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1专题3第2单元铜、铁的获取和应用——铁盐与亚铁盐的相互转化教案.doc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74323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1专题3第2单元铜、铁的获取和应用——铁盐与亚铁盐的相互转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1专题3第2单元铜、铁的获取和应用——铁盐与亚铁盐的相互转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1专题3第2单元铜、铁的获取和应用——铁盐与亚铁盐的相互转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1专题3第2单元铜、铁的获取和应用——铁盐与亚铁盐的相互转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1专题3第2单元铜、铁的获取和应用——铁盐与亚铁盐的相互转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铁盐与亚铁盐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改变教师单纯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落后教学方式,创建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科学教学方式。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来自学生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可使学习更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而且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就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并通过体验与感受(体会),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并使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增进对科学的理解,体验探究的乐

2、趣。二、教材分析本节知识是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延伸和发展。在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基本上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只有既了解了金属的单质的性质,又了解金属化合物的性质才是比较全面地了解金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是建立在金属单质性质的基础上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转变为金属阳离子,生成金属化合物,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但金属阳离子的性质与金属单质的性质就完全不同了,这是原子核外电子的量变引起质变的有力证据。大多数金属阳离子核外已达到稳定结构,所以金属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主要是发生复分解反应,一般不涉及金属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只有少数有变价的元素(如铁)的阳离子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铁

3、盐与亚铁盐的相互转化的学习不仅是对金属化学性质的学习的一个补充,也是对前面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个复习和再熟悉的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相关的金属的知识,也可以进一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及其特征。三、学情分析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学习兴趣浓厚,思维的完整结构已基本形成,并趋于稳定。他们能对事物之间的规律联系提不出猜想及假设,但却可以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去预测并设计方案去检验假设,基本上能理解特殊与一般,归纳与演绎、理论与实践等辩证关系,能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但由于学生接触化学时间短,对于物质结构特点及从化合价角度分析氧化性和还原性认识得不够,对于元素化合物的学习

4、方法,缺少学习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用语言去引导学生学习以及对其进行学法指导和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以便学生尽快适应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四、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通过实验探究了解 Fe2+、Fe 3+的检验方法,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能力;以及由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掌握铁与铁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2、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从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的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在“大胆推测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学习知识、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初步学会通过实验研究物质氧化还原性的思路和方法。3、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性质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通过运用知识去解决身边的疑问,感受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贴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培养学生乐群,互助合作的人生态度。4、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根据氧化还原性分析实现 Fe3 和 Fe2 的相互转化。(2)难点:不同价态铁的化合物间相互转化规律 。5、教学方法(1)情境激学法(2)实验促学法(3)启发式教学法(4)多媒体与传统教具相结合辅助教学法。五、教学过程 【引课】表演魔术: 同学们,首先呢老师给大家变一个魔术,请看老师手上拿

6、的是用白色玫瑰花,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看,白色的玫瑰花花瞬间变成了鲜红的玫瑰花了。送给学生,祝愿。【魔术揭秘】白花为什么能变成红花呢?有同学知道吗?其实白花事先已经用 KSCN 溶液浸泡过,装在喷壶中的溶液是氯化铁溶液,这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了血红色的硫氰化铁,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Fe3+ + 3SCN- = Fe(SCN)3 ,Fe(SCN ) 3 是血红色的,而且是可溶于水的。这个反应可以用来检验铁离子的存在。【过渡】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这是一块电路板,你们知道是怎么制作的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我们学校科创社同学模拟工业印刷电路版的实验的视频。【老师】展示实验成果, 发给学生(评委)

7、看,印刷电路板的制作原理之一与视频中的做法是一样的,就是将需要用作导电的铜保护起来,将不需要的铜用氯化铁溶液腐蚀掉,然后把电子元件焊接在铜上。【老师】这个电路板就是用铁盐把铜腐蚀了,把铁离子转化成亚铁离子,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亚铁盐与铁盐的相互转化【板书】一、Fe 3+ Fe2+1、2Fe 3+ Cu 2Fe2+ + Cu2+假设,有的同学问,铁离子变成铁单质,同学们你觉得可能吗?5 秒停顿,初中时,铁和硫酸铜反应不?【学生】反应,【老师】所以不可能生成铁单质【老师】除了铜,还有哪些物质能使 Fe3+转化成 Fe2+,请同学们进行实验探究,探究之前我先强调几点。1、请仔细想好要选什么试剂再开始实

8、验 2、要节约药品,不要加太多 3、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好,下面你们开始探究把。2 分钟【老师】已经有不少同学完成了探究,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成果。你选了什么药品,现象是什么?第二组,你选了什么药品,有没有不同的选择,现象是什么?【学生 1】我们选择了铁粉。【老师】很好,铁比铜活泼,可以与铁离子反应。【学生 2】我们选择了高锰酸钾或氯水【老师】那你看到明显现象吗?高锰酸钾褪色了吗?【学生 2】没有【老师】那说明不与高锰酸钾反应。【学生 3】我们选择了稀硫酸和稀盐酸,【老师】可能吗?那反应生成什么?哪种物质变价。【学生 4】我们选择了 KI 溶液【老师】你看到明显现象吗? 可能生成什么物质。【学生】

9、看到了。可能生成了 I2 和 Fe2+【老师】板书 2、2Fe 3+2I-=I2+2Fe2+【老师】如果现象不明显,怎么证明反应了生成了碘呢? 【学生】检验 Fe3+不存在(如果选硫氰化钾,那如果刚才你加入的氯化铁过量呢,所以你发现这个方法不是最好的) ,Fe 2+存在( 很好,这个那你有方法检验不,没关系,等下后面看看有方法) ,I 2生成(你有什么办法,以前学过的知识碘遇什么物质会有明显现象)请这位学生一起完成这两个实验。【老师】我来选一种,假设我选择稀硫酸和氯化铁,你们觉得可以不?【学生】不可以【老师】恩,很好,H +与 Cl-不反应,Fe 3+与硫酸根不反应。【过渡】如何将废液中 Fe

10、2+转化成 Fe3+,你会选择氧化剂还是还原剂呢?停顿 5 秒,请同学继续探究,同样,同学们要按照之前实验要求。【板书】二、Fe 2+ Fe3+【学生活动】分组实验,实验探究铁离子的还原性【老师】好,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下同学们的实验成果,你选了什么药品,现象是什么?【学生】我选择了氯水,颜色变成深了,【老师】很好,请你板演这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学生】板演【老师】点评(1) 2Fe2+ Cl 2 2Fe3+ 2Cl-板书(2) 5Fe2+ MnO 4- +8H+ 5Fe3+Mn 2+4H2O 写完这个后呼应,现在我们可以解释前面如何检验 Fe2+了。【过渡】如何将该实验废液中 FeCl2 进行回

11、收转化成 FeCl3 ,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你会选择什么试剂呢? KMnO4 溶液 氯水。【学生】都可以【学生】高锰酸钾会引入新的杂质【过渡】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如何将含有 Cu2+、 Fe2+、 Fe3+的废液进行回收 Cu,并将 Fe2+转化成 Fe3+,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老师】刚才视频中有 2 个问题。1、加入铁粉的作用,2、加入氯水的作用。【过渡】好,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走进生活,有这样一个情境:高一(5)班 王小明同学( 蓝瘦),去医院体检,报告显示为缺铁性贫血(香菇), 医生处方为:1、富马酸亚铁胶囊,每日 3 次,一次 2 粒。2、维 C、每日 3 次,一

12、次 2 粒 3、建议多休息,减少作业量。【老师】医生为什么给小明同学开富马酸亚铁胶囊?我们人体主要要吸收什么价态的铁离子来补铁?【学生 1】三价铁离子【老师】那为什么医生不直接开铁盐服用呢?【学生 2】亚铁离子【老师】那医生为什么要给小明开维 C,你怎么看?【学生】为了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老师】维生素 C 是否能够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呢?下面我们再看一个魔术,把刚才的红花变回白花。【老师】那在我们服用亚铁盐的时候会被什么物质氧化呢?【学生】氧气【老师】对,氧气也能氧化亚铁离子,所以亚铁盐的保存要防止空气中氧气的氧化,所以我们在硫酸亚铁盐中会加入铁粉。【老师】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感谢大家的积极参

13、与,也为你们今天精彩的表现鼓掌。六、教学反思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用教材教”,而不是“ 教教材”,所以我在对教材全面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挖掘和追求教材的延伸义、拓展义,从而形成对教材的应用和自己个性化解读相结合的教学设计,如铁盐与亚铁盐的相互转化这节课。Fe 2+与 Fe3+的互相转化较为抽象,学生难以深刻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设计问题来解释较为抽象的原理。在这部分知识中学生分析制作印刷电路板的原理因为有一定难度,我采用拍摄学生模拟工业印刷电路板的实验视频来让学生体会这个过程,降低理解难度并能增强记忆效果。采用表演魔术引课,并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 Fe2+与 Fe3+与的互相转化的条件,这一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无处不在,对学生化学学科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得进行探究,我在教学设计上进行了大量的铺垫和启发。本节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一些疑惑和学生展示实验的不成功,没有及时解释到位,因为这些问题中很多是事先没有考虑到的,所以在应对的时候显得有些欠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