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5.1生态系统的结构 作业.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74257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5.1生态系统的结构  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5.1生态系统的结构  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5.1生态系统的结构  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5.1生态系统的结构  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5.1生态系统的结构  作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考查主题:生态系统的结构考查形式:封闭式检测训练、不指导、 、不抄袭(独立完成 40min,)基础题:1如图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 B丙属于次级消费者C丙可以为甲提供无机盐 D丙不属于食物链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C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3如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此食物网共有 6 条食物链 B硅藻既是

2、生产者,又是分解者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4如图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 ( )A图中共含有 3 条食物链 B在该食物网中,鹰处于 4 个不同的营养级来源:学&科&网C蛇和鹰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D若兔大量减少,鹰也会大量减少5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总结归纳:通过基础题的展示你有哪些新的收获或者新发现?请归纳出的主要内容。发展题 6关于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硝化细菌虽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自养生物B蓝藻虽然无叶绿体

3、,但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终产物可通过自由扩散运出细胞D大肠杆菌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转录,在细胞质中翻译7为了保护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除了将塑料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这是因为南极 ( )A缺少生产者 B分解者很少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9下列有关

4、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10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两条食物链,若大量捕杀青蛙,则短期内对其他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水稻上升 B田鼠下降C稻螟虫下降 D蛇上升11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食物网中,共有_条食物链,最高营养级属于第_营养级。(2)乙和丙的种间关系是_。(3)为了调查该生态系统中乙种群数量,某研究小组捕获了 100 只乙,经标记后放回。一段时间后,重新

5、捕获 100 只,其中有 10 只带有标记。在该生态系统中,乙的种群数量大约为_只。12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羊羔。第 5 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 6 年,野兔种群暴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_,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_。(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3)人登岛后的第 5 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_(增加、减小、不变)。(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_(增强、减弱、不变)。提高题13

6、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物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能进行过程或者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能进行过程或者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C各种生物都能通过过程为自身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过程和不能在生物体的同一细胞内进行11如右上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 5 条食物链存在B在该食物网中,H 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C若 B 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 C 种群的数量下降 10%,则 H 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14某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系如图,下列叙述中

7、正确的是 ( )丙和丁存在着竞争关系 乙同化得到的能量一定比丁同化得到的能量多 若湖泊中受到 DDT 污染,则体内 DDT 浓度最高的生物是甲 此食物网中占有三个营养级的生物是丁A B C D15.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 Y、X、Z 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 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BZ 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CY 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DX 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

8、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16如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淡水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请回答:(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条食物链。(2)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_ _ _ _ _,淡水虾与小鱼的关系是_,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_。(3)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 ( )A水鸟 B水绵C水藻 D腐生细菌、真菌(4)若所有水鸟迁徙到别处,则大鱼数目_,水藻数目_,淡水虾数目_。(5)若此生态系统中的水绵大量减少,则 ( )来源:A水藻大量增多 B小鱼的数目增多C水鸟的数目减少 D甲壳类的数目增多(6)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_。答案 B解析 从图中三种成分的关系可以判断出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

9、丙是分解者。分解者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盐被生产者利用。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答案 C解析 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但不一定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如硝化细菌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其进行的是化能合成作用;动物不一定都是消费者,如蚯蚓属于分解者;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它们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返回无机环境;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细菌是生物,不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答案 C解析 此食物网共有 9 条食物链,A 错误;硅藻是生产者,但不是分解者,B 错误;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处于第二营养级,C 正确;严禁

10、过度捕杀蓝鲸是因为其已经濒临灭绝,D 错误。答案 C解析 图中共含有 4 条食物链。鹰在这 4 条食物链中可处于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级,即鹰共处于 3 个不同的营养级。蛇和鹰因都捕食相思鸟而存在竞争关系,又因鹰捕食蛇而存在捕食关系。若兔大量减少,鹰可以更多地以相思鸟和蛇为食物,所以鹰不会大量减少。答案 A解析 蓝藻为原核生物,同时属于生产者;腐生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同时也是分解者;生产者绝大多数是绿色植物,也有少部分是单细胞生物和原核生物,综上所述,可知A 项正确。答案 D解析 硝化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可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将氨等物质氧化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利用该过程释放的能量合成自身的有机物,

11、为自养生物,A 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是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 正确;酵母菌的代谢类型为兼性厌氧型,有氧呼吸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产物为酒精和二氧化碳,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运出细胞,C 正确;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核膜,转录和翻译同时在细胞质中进行,D 不正确。答案 B解析 南极温度较低,分解者数量很少,有机物分解速率慢。答案 B解析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属于分解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属于消费者,自养型的细菌属于生产者,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释放到无机环境中,无机环境中的无机物可被绿色植物吸收再利用;分解者分解动

12、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只能供给分解者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如营腐生生活的动物也属于分解者。答案 B解析 太阳光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病毒营寄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蚯蚓为分解者。答案 B解析 青蛙数量减少,稻螟虫数量上升;稻螟虫捕食水稻,使其数量下降;田鼠缺少食物,数量下降;蛇缺少食物,数量也下降。答案 (1)4 五 (2)竞争和捕食 (3)1 000解析 (1)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共有 4 条食物链,最高营养级为生物戊,该生物占有第三、四、五 3 个营养级,其中所处的最高营养级是第五营养级。(2)乙和丙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3)由标志重

13、捕法计算公式 可知,N 1 nN mM 10010010000(只)。答案 (1)竞争和捕食 寄生 (2) (3)增加 (4)减弱解析 (1)因人捕食狐,故两者之间是捕食关系;又因人牧羊,从而获得羊肉或羊奶,狐捕食羊羔,故人和狐之间又存在着竞争关系。所有的病毒都是营寄生生活的。(2)绘制食物网时,注意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生产者为牧草,羊和野兔以牧草为食,狐捕食羊和野兔,而人可从羊、野兔和狐三者获得食物。(3)因第 5 年野兔数量大大增加,故在岛上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野兔种群内为争夺资源和空间而使种内竞争强度增加。(4)被捕食者数量很多时,种群内体质较弱的个体容易被病毒感染而患传染病,因而容易被

14、捕食,但随着捕食者的种群密度增加,则被捕食者中体质较弱的个体容易被捕食而被淘汰,剩下的被捕食者大多为体质较强的个体,不容易被病毒感染,故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减弱。答案 A解析 由图可知,过程是光合作用,过程是有氧呼吸,过程是化能合成作用,过程属于无氧呼吸。能进行过程或者的生物的同化类型都是自养型,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和生产者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厌氧型生物通过无氧呼吸提供能量;过程和可以发生在同一细胞,如酵母菌。答案 C解析 在这个食物网中,从生产者到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不重复的食物链有:ABH;ACDH;ACFGH;AEDH;AEF

15、GH,共5 条。在该食物网的 5 条食物链中,H 分别处于第三(链中)、第四(链中)和第五(链中)营养级。若 B 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而不会有明显变化。在该食物网中,若 C 种群的数量下降,则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其他生物(B 或 E)来弥补,通过食物网中生物这种相互补偿、相互制约的自动调节机制,生态系统可维持平衡状态,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能保持相对稳定。答案 C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甲为生产者,丙和丁有共同的食物乙,所以二者之间除存在捕食关系外,还存在着竞争关系;乙只以甲为食物,丁除以甲为食物外,还以乙和丙为食物,二者之间缺乏其他

16、条件,同化能量多少无法比较;若湖泊中受到 DDT 污染,根据富集作用的原理,丁中 DDT 的浓度可能最高;与丁有关的食物链有三条,丁分别占有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变式训练 2 A 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受气候、食物、天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为 Y、X、Z 分别为生态系统中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从图乙可以看出,一段时间后,X 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Z 营养级生物捕食对象没有改变,个体数量的增加不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从图中不能看出 Y 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X 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某种生物处于劣势的现象不明显。答案 (1)3 (2)水鸟、小鱼、淡水虾 竞争 捕食 (3)D(4)增多 减少 减少 (5)A (6)群落解析 水绵大量减少,导致水蚤减少,小鱼和淡水虾减少,大鱼减少,水鸟为了获得足够的能量,多食甲壳类,导致甲壳类数量减少,水藻大量增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