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3 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 1 课时 乙 醇目标导航 1.了解乙醇的组成、结构、物理性质和主要应用。 2.掌握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一、乙醇的物理性质与分子结构1物理性质颜色 状态 气味 水溶性 密度 挥发性无色 液体 特殊香味 任意比互溶 密度比水小 易挥发2.分子结构官能团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名称 化学式填充模型C2H6OCH3CH2OH或 C2H5OH 羟基 OH【议一议】1能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吗?答案 不能。因为乙醇易溶于水,所以乙醇不能作碘水中碘的萃取剂。2怎样通过实验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如何只用一种试剂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答案 取少量乙醇于洁净、干燥的试管中,加入无
2、水硫酸铜粉末,观察硫酸铜粉末的颜色变化,如果变蓝,证明有水,不变蓝色,则证明无水;分别取少许三种液体于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水,液体不分层的是乙醇,液体分层水在上层的是四氯化碳,液体分层且水在下层的是苯。3决定乙醇化学性质的原子团是什么?比较羟基与 OH 有何不同?答案 羟基(OH) 。OH 和OH 的区别电子数 电子式 稳定性 电性OH 10 稳定 带负电OH 9 不稳定 电中性二、乙醇的化学性质和用途1化学性质2用途【议一议】1交警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的仪器中含有橙色的酸性 K2Cr2O7 溶液,利用的是什么原理?答案 酸性 K2Cr2O7 溶液遇到乙醇时,能把乙醇氧化,同时自身被还原为
3、 Cr3 ,溶液由橙色变成绿色,由此可以判断司机是否饮酒。2比较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和水与金属钠的反应,哪个更剧烈?这说明什么?答案 钠与水反应更剧烈,说明水分子中的羟基氢比乙醇分子中的羟基氢活泼。3如何证明乙醇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二甲醚( )是乙醇的同分异构体,判断二甲醚是否与钠反应 ?为什么?答案 根据 1 mol CH3CH2OH 与足量的 Na 反应产生 0.5 mol H2,证明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二甲醚中无羟基,氢原子全部以 CH 键结合,不与金属钠反应。4乙醇催化氧化实验中铜丝是否参加反应?铜丝的作用是什么?答案 铜丝参与化学反应,铜丝先被氧气氧化为氧化铜,后又被乙醇还原为
4、铜,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化,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一、乙醇与钠的反应1钠与乙醇、水反应比较钠与水反应 钠与乙醇反应钠 浮、熔、游、失 钠未熔化,沉于乙醇底部,慢慢消失声 有“嘶嘶”声 无声音实验现象气 观察不到 放出无色、无味气体化学方程式2Na2H 2O=2NaOHH 22Na2CH 3CH2OH H 22CH 3CH2ONa密度 (H2O)(Na)(CH3CH2OH)结论羟基氢活泼性 H2O CH3CH2OH定量关系 2Na2H 2OH 2 2Na2CH 3CH2OHH 22.乙醇的性质与断键的位置乙醇的性质 断键的位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钠反应 2CH3CH2OH2Na 2CH 3C
5、H2ONaH 2燃烧 CH3CH2OH3O 2 2CO23H 2O 点 燃 催化氧化 2CH3CH2OHO 2 2CH3CHO2H 2O 催 化 剂 【例 1】 可以证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氢原子与另外的氢原子不同的方法是( )1 mol 乙醇完全燃烧生成 3 mol 水和 2 mol CO2 乙醇的密度比水小,且能和水以任意比互溶 1 mol 乙醇跟足量的 Na 作用得到 0.5 mol H2 1 mol 乙醇催化氧化生成 1 mol 乙醛A BC D解析 乙醇的分子式为 C2H6O,其可能的结构有 CH3OCH3 和 C2H5OH,1 mol CH3OCH3或 C2H5OH 完全燃烧均生成 3
6、 mol 水和 2 mol CO2,不能说明;乙醇密度比水小,与OH 存在无关,乙醇和水以任意比互溶与分子中羟基的数目无关,不能说明;因为乙醇与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0.521,说明乙醇分子中 6 个氢原子中只有 1 个氢原子可以被钠置换,可以说明;根据乙醇催化氧化的原理可知,乙醇中羟基中的氢与其他氢原子不同,可以说明。答案 D【解题感悟】 (1)证明乙醇分子中含有羟基的方法:利用一定量的乙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的量来验证乙醇结构式是而不是 。(2)通常利用关系 2Na2OH H 2 判断醇分子中羟基的数目。变式训练 1 乙醇分子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不正确的是( )
7、A乙醇与钠的反应是键断裂B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 键断裂C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 键断裂D乙醇的燃烧反应是 键断裂答案 B解析 乙醇催化氧化断裂的是 羟基上的氢氧键及与羟基相连碳上的碳氢键, B 错误。【解题反思】 学习有机反应时,应关注有机反应的条件、有机反应化学键的变化、有机反应类型及物质化学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二、乙醇的催化氧化1实验过程、现象及原理2反应条件:加热,催化剂(铜或银) 。3总反应:2CH 3CH2OHO 2 2CH3CHO2H 2O,反应中 Cu 做催化剂。 Cu 4反应实质:乙醇分子脱去羟基上的 H 原子以及与羟基直接相连的 C 原子上的 H 原子形成碳氧双键,脱下的氢原子与
8、氧化铜中的氧原子结合成水,使氧化铜变成铜。5反应利用:可除去铜丝表面上的 CuO,且铜的总质量不变。【例 2】 某学习小组同学设计如图装置(夹持装置仪器已省略) ,其实验操作为按图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关闭 a、b、c ,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打开 a、b、c ,通过控制 a 和 b,有节奏( 间歇性)通入气体,可在 M 处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试回答以下问题:(1)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B 的作用:_;C 中热水的作用:_。(2)M 处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从 M 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 ,从中可认识到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_( 填“参加”或“不参加”) 了化学反应,还可
9、以认识到催化剂起催化作用需要一定的_。(4)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掉酒精灯,反应将继续进行,其原因是_。(5)E 中可能收集到哪些物质?能否用分液的方法将 E 中收集到的物质分离?_。解析 (1)A 为 氧气的简易制备 装置, 发生反应为 2H2O2 2H2OO 2,B 装= = = = =MnO2 置的浓硫酸用于干燥 O2,C 装置中 圆底烧瓶浸泡在热水中,烧瓶中的乙醇变为蒸气进入 M装置中。(2)M 装置中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 发生反应为2CuO 2 2CuO,CH3CH2OHCuO CH3CHOH 2OCu ,即= = = = = 2CH3CH2OH O2 2CH3CHO2H 2O。(
10、3)受热部分的 铜丝交替出现变黑,变红的现象。 Cu 铜为催化剂,催化剂要起催化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温度等。(4)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掉酒精灯,反应将继续进行,证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5)E 中收集到乙醇和乙醛,由于乙醇和乙醛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答案 (1)2H 2O2 2H2OO 2 干燥 O2 使烧瓶中的乙醇变为蒸气进入 M= = = = =MnO2 中参加反应(2)2CH3CH2OHO 2 2CH3CHO2H 2O 或 Cu (2CuO 2 2CuO, CH3CH2OHCuO CH3CHOH 2OCu)= = = = = (3)受热部分的铜丝由于间歇性地鼓入空气而交替
11、出现变黑、变红的现象 参加 温度(4)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维持反应继续进行(5)E 中收集到乙醇和乙醛,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解题反思】 (1)乙醇的催化氧化中,铜参与反应,但从催化氧化的整个过程来看,铜起催化剂的作用。(2)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变式训练 2 乙醇分子中的羟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氧化为醛基(CHO) ,为验证此性质,有关实验如下:.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光亮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待铜丝表面变黑后立即把它插入盛有约 2 mL 乙醇的试管里,反复操作几次。变黑后的铜丝插入乙醇里,铜丝表面的现象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
12、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已知乙醇的沸点为 78.5 。(1)在鼓入空气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加入药品后,点燃酒精灯给铜丝加热,打开夹子,鼓入空气。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_色和_色交替的现象。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催化反应是_反应。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_;乙的作用是_。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试管 a 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_。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若试管 a 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_。要除去该物质,可在混合液中加入_( 填写字母) 。a氯化钠溶液 b苯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然后,再通过_(
13、填试验操作名称 )即可除去。(2)在停止鼓入空气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关闭夹子,为使乙醇持续进入反应管中,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乙醇蒸气进入反应管后,在铜作催化剂及 250350 的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在试管中收集到与实验相同的产物,并有可燃性气体单质放出。该实验揭示了乙醇催化氧化的本质。写出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该小组通过以上实验探究提出了下列问题,你认为正确的是_( 填字母)。a将铜丝换成铜粉,得到乙醛的时间缩短b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时,乙醇分子中只有 OH 键发生断裂c表面被氧化为黑色的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可闻到刺激性气味d利用金属钠能检验实验右侧试管中有没有乙醇答案 .由黑色变红
14、色2CH3CH2OHO 2 2CH3CHO2H 2O Cu .(1)红 黑 放热 加热 冷凝 乙醛、乙醇、水 氮气 乙酸 c 蒸馏(2)加热甲烧杯 CH 3CH2OH CH3CHOH 2 (3)ac 250 350 Cu解析 (2)需加热甲烧杯,提供乙醇蒸气。 由于没有 O2 参与反应,且又生成乙醛和某气体单质,可知该单质是 H2,因此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 CH3CHOH 2。 250 350 Cu(3)a 将铜丝换成铜粉,增大了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正确;b 乙醇催化氧化时 OH键及与OH 相连接的 C 上的 CH 键断裂,不正确;c 反应生成乙醛,可闻到刺激性气味,正确;
15、d 右侧试管中含有乙醇、乙 醛和水,不能用于 检验乙醇,不正确。1如图是某种有机物分子的填充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则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B与钠反应C与氧化铜反应 D发生氧化反应答案 A解析 该有机物为乙醇,乙醇是非 电解质,不能 电离出 H ,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 变红色。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日常生活中常用无水乙醇进行杀菌消毒B乙醇是常用的有机溶剂,可用来萃取溴水中的溴C丙烷(C 3H8)和乙醇(C 2H5OH)均存在同分异构体D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答案 D解析 医用酒精的浓度为 75%,A 不正确;乙醇与水互溶,不能将溴从溴水
16、中萃取出来,B 不正确;丙烷没有同分异构体,乙醇的同分异构体 为 CH3OCH3,C 不正确。3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趁热插入下列反应物中,放置片刻铜片最终质量增加的是( )A硝酸 B无水乙醇C石灰水 DCO 或 H2答案 C解析 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表面被氧化成氧化 铜,乙醇和 CO(或 H2)能使 CuO 还原为 Cu,铜片的质 量不变;硝酸能使 CuO 溶解,使铜片的质量减少;石灰水与 CuO 不反应,则铜片的质量增加。4下列 4 种醇的分子式均为 C4H10O,其中不能被催化氧化的是( )(CH 3)2CHCH2OH (CH 3)3COHA BC D答案 D解析 (CH
17、 3)3COH 是连羟基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被催化氧化,故选 D。5A、B、C 三种醇同足量的金属钠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消耗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62,则 A、B、C 三种醇分子里羟基数之比是( )A321 B262C312 D213答案 D解析 三种醇与足量 Na 反应, 产生相同体积的 H2,说明这三种醇各自所提供的OH数目相同,为方便计算,设所提供OH 的数目为 a,由于三种醇物质的量之比为 362,所以各醇分子中OH 数之比为 213。a3 a6 a26回答下列问题:(1)向装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对该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_(填字母
18、)。a钠块开始反应时,浮在乙醇液面的上方b钠块与乙醇的反应比钠块与水的反应剧烈c钠块熔化成小球,在乙醇液面上游动d钠块表面缓慢反应放出可燃性气体,此气体在燃烧前必须检验纯度e乙醇分子中的 6 个氢原子均转化为氢气(2)化学式为 C2H6O 的化合物 A 具有如下性质:ANa 慢慢产生气泡; AO 2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写出 A 的结构简式:_。含 A 的体积分数为 75%的水溶液可以用作_ 。A 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A 和 O2 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该反应说明 A 具有_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现有甲、乙两种有机物,它们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CH2=CHCH2C
19、H2OH,乙的分子式为_。甲和乙中都含有_官能团,下列关于甲和乙两种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填字母 )。a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b都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 H2 发生反应c都能与 NaOH 溶液反应d甲能被催化氧化生成含CHO 的有机物e甲和乙与 HBr、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产物都只有一种答案 (1)d (2)CH 3CH2OH 或 C2H5OH 医用消毒剂 2CH 3CH2OH2Na 2CH3CH2ONaH 2还原 2CH 3CH2OHO 2 2CH3CHO2H 2O(3)C 6H10O 碳碳双键、羟基 催 化 剂 ce解析 (1) 钠的密度大于乙醇,故开始反应时,钠沉在乙醇的底部;水中的羟基
20、氢比乙醇中的羟基氢活泼,因此钠与乙醇的反 应不如钠与水的反应剧 烈; 钠与乙醇反应产生氢气比较缓慢,放出的热量不足以使 钠熔化;乙醇分子中的 6 个氢 原子不同,只有 羟基上的氢原子才能生成氢气 ,故 d 项正确。 (2)由 A 的分子式及 A 与钠反应的性质推出 A 为乙醇,A 被氧气氧化,证明 A 具有还原性。 (3)甲和乙中都含有碳碳双键和OH,所以甲和乙既有与乙烯相似的化学性质,又有与乙醇相似的化学性 质。甲与乙醇相似被催化氧化为CH2=CHCH2CHO,甲和乙与溴水反应产物都只有一种,与 HBr 加成反应产物都有两种。分层训练基础过关题组 1 乙醇的分子结构1有机物和的结构式如下,下
21、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和是同分异构体B和物理性质有所不同C和化学性质相同D和钠反应放出 H2,和钠不反应答案 C解析 和分子式相同、分子 结构不同,互 为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不仅物理性质有差异,化学性质也有差异。钠能与羟基上的氢原子反应放出 氢气,钠不与 CH 键上的氢原子反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羟基与氢氧根有相同的化学式B1 mol OH 中含有 9 mol 电子C常温下,1 mol 乙醇可与足量的 Na 反应生成 11.2 L H2D已知乙醇的结构式如图所示,则乙醇催化氧化时断裂的化学键为答案 B解析 羟基的化学式为OH,氢氧根的化学式为 OH ,1 mol OH 中含有
22、9 mol 电子,A 不正确、B 正确;1 mol 乙醇可与足量的 Na 反应生成 0.5 mol H2,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是11.2 L,C 不正确;乙醇催化氧化时,由 CH3CH2OH 转 化为 CH3CHO,所以其断键位置为, D 不正确。题组 2 乙醇的性质3向装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钠块沉在乙醇液面的下面B钠熔化成小球C钠块在乙醇的液面上游动D向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变红色答案 A解析 钠 醇 ,故钠沉在乙醇液体的底部; 钠的熔点高于乙醇的沸点,故钠不熔化;烧杯中无 OH 产生,故酚酞不变红 色。4下列关于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中不正确的
23、是(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可用分液的方法除去乙醇中的水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与水互溶,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D从化学学科角度看,俗语 “酒香不怕巷子深”中包含乙醇容易挥发的性质答案 A解析 由于乙醇与 H2O 互溶不分层,故不能用分液法除去乙醇中的水。5某化学反应过程如图所示,由图得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A生成物是乙醛B乙醇发生了还原反应C铜是此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中有红黑颜色交替变化的现象答案 B解析 图示关系表示如下两个过程:2CuO 2 2CuO,CuOCH 3CH2OH= = = = = CH3CHOC
24、u H 2O,其中乙醇被氧化生成乙醛,乙醇发生氧化反应,B 错误。 6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酸性 K2Cr2O7 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绿色的 Cr3 。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 )乙醇沸点低 乙醇密度比水小 乙醇有还原性 乙醇有氧化性A B C D答案 C解析 乙醇沸点低,易挥发,可以随呼吸呼出,故易被检测;K 2Cr2O7 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乙醇,自身生成 Cr3 ,说明乙醇具有还原性。故正确答案为 C。7萜品醇可作为消毒剂、抗氧化剂、医药和溶剂。已知 萜品醇的结构简式如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 C9H1
25、8OB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和碳碳双键C该物质能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D1 mol 该物质最多能和 1 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答案 A解析 根据萜品醇结构简式中碳四键原则,可知其分子式为 C10H18O,A 不正确;萜品醇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羟基两种官能团,B 正确;羟基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C 正确;萜品醇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所以 1 mol 该物质最多能和 1 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 正确。8按下图装置,持续通入 X 气体,可看到 a 处有红色物质生成, b 处变蓝,c 处得到液体,X 气体可能是( )AH 2 BCO 和 H2CNH 3 DCH 3CH2OH(g)答案 D解析
26、 四个选项中的气体或蒸气都可还原 CuO,且均有 H2O 产生,故都可满足 a、b 处的现象。但要在 c 处得到液体,只有 D 符合, CH3CH2OHCuO CH3CHOH 2OCu 。 9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 C10H18O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答案 A解析 与香叶醇碳原子个数相等的饱和一元醇的分子式为 C10H22O,但由于香叶醇含有两个碳碳双键,分子中氢原子个数比 饱和时少 4 个,所以分子式为 C10H18O,A 正确;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
27、双键,能使溴水和酸性高 锰酸钾溶液退色, B、C 不正确;该有机物中饱和碳原子连接的氢原子能与卤素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 键能发生加成反 应, D 不正确。10在一定温度下,乙烯和乙醇的混合气体 V L,完全燃烧生成 CO2 和 H2O,消耗相同状态下的 O2 3V L,则混合气体中乙烯和乙醇的体积比( )A11 B21C12 D任意比答案 D解析 乙醇与乙烯的分子式分别是 C2H6O 和 C2H4,乙醇分子式可以看成 C2H4(H2O),因此相同状况下等体积的乙醇蒸气和乙烯完全燃烧消耗相同体积的 O2,V L 任意比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均消耗 3V L O2。能力提升11(1)乙醇能与紫色的酸性
28、KMnO4 溶液或橙色的酸性 K2Cr2O7 溶液反应,现象为_,乙醇最终被_为_。交通警察判断某驾驶员酒后驾车的依据是驾驶员呼出的气体使检测仪中的溶液由_色变为_色。(2)某有机化合物结构简式为 CH2=CHCH2OH其中所含的官能团为_( 写名称) 。下列物质与该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ACH 3CH2OHBCH 3CH=CHCH2OH答案 (1)酸性 KMnO4 溶液退色、酸性 K2Cr2O7 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 氧化 乙酸 橙 绿(2)碳碳双键、羟基 B C12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针对课本教材方法制乙醛时乙醇转化率低的不足,对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改进。(1)甲组同学利用
29、下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来制取乙醛,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粗黑线表示乳胶管。请填写下列空白:甲装置常常浸在 7080 的水浴中,目的是_,水浴加热的优点是_。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乙中的铜丝,约 1 分钟后鼓入空气,此时铜丝即呈红热状态。若把酒精灯撤走,控制一定的鼓气速度,铜丝能长时间保持红热直到实验结束。铜丝能长时间保持红热的原因是_;控制鼓气速度的方法是_。若试管丁中用水吸收产物,则要在导管乙、丙之间接上戊装置,其连接方法是(填戊装置中导管的代号):乙接_ 、_接丙,戊装置的作用是_;若产物不用水吸收而是直接冷却,应将试管丁浸在_中。(2)乙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乙醇催化氧化实
30、验” 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其实验操作为预先使棉花团浸透乙醇,并照图安装好装置;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后开始(间歇性 )鼓入空气,即可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请回答以下问题:被加热的铜丝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从 A 管中可观察到_的实验现象。从中可认识到在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参加了化学反应,还可认识到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时需要一定的_。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掉酒精灯,反应还能否继续进行?_。答案 (1)加快乙醇汽化的速率 水浴加热能更好地控制温度,使液体蒸发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速率乙醇的催化氧化是放热反应 控制甲中单位时间内的气泡数b a 防倒吸 冰水 (2)2CH 3CH2OHO 2 2CH3
31、CHO2H 2O 受热部分的铜丝随间歇性地鼓入空 Cu 气而交替出现变黑、变红 温度 能解析 乙醇在 Cu 做催化剂时发 生氧化反应的机理为 2CuO 2 2CuO(铜丝= = = = = 变黑) ;CH3CH2OHCuO CH3CHOCuH 2O(铜丝变红)。 拓展探究13通过粮食发酵可获得某含氧有机化合物 X,经分析其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46。(1)现取 9.2 g X 在足量的 O2 中完全燃烧,将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装有足量的浓硫酸的洗气瓶、氢氧化钠溶液洗气瓶和碱石灰的干燥管,测得浓硫酸增重 10.8 g,氢氧化钠溶液增重 17.6 g。回答下列问题:有机物 X
32、 的分子式是_ 。若 X 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则下列属于 X 的同分异构体的是 _(填字母)。aCH 3OH bCH 3COOHcCH 3OCH3 dCH 3CHO(2)为确定乙醇分子中活泼氢原子个数,采用下列装置,通过测定乙醇与金属钠反应放出 H2 的多少进行计算。指出实验装置中的错误:_。若实验中用含有少量水的乙醇代替相同质量的无水乙醇,相同条件下,测得 H2 的体积将_(填“偏大” 、 “偏小”或“不变”) 。请指出能使实验安全、顺利进行的关键实验步骤(至少指出两个关键步骤) 。答案 (1)C 2H6O c(2)广口瓶中进气导管 A 不应插入水中,排水导管 B 应插至广口瓶底部 偏大 检
33、查装置气密性;加入稍过量的金属钠;从漏斗中缓慢滴加无水乙醇(合理即可) 。解析 9.2 g X 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9.2 g X 完全燃烧生成 H2O 的物质9.2 g46 gmol 1的量为 0.6 mol,生成 CO2 的物质的量为 0.4 mol。所以 0.2 mol X10.8 g18 gmol 1 17.6 g44 gmol 1中含有 H 原子 1.2 mol,C 原子 0.4 mol。1 mol X 分子中含有 C 原子 2 mol,H 原子 6 mol,O原子为(46 16212) mol1 mol,所以 X 的分子式为 C2H6O。X 能与钠反应放出116氢气,所以 X 的同分异构体为 CH3OC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