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 人教版必修2 基因在染色体上 作业.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79789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 人教版必修2 基因在染色体上  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 人教版必修2 基因在染色体上  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 人教版必修2 基因在染色体上  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 人教版必修2 基因在染色体上  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 人教版必修2 基因在染色体上  作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中生物 专题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同步精品测案(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2(满分 60 分,40 分钟完成) 班级 姓名 总分 一、单选题(30 分,每题 3 分)1.下列关于基因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杂种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互不影响,独立存在B基 因是 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C纯合体所有基因都含有相同遗传信 息D细胞的基因全部位于细胞核中【答案】A2.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B.核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一条染色体上含有 1 个或 2 个 DNA 分子【答案】

2、A3. 如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错误的叙述是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C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D基因决定 果蝇的性状【答案】C4.等位基因 A 与 a 的最本质区别是( )A.基因 A 能控制显性性状,基因 a 能控制隐性性状B.两者进行减数分裂时的分离方式不同C.两者的碱基序列不同D.两者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答案】C5.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不能作为“萨顿假说”依据的是( )A在向后代传递过程中,都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B在体细胞中一般成对存在,分别来自父母双方C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D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完

3、全一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萨顿的假说有: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故 ABD 均正确,C 错。6.下列不属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证据的是( )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等位基因与非同染色体都会发生自由组合B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C成对的基因和同染色体都是一个自父方,一个自母方D基因有完整性和独立性,但染色体的结构会发生变化,从染色体转变成染色质【答案】D7.摩尔根成功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4、下列叙述与他当时的研究过程不符合的是A以果蝇作为实验材料B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研究C他敢于怀疑,勤奋实践D引用荧光标 记这一新技术对基因进行定位【答案】D8.A 和 a 为控制果蝇体色的一对等位基因,只存在于 X 染色体上。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该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 )A初级精母细胞 B精原细胞C初级卵母细胞 D卵细胞【答案】C【解析】A 和 a 只存在于 X 染色体上,Y 染色体上不含有对应的基因,则雄果蝇不含有等位基因,无所谓等位基因分离的问题 ,排除 A、B。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9.根据基因与染色体的相应关系,非等位基因 的概念可叙述为( )

5、A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不同基因B同源染色体上不同位置上的基因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D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答案】A10.已知果蝇的体细胞内有 4 对同源染色体,根据萨顿的假说,关于该动物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果蝇的精子中含有成对的基因B果蝇的体细胞只含有一个基因C果蝇的 4 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 可以同时来自父方,也可以同时来自母方D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答案】D二、非选择题(30 分)11. (14 分,每格 2 分)如图为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 图解,请回答:(1)甲和乙哪一个是雄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图解?_ _。(2)在图

6、上分别标出性染色体。(3)果蝇体细胞中常染色体有 _对,分别是_。(4)雌雄果蝇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和精子中的染色体组合分别是_、_。(5)若该雄果蝇的 X 染色体上有一白眼基因,则其下列哪些细胞中可能含白眼基因(多选)( )A消化道细胞 B精原细胞C眼睛的细胞 D腹部体细胞【答案】(1)乙(2)(3)3 、,、,、 (4)、X 、X 或、Y (5)ABCD【解析】由图示可看出,乙中除含成对常染色体外还含 2 条异型性染色体,故乙表示雄性果蝇,经减数分裂所产生的子细胞中应只含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性染色体也属一对同源染色体)12.(16 分)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后,

7、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对他的假说持怀疑态度,并想通过实验来探究生物的遗传与染色体到底有什么关系,基因又是怎么回事。于是,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遗传研究。一次,他在野生型红眼果蝇原 种培养瓶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的雄果蝇,就此他做了下列实验。实验一:将白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的红眼雌果蝇交配,F 1无论雌、雄都是红眼。F 1的红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产生的 F2中,红眼白眼31,雌性雄性11。但是,白眼性状只限于雄果蝇。实验二:用最初那只白眼雄果蝇与实验一中的 F1雌果蝇交配,结果得到了 1/4 红眼(雌),1/4 红眼(雄),1/4 白眼(雌),1/4 白眼(雄)。实验三:摩尔根将实验二得到的白眼雌果蝇与红

8、眼雄果蝇交配,其后代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请依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的眼色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判断依据是_。(2)就果蝇红眼与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来说,F 2中 红眼和白眼之间的数量比为 31,说明该遗传方式遵循_,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受一对_控制的。(3)在完成实验一后为什么又设计完成了实验二?_。(4)实验二实际上是一个测交实验,摩尔根等人进行该实验的目的是要验证他对果蝇眼色遗传的哪种设想?_。(5)请说出摩尔根选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有哪些?_。(6)通过以上实验,摩尔根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 染色体)联系起来,从而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请根

9、据摩尔根的系列实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实验三的结果(显性基因用 W 表示,隐性基因用 w 表示),用遗传图解表示出来。【答案】(1)红色 实验一产生的 F1个体全都表现红眼亲本的红眼性状(2)基因的分离定律 等位基因(3)为了探究实验一 F2中白眼性状只在雄性个体表现的问题(探究为什么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4)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而 Y 染色体上不含它的等位基因。(5)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便于观察;生长迅速,后代的个体数多,便于进行遗传分析;便于饲养和管理。(6)根据实验一可以确定红眼为显性性状,白眼为隐性性状;根据实验二和实验三可以进一步确认果蝇的眼色遗传为伴 X 染色体遗 传。控制白眼性状的隐性基因 w 和其等位基因 W 都由 X染色体携带,而 Y 染色体上没有。雄性果蝇只有一条 X 染色体,另一条为 Y 染色体;实验三的结果可用遗传图解解释为如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