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绿色行动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一)一、知识点信息窗一(校园护绿):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及整十数的口算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问题。信息窗二(保护环境):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信息窗三(绿色回收):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信息窗四(绿色家园):综合运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知识。二、具体内容介绍1素材的选取。本单元选取的素材特别具有现实意义,内含着环保的内容。像“校园护绿” “保护环境” “绿色回收” “绿色家园”等,渗透着环保的意识。环保可以说是引起了社会的重视,生活中我们也能处处看到、做过一些有关环保的活动,在小学生的少先队活动中也有许多与
2、环保主题密切相关,不管是城里的孩子还是农村的孩子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浇花、捡拾塑料袋、回收垃圾等。选取这样的素材孩子们比较熟悉,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从而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而另一方面,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里充满着数学。本单元的“绿色行动”这一素材在具有了上面特点的同时还有一方面的意义在于它承载了多方面的教育功能,潜移默化中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是一个人的良好美德,人人要有环保的意识,同时他们还通过学习体会到了在自己的生活中如何来进行环保。既然这个单元的情境富有如此的意义,那么我们在使用教
3、材时就绝不能只把它当成一个静止的没有情感的画面,要使它在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去体验。如果你要进行课前准备的话,可以在开学初就搞一次有关环保的实践活动,进行几周甚至一个月,活动中的积累用来进行本单元的学习。其实不搞活动也可以,充分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经历,让学生谈谈他们的做法,看看小伙伴是怎样做的。也就是首先让学生投入到情境中,再把其中遇到的问题用数学来解决,避免先出示要学习的知识点,然后看图,使情境仅仅是为了出示问题而设计。2知识的编排。本单元的知识编排呈现的特点是循序渐进,促进迁移。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退)的学习是在 20 以内的不进不退加减一位数和 10 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4、的,与数的组成部分的知识结合学生比较容易迁移,所以安排在第一个信息窗里进行解决。信息窗一第一个红点部分就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第二个红点部分是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第三个红点部分是“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有了一定的难度,牵到数位的问题,也是笔算加法的过渡,所以教材单独安排了一个信息窗,也就是第二个信息窗,红点探索口算方法,绿点巩固应用。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同样有以上特点,所以也单独安排一个信息窗。另一方面,教材中第一个信息窗中加法的口算作为红点让学生合作探索口算的方法,而减法的口算作为迁移学生很容易掌握,所以第三个红点口算的方法就比较容易,而重点解决“求
5、比一个数多几(少几) ”问题。教材在编排中将计算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 100 以内的口算,但教材的编写改变了过去教学中单纯教计算的现象,把计算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新课标中没有了应用题一说,新教材中不单列应用题,其目的我想是为了避免那种单纯的应用题的训练,避免让学生一看到“一共”就来相加,看到“多”就用大数减小数这样的一些情况。但这样并不是不让学生去解题了,而是更注重了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让学生能一看到问题,在头脑中经历一个过程。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能想到一些四则运算的意义,能根据意义列出算式,这就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如信息窗一中的问题“一共要挂
6、多少个牌子?” “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 ,第二个信息窗中的“你俩共捡了多少个塑料袋?” ,第三个信息窗中的“二班收的旧电池比一班多几节?“等问题都不是单纯的教计算,在式子出来之前需要让学生进行分析,即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能明确为什么用加法或减法算,然后才是计算的教学。3. 练习题的编排。练习题体现循序渐进的特点。基本的练习题目到简单的应用到综合的应用等。如第一个信息窗后的自主练习,第 1 题是基本的口算,用学具进行操作,进一步地理解算理和算法;第 2 题是看图列式子的题目,理解意义和算法,也是用直观的形式;第3 题就是基本的纯口算的题目,学生在经过了前两个题的练习之后应是对算理和算法都
7、有了巩固提高,因而在第 3 题就抽象到了算式的口算了;第 4、5 题可以说是变化的口算题目,在学生有了基本的口算能力之后进行灵活的巩固应用;第 6 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题目,承接了信息窗的情境,可以提出许多的加减及比多、比少的总是,让学生自主地去选择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其他几个信息窗后的自主练习都体现了这样的特点。为加强口算,每一个练习中都安排了口算的训练。有的是循环题,如第二个信息窗扣的第 1 题和第三个信息窗的第 1 题都循环了第一个信息窗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不进不退)的口算;有的是巩固应用,如第三个信息窗中的第 5 题包含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信息,巩固第二个信息窗的知识。练习题中渗透了
8、估计意识的培养。如第二个信息窗后的自主练习第 3 题,得数大于 45 的是废弃物筒,得数小于 45 的是回收特筒,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这个题有许多的策略:可以都算出结果来再与 45 比较,可以直接来估计,如 7+48 观察数的特点48 就大于 45,结果一定比 45 大等。不仅渗透了加减运算的一些特点,还渗透了估计的意识与应用,也渗透了垃圾分类的知识。练习中的数学活动形式,不仅是口算的训练,也蕴含了运算中的规律。如第二个信息窗后的第 2 题,是两个同学在进行举卡片口算的活动形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练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还渗透了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因此,对待这样的活动,我们要认识到其
9、重要作用而来认真地组织,组织的形式可变换多样,甚至我们还可以渗透有序地组合算式的规律。练习中的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练习中充分体现了我们教材的一些特色。如根据情境图提问题然后来解决问题。第一个信息窗后的第 6 题,第二个信息窗后的第 4 题,第三个信息窗后的第 3、5 题及第四个信息窗后的第 5 题等。这样的情境图更现实,需要学生自己去分析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去寻找有用的信息,然后才能列式解决。我们首先要重视这样的题目在培养学生方面的重要作用,然后才能引导学生去进行充分的数学活动,这样的题目哪怕是用上比较长的时间也是非常值得的。三、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讨论。1课堂效率较低。按照
10、教材中所提示的,根据情境图提出问题然后再来解决这些问题,往往的情况是学生光提问题就需要一节课;有时一个练习题如类似于第一个信息窗后的第 6 题,可能学生提问题充分了再解决充分了也要一节课。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禁疑惑:这样做是不是课堂效率太低了?哪里有给学生讲,学生听来得直接简单,学生可能掌握得还要好。这里就有我们重视什么的问题了,如果单纯地重视那种机械的训练,为了计算而计算,好象是我们的效率太低了,但传统教学的弊端恐怕就体现在这里。有这样一句话“听过了,你就忘记了;说过了,你就记住了;做过了,你将终身难忘。 ”我们的教学应该让学生记住学过的东西,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我想也只有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吧
11、?而我一直对徐云鸿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印象深刻,记得徐老师曾经在数学创新学习研讨会上回答老师提问时曾说过,当我们的学生经历了探索的过程,即使用少的时间也能达到以巩固知识的目的,因为他经历了过程,印象就非常深刻,不必去过多地重复练习。在实践中我们也有体会,当学生能自己发现了“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的问题就是用挂牌的人数减去浇花的人数时,这样的分析方法和思考过程岂能让他忘记,肯定比老师告诉他印象深刻。这是不是就是新课改中所一直讨论的授之以渔还是授之以鱼的问题呢?探究发现,虽然起始阶段对学生来说可能并不轻松,甚至略显笨拙,但甚有体难,感受颇丰,终能举一反三;灌输授予,看似一条捷径,也许能带来一时
12、高效,但往往缺乏思维灵活的闪亮和碰撞,无法享受思考的体验和快乐。由此想来,我们就不会因为一节课只解决了一个练习题而苦恼了,因为我们这节课对学生的价值是几节大容量的习题训练课所不可替代的。2合作交流不到位。现在,我们提倡合作交流,我们教材也提供了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存在着实际的困难:班额太大,相互交流、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有些难以开展。这是事实,但再难, “合作互动”这件事也要坚持做下去。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的脑子和手都动起来,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愿望和积极参与的意识,成为真正有学习主体。根据目前的情况,我们需要认真探讨在大班额的情况下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方
13、式,这是摆在我们数学老师面前的一个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师生有合作、交流、讨论的意识,即使班额过大、无法分小组,也同样可以部分地实现目标。我们要坚定的是如何去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而不是因为有问题和困难而去否定它。关于如何组织一年级的合作学习的某一方面,我有点体会。那是听课时,遇到过的两个老师的不同做法。老师出示需要学生合作的题目,然后让每个学生独立思考 3分钟,再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买法和算式,小组长统计自己组里出现的不同的方法。这个过程在两个老师的课堂是相同的。在第一位教师的课堂上,学生的合作过程是:大部分学生马上参与小组展开交流,但有三四位学生没有主动投入小组交流。于是老师有意识地走近那几
14、名学生,想给予必要的引导与帮助。此时,有学生冲老师喊“老师,我们组的某某不肯说,也不听别人的”原来,那位学生正在做小动作,于是老师给予了及时纠正,那位同学放下了东西,参与到小组学习中去了。几乎与此同时,旁边一组的学生马上报告“教师,某某自己在写算式,不听别人的。 ”紧接着又有学生反映本组同学生合作不好的行为。如“老师,他拿了我的东西”在短短的 4 分钟里,老师走到哪里,类似的现象就会发生。老师的感受是“学生的反应让我感觉合作的效率太低了,总有学生不认真合作,尽管我提醒后有所改变,但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我的情绪也受到了破坏。 ”第二位老师的学生合作过程是这样的:大部分学生投入到小组中去,也有
15、部分学生没有很好参与。这时,老师走到一个小组中倾听小组的交流,过了近 1 分钟,出现了学生大声说话,部分学生偏离学习任务的现象。这时,老师来到表现最好的小组边,说“我发现这一小组的合作有许多优点,他们交流是一个一个轮流说,不说的同学听得很认真,还会表扬说得好的同学,也会帮助同学希望其他组也是这样的,请大家继续讨论。 ”在表扬了几分里,所有的小组很明显地更加投入到小组交流中去。从上述两例中看出:如果老师对一个太吵的小组或不认真合作的小组给予关注,那么其他小组也会步其后尘。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在于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心理发育尚不成熟,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便对于如何得到这种关注却一无所知。因此,如
16、果一种行为引起了教师的关注,在儿童的心里便形成了一种强化,他们便会去模仿这种行为,而忽略了这种行为本身是否合理。也就是说,即使老师严厉了批语不认真合作学生,其他学生也会模仿这位受到关注学生的行为,以引起老师的注意。相反,如果教师对不认真的小组不予以关注,而对那些认真人物小组给予特殊的认可,很快,大多数甚至所有的小组都会把精力集中到合作中。当然,老师需要向全班学生解释模范小组之所以得到特殊认可的原因,用小组表扬的方式强化课堂的行为规范,让学生知识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可以受到特定的认可。以上的案例,我们可能又有所体会,合作交流不是组织不组织的问题而是思考如何解决好的问题,它不是
17、别人怎样做我就照着做,我们必须深入到实际,引导学生深层次地思考,组织高质量的合作学习。3算法多样化与多样化的算法处理不当。在我们的教材中,出现了学生合作探索的多种口算的方法。如第三个信息窗中出现了三种口算的方法,还有省略的方法。对于这样的探索,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可能也有不少的困惑:其一,教材中出现的多样化的算法在教学中是不是都需要讲解?我们常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如果是教师想到的教材中也有的而学生没有想到的方法教师就会不断地启发学生直到出现为止。所以,我们就有以上的困惑。在查阅了一些专家的论坛后,我们找到了这样的解释:教材内容并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算法多样脂的呈现并非是狭隘
18、的照搬教材,而应从学生的认知状况出发,对教材中编写的多样化算法进行有选择地调整、加工,以创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如果学生不熟悉的算法,强行让学生接受未必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不必过份强调算法多样化,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探索出适合自身需要的解题方法,实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其二,每一个学生都得掌握多样化算法中的每一种吗?学生认知状况、思维方式等客观存在,决定着每一个学生是以不同的方式学习数学的。提倡算法多样化,就是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成果,尽量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而若极力让学生掌握每一种算法,学生难免因对某一方法难以理解、掌握而产生
19、失败的情绪。有一些方法并非能为所有学生接纳、理解。事实上,在日常实践中,人们总是从个人已有经验出发,提出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要求人人提出富有创意的解决方案是不现实的。因此,提倡算法多样化并非让学生掌握每一种算法,而是通过反馈交流、评价沟通,让学生体验、学习别人的思维活动的成果,掌握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几种算法。这样,才能呵护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4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习重视不够。如信息窗一中的问题,教材对前两个问题都是直接出示了算式,然后学生探索算法。又因为本单元就是学习百以内数的口算,很容易的在教学时我们就直扑着口算而去。那么教材编写中“将计算与解决问
20、题紧密结合”就不能落实。也就是说,我们还要关注学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继承我们传统应用题当中的一些好的做法,让学生能体会到基本的思想。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在算式出来之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经历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列出算式。如“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可引导学生分析这个问题,使学生体会到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寻找与挂牌子有关的信息,找到情境图中“已经挂了 3 个牌子,还有 26 个牌子没有挂” ,进而借助已有经验或直观的学具操作等分析出一共挂了多少个牌子就是将已挂好的和没有挂的合在一起,从而列出加法算式,再转入算法的探索。5教材情境用成机械化。在实际的听课中,我们也常发现一些教师将情境就是作为出示问题的条件。 “看看图中告诉我们哪些条件?”然后就是让学生去找。这样的组织教学不符合本教材的思路。对待这样的问题我想可以把那副情境图不要看成是静态的图而将它看成学生的生活,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来交流来讲讲生活中的类似的事情,来说说在这些事情当中他们遇到的一些问题。让我们的学生投入到情境中去,他才有可能是学习自己的知识,才能积极主动地来学习,而不用你老师逼着他机械地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