上的氢,即键、断裂,故 C 错误;D、乙醇在银催化下和 O2 反应生成乙醛,乙醇中的键 断裂,故 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式键的断裂情况。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和物质的结构分析解答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 D,要注意根据乙醛的结构简式 ( )分析判断。18D【解析】分析:A乙酸铵为易溶的强电解质; B苯酚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C 氯乙烷不溶于水;D乙酸为弱酸,氢氧化铜是难溶物质;根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分析判断。详解:A用银氨溶液

33、检验乙醛中的醛基,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H 3CHO+2Ag(NH3)2+2OH-CH3COO-+NH4+3NH3+2Ag+H2O,故 A 错误;B 苯酚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6H5ONa+CO2+H2OC 6H5OH+NaHCO3,离子反应方程式为:,故 B 错误;C 氯乙烷不溶于水,不能电离出氯离子,则氯乙烷中滴入 AgNO3 溶液后没有明显现象,故 C 错误;D将乙酸滴入氢氧化铜悬浊液中,生成醋酸铜和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CH3COOH+Cu(OH)2=Cu2+2CH3COO-+2H2O,故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34、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能否发生,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本题的易错点为 C,要注意氯乙烷中不存在氯离子,需要水解后再检验。19A【解析】【详解】A 含有羟基,能够发生消去反应、酯化反应,含有醛基,能够发生加成、还原反应、氧化反应,故 A 正确; B 含有羟基,能够发生氧化反应,消去反应,分子中不含双键,不能发生加成、还原反应,故 B 错误;C CH3CH2CH2CHO 含有醛基,能够发生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加成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 C 错误;D 分子中含有羟基,但不能发生消去

35、反应,故 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了有机反应类型及其应用,明确常见有机物官能团类型及其化学性质为解答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 D,要注意羟基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20D【解析】【详解】A甲基等烃基是憎水基,BHT 中含有的憎水基比苯酚多,所以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苯酚,故A 正确;B BHT、 与苯酚的结构相似,官能团相同,均为苯酚的同系物,故 B 正确;C. 方法一属于加成反应,则物质 A 可能为(CH 3)2C=CH2,故 C 正确;D. 能够微弱的电离出氢离子,而(CH 3)3COH 不能,因此,相同条件下, 与金属钠反应比(CH 3)3COH 与金属反应的速率大,故 D 错误;故选

36、D。21A【解析】【详解】A乙醇与乙二醇含有的官能团相同,都含有 -OH,都不能与 NaOH 发生反应,故 A 选;B根据题意:二者沸点的不同,且相差较大,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将两种互溶物质进行分离,故B 不选; C乙二醇的水溶液凝固点很低,可作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故 C 不选;D含有的羟基越多,形成的氢键几率越大,丙三醇含有的羟基多,所以丙三醇的沸点高,故 D 不选;故选 A。22B【解析】【详解】A甲苯与液溴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不能生成 ,应该在光照时反应,故 A 错误;B制备乙烯时,在 170下发生消去反应,则温度计水银球应该插入浓硫酸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液面以下,故 B 正

37、确; C水解后检验溴离子,应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没有先加硝酸至酸性,再加硝酸银,不能检验,故 C 错误;D制备新制 Cu(OH)2 悬浊液时,应使碱过量,46滴 2%的 NaOH 溶液滴入 2 mL2%的 CuSO4 溶液中,NaOH 不足,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与评价。本题的易错点为 D,要注意新制 Cu(OH)2 悬浊液与醛的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配制时碱需要过量。23C【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中碳原子或氢原子的数目与项数的关系分析解答。详解: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奇数项的 C 原子个数为前一奇数项中烷烃的 C 和 H 原子个数之和,偶数项中 C 原子个数

38、为其前一个偶数项中 C、H 原子个数之和,所以第六项中 C 原子个数是第四项中 C 原子、H 原子个数之和为 26,由烷烃通式知,第六项分子式为 C26H54,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探究化学规律,明确所给化学式中存在的规律是解本题关键。本题的另一种解法是根据氢原子数与项数的关系分析解答,该氢原子数排成的数列为:4,6,12,18,36,奇数项构成等比数列,偶数项也构成等比数列,因此第六项的氢原子为 633=54,则碳原子数=26,即 C26H54。542224C【解析】【详解】Aa 中不含苯环,则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只有 b 属于,故 A 错误;B 只有-CHO 与新制的Cu(OH)2 反应

39、生成红色沉淀,则只有 c 能与新制的 Cu(OH)2 反应生成红色沉淀,b 中没有醛基,不能与新制的 Cu(OH)2 反应,故 B 错误;Ca 含碳碳双键、b 中苯环上连有甲基、c 含-CHO,均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故 C 正确;D b 含 14 个 H, c 含 16 个 H,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 B,能够与新制 Cu(OH)2 溶液反应的官能团有醛基和羧基。25A【解析】【详解】AX 含-Br ,可发生消去反应,反应条件为 NaOH 的醇溶液、加热,反

40、应条件不正确,故 A错误;B 酚-OH 邻位、对位上的氢原子可以与溴发生取代反应,则 1mol 化合物 Y 可消耗4molBr2,故 B 正确;CY 含酚-OH,遇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 X 不能,则 FeCl3 溶液可鉴别化合物 X 和 Y,故 C 正确;D由苯酚与 HCHO 可发生缩聚反应可知,Y 中含酚-OH,且酚-OH 的两个邻位 H 可与 HCHO 发生缩聚反应,故 D 正确;故选 A。26 nCH2=CH2 吸收 A 燃烧后生成的 CO2 D 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造成实验误差 C12H22O11 【解析】【详解】(一)(1)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生产水平的标

41、志,故选;乙烯能够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反应的方程式为 nCH2=CH2 ,故答案为:;nCH 2=CH2;(2)能用来制取梯恩梯(TNT) 的是甲苯,故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3)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的有机物需要含有羟基或羧基, 2-丙醇、 、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故选; 的分子式为 C8H8,与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苯乙烯,故选; 中的甲基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羧基,反应的产物是 ,故答案为:; ;(二)(4)D 装置中的试剂是碱石灰用于吸收有机物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外界空气中也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能够被碱石灰稀释,造成实验误差,可以在 D 后面接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故

42、答案为:吸收 A 燃烧后生成的 CO2;D 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造成实验误差;(5)浓硫酸增重可知水的质量为 9.9g,可计算出 n(H2O)= =0.55mol,n(H)=1.1mol,m(H)9.918/=1.1g;使碱石灰增重 26.4g,可知二氧化碳质量为 26.4g,n(C)=n(CO 2)= =0.6mol,m(C)26.444/=7.2g,m(C)+m(H)=8.3g,有机物的质量为 17.1g,所以有机物中氧的质量为 8.8g,n(O)= =0.55mol,n(C)n(H)n(O)=0.6mol1.1mol0.55mol=122211,即实验式为8.816/C12

43、H22O11,A 的摩尔质量为 342g/mol,所以分子式为 C12H22O11,故答案为:C 12H22O11。27碳碳双键 2CH3CHO+O2 2CH3COOH CHCH+CH3COOH CH3COOCH=CH2 ABC OHCCH2CH2CHO、CH 3CH(CHO)2 【解析】【分析】A 是最简单的烯烃,A 为乙烯,乙烯氧化生成乙醛,乙醛氧化生成乙酸 因此 B 为乙醛,C 为乙酸;D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 A 小 2,为 26,D 为乙炔,乙酸和乙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X(CH3COOCH=CH2),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A 为乙烯,含有官能团为碳碳双键,故答案为:碳碳双键;(2)B

44、C 为乙醛氧化生成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3CHO+O2 2CH3COOH,故答案为:2CH 3CHO+O2 2CH3COOH;(3)C 与 D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CH+CH3COOH CH3COOCH=CH2,故答案为:CHCH+CH 3COOH CH3COOCH=CH2;(4)A重油分子中的碳链较长,经过“ 某工艺”得到了碳链较短的分子,该工艺裂化和裂解,故A 正确;B B 为乙醛,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故 B 正确;CX(CH 3COOCH=CH2)为酯类,不溶于水,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 正确; D乙烯和乙炔

45、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不能鉴别,故 D 错误;正确的有 ABC,故答案为:ABC;(5)F 是 X(CH3COOCH=CH2)的同分异构体,1molF 能与 4molAg(NH3)2OH 反应,说明 F 中含有2 个醛基,F 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OHCCH2CH2CHO、CH 3CH(CHO)2,故答案为:OHCCH2CH2CHO、CH 3CH(CHO)2。282,3-二甲基丁烷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CH3CBr(CH3)CBr(CH3)2+2NaOH CH2=C(CH3)C(CH3)=CH2+2NaBr+2H2O (CH3)2C=C(CH3)2 BrCH2C(CH3)=C(CH3)CH2

46、Br 同分异构体 【解析】【分析】A 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B,B 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C1、C 2, C2 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D,D 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E 与溴可以发生 1,2- 加成反应生成 F2,发生 1,4- 加成反应生成 F1,则 E 为 CH2=C(CH3)C(CH3)=CH2、 F2 为 CH2=C(CH3)CBr(CH3)CH2Br,F 1 为 BrCH2C(CH3)=C(CH3)CH2Br逆推可得 D为 CH3CBr(CH3)CBr(CH3)2,C 2 为(CH 3)2C=C(CH3)2,C 1 为 (CH3)2CHC(CH3)=CH2。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