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章 末 测 验一、选择题1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聚落是指房屋建筑的集合体B长沙市和韶山冲均为聚落C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聚落不断成长壮大D聚落和人类同时出现解析 聚落根据规模可划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答案 B2有关城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促进城市的出现B所有城市都是由集市逐步演变而成的C先有村落,后有城市D农业出现剩余产品,是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答案 B3下列关于城市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密集是城市最基本的特征B城市比乡村对高科技人才的吸引力更大C城市活动以第一产业为主D城市与区域具有相互带动作用解析 城市活动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体,乡村以农业活动为主。
2、答案 C下图是甲、乙两城市人口增长图,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据此回答 45 题。4关于这两种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B乙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水平高C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于乙城市所在国家D乙城市所在国家的人口主要向城市中心区移动5关于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发展快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B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C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D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解析 第 4 题,乙城市从 1970 年至 2000 年,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慢,应为发达国家的城市,故其城市化水平
3、较高。第 5 题,甲图代表城市从1970 年至 2000 年,人口大幅度增长,城市化进程迅速,应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属于“虚假城市化” ,城市经济增长跟不上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容易出现许多城市问题。答案 4.B 5.B读下列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 GDP(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得出) 水平统计图,完成 67 题。6图中反映的城市化水平与人均 GDP 的关系是( )。A发展阶段不同,城市化水平与人均 GDP 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B某阶段人均 GDP 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C城市化发展是提高人均 GDP 的主要动力D人均 GDP 越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解析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和人均 GDP 都是由
4、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 均高于发展中国家。答案 A720 世纪 50 年代至 80 年代,图中四个国家在城市化水平和人均 GDP 的增长速度方面最快的是( )。A印度 B中国 C日本 D德国解析 首先在图的横轴上找出 20 世纪 50 年代到 80 年代的时间段,然后比较四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曲线和人均 GDP 增长曲线,找出增长最快的,即日本。答案 C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人口增长在 10 年中出现了下图所示状况。结合图文材料,回答 89 题。8上图所示人口增长状况的分布,能够反映该城市( )。A人口由中心向周边
5、迁移B老龄人口增多C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D人口密度变小9伴随上图所示的人口变化,该城市( )。A商业用地减少 B居住用地扩大C交通用地减少 D工业用地扩大解析 第 8 题,图示反映了城市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的现象,而不是人口密度变小。第 9 题,图示反映城市化进程加速,伴随而来的是居住用地扩大,工业用地扩大不对,因为东北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答案 8.A 9.B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城市环境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许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据此回答 1011 题。10下列对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的说法,正确的是( )。在市中心建环行道路,建筑大型停车场,拉动
6、内需,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减小公共汽车压力 禁止货车白天驶进市中心区和实行小汽车单双日行驶制 鼓励市民使用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将生活区和工业区连在一起,减少上下班居民的流动量A B C D11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工业布局和城市人口分布的主要措施是( )。A建设有地方特色的新型乡镇B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C合理建设中小城市D积极建设卫星城,实现郊区城市化解析 第 10 题,市中心不宜建环行道路,环行道路宜建在城市外围;生活区和工业区之间要有防护带或隔一定距离,因工业区有污染。第 11 题,合理建设中小城市是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主要措施。答案 10.D 11.C目前,许多城市周边地区垃圾堆积现象十分严
7、重,垃圾现象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十分严重的污染问题。据此回答 1213 题。12目前,城市发展对垃圾处理主要采用填埋的方式,该方式简捷省钱,但是,可能产生下列哪些环境问题( )。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污染土壤 污染地下水 垃圾堆积方位需要研究A BC D13垃圾回收和再生是世界性的潮流和研究性课题,为此许多国家推广使用“分类垃圾箱” ,其好处是( )。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生 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减少了垃圾占用人类的生活空间 便于垃圾的分类处理 美化城市街道环境 便于宿舍楼区的合理布局A BC D答案 12.C 13.D14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我们应注意的首要问题是( )。A城市环境污染B城市化
8、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协调C社会稳定D城市绿地面积解析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反映了其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例如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只有 40%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落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其经济发展现状,被称为“畸形的城市化” 。答案 B15以下关于城市环境问题的合理对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订科学完善的城市规划,是合理布局和管理城市的关键B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生物技术来处理污水C城市环境质量下降,是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造成的,所以应限制城市工业的发展D乡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导致失业率增加、社会治安恶化等问题,所以我国应严格
9、限制农民进城解析 城市管理关系到城市环境、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许多国家都将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这三者结合起来治理城市环境,并建立健全了监督、检查、执法的制度和机构等。此外,制订科学完善的城市规划,也是合理布局和管理城市的关键。目前国际上开始采用生物技术来处理污水,并且开始普及。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只有 40%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落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所以应加快城市化进程。答案 A16下列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20 世纪 70 年代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一般都已达 70%左右 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主要是由于交通工具的现代化 大城市发展迅速和中小城市发展缓
10、慢是当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共同特点 英国是世界上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A B C D解析 “二战”后世界城市发展的共同特点是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许多超级大城市和规模巨大的城市群和城市带。答案 C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人口聚集于少数大城市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水平较低的表现 衡量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 逆城市化的表现是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 发达国家存在着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问题A B C D解析 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有三个,但最明显、最主要的是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人口聚集于少数大城市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不合理的表现,不是水平低的表现;城市化水平与
11、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中的问题。答案 D18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加快的原因是(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造成的经济畸形发展 人口增长较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国民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持续上升 大量吸引外资,加强城市建设,城市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A B C D解析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不相适应,产生一系列城市问题,拉美地区出现虚假城市化现象。答案 A如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 1920 题。1920 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60 年代初期 B70 年代中期C80 年代中期 D90 年代后期201961
12、2011 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D进入郊区化阶段答案 19.D 20.C下面图 1 为光化学烟雾形成示意图,图 2 为某地光化学烟雾日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2123 题。21判断该地光化学烟雾污染最严重的时间是一天中的( )。A早晨上班前 B早晨上班高峰期C中午前后 D傍晚下班高峰期22光化学烟雾污染往往出现在( )。污染源区域 污染源上风向 污染源下风向 与污染源下风向垂直的区域A B C D23洛杉矶是世界上第一个遭受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城市,下面与污染形成无关的是( )。A地形呈盆地状,污染物难以扩散B地中海气候夏
13、季高温晴朗,光照强C该城市人口很多,生产生活中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D汽车数量众多,排放出大量的尾气解析 第 21 题,由图 1 可以看出,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是臭氧、醛类和过氧硝酸乙酰;从图 2 可以看出,这些物质浓度最大时是在中午前后,故该地光化学烟雾污染最严重的时间是一天中的中午前后。第 22 题,污染源区域及污染源下风向往往是光化学烟雾污染最严重的区域。第 23 题,洛杉矶是世界上第一个受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城市,这与当地的地形、气候及汽车排放尾气的多少有关,与二氧化碳无关,故选 C。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它会显著降低大气能见度,
14、刺激人们的眼睛、喉、鼻,使人头痛呕吐,并使植物受到损害。答案 21.C 22.A 23.C读欧洲西部中纬度某虚拟城市体系及主城地租等值线分布图,a、b、c 数值依次递减。回答 2425 题。24关于该城市的叙述,合理的是( )。A工业区位于最大风频风向的下风向BP 点的地租低于 b 值CP 点可能是低级住宅区D城市功能分区最有可能呈扇形分布25关于该城市两卫星城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卫星城的环境质量更好B减轻了主城的污染C分散了主城的职能,阻碍主城的发展D增大了主城的交通压力解析 第 24 题,欧洲西部中纬度地区吹西南风,图中工业区位于西南风的下风向。第 25 题,甲卫星城位于主城盛行风
15、的上风向,且远离工业区,环境质量更好;卫星城的建设减轻了主城的污染,分散了主城的职能,减轻了主城的交通压力,有利于主城的发展。答案 24.A 25.B二、综合题26读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和城镇数量变化表及中国城市全球化趋势展望的材料。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1982 年 1990 年 1995 年 2000 年 2010 年城镇人口比重(%)10.6 20.6 26.1 28.9 35 45(预测 )城市(个)263 456 640个数 镇(个)2 664 11 935 16 992随着城市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将形成四大纵向、四大横向城市集聚带。四大纵向城
16、市集聚带将是:沿海岸线城市集聚带;沿京广铁路城市集聚带;沿哈大铁路城市集聚带;沿京沪铁路城市集聚带。四大横向城市集聚带将是:沿陇海铁路城市集聚带;沿蓝烟胶济石德铁路城市集聚带;沿长江干流城市集聚带;沿沪杭浙赣铁路城市集聚带。2011年 4月 26日新京报:国务院批转了住建部等 16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 ,提出将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2015 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80%以上。(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_的发展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_和经济的增长变得更加便利和快捷。结合中国国情和表中数据分析城市发展会给中国的资源和环境带来哪些负面影响?(2
17、)根据材料内容,可以归纳出中国城市集聚带分布的趋势是向_的地区集中,沿_、_可以形成城市的轴线。其中在华北地区的城市集聚带,_资源的短缺将更为突出,计划中采取的措施有_等。(3)防治城市生活垃圾增多的措施有哪些?(4)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解析 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资源被开发利用,城市废弃物的排放量大增,也会给环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答案 (1)城市 交通的发展 工业迅速发展将导致大量耕地丧失、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将日趋加剧。(2)交通方便 铁路 海岸 淡水 南水北调、防治水污染、节约水资源(此外还有植树造林等)(
18、3)在产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等全生命周期、促进生活垃圾减量。限制包装材料过度使用,促进包装物回收再利用,宾馆、餐饮等行业推广可循环利用物品,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民众生活中做到低碳。(4)选择适用技术,推行垃圾分类,加强资源利用,逐步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中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率从 1985 年前的 18.9%已增长到 2010 年末的 49.4%,并将继续保持增长,为此专家提醒要防止“城市病”的出现。(1)为什么城市上空的云量多于郊区?(2)既可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又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A扩大绿地面积 B破墙透绿C完善排水
19、系统 D多建高楼(3)城市的无序开发将带来哪些“城市病”?(4)下列措施有利于城市健康发展的是( )。先建设,后规划 推广节能建筑材料的使用 城市高定位,走遍地开花的道路 限制高能耗和高污染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建立城市水网的循环利用体系A BC D(5)下图中城市的分布规律是什么?乌鲁木齐城市形成的有利区位因素是什么?解析 第(1)题,城市因绿地面积少,气温较高,城市上空多上升气流。城市粉尘多,易成云致雨。第(2)题,多建高楼会增加城市“热岛效应” ,破墙透绿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完善排水系统与城市“热岛效应”无关。第(3)题,“城市病”包括自然环境问题(例如大气污染)和社会环境
20、问题(例如交通拥挤、犯罪率高)。第(4)题,城市建设应先规划、后建设,城市规模要与城市等级、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第(5)题略。答案 (1)城市上空多上升气流,凝结核多。(2)A(3)城市用地紧张、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环境质量下降、就业压力大等。(4)B(5)城市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和铁路沿线 地形平坦、天山北麓的绿洲、土壤肥沃、有灌溉水源;古丝绸之路、历史悠久、农牧业生产条件好、交通便利。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0 年 11 月 07 日中国新闻网:目前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对中国城市的多项大气污染指标的“贡献率”已达到 60%以上,机动车尾气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源。据统计公共
21、交通在高峰小时每人每公里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三项污染物,分别是小汽车的17.1%、 6.1%、17.4%。材料二 车速与 NOx 排放量关系示意图(1)从图中可看出汽车尾气中 NOx 的排放量和车速的关系,在平均时速小于35 千米时成_比。(2)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除了汽车外,还有_和_。(3)城市大气污染物中除了此物质外,还有_、_和烟尘等。(4)世界上第一个受光化学烟雾毒害的城市是美国的_。此城市易受光化学烟雾毒害的地形原因是_;社会原因是_。(5)从材料一中看出,解决我国大城市汽车尾气污染的措施主要是什么?_(6)发达国家智能交通系统的优点是( ) 。充分利用道路资源
22、缓解交通拥堵 绝不排放汽车尾气 降低交通事故 减少空气污染,具有可持续性A BC D解析 城市大气污染源有工矿企业、家庭炉灶和交通工具,其中汽车尾气分布广且污染量也较大。汽车尾气的排放除汽车构造原因外,还与车速有关,因此在城市建设中要合理规划道路,减少堵车。光化学烟雾刺激人的眼、鼻、喉,使人出现呕吐等中毒现象。若城市位于盆地或大气中,有逆温层,则污染物不易扩散,危害更大。答案 (1)反(2)工矿企业 家庭炉灶(3)硫氧化物 碳氢化合物(4)洛杉矶 西临太平洋,三面群山环抱,不利于气体扩散 区内众多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5)大力发展“ 绿色交通” 、智能交
23、通等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模式,鼓励民众“绿色出行” ,推广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交通工具,优先发展公共交通(6)C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比较表1970 1992年份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人均 GDP(美元)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人均 GDP(美元)埃塞俄比亚 9 69 13 114韩国 41 282 74 6 777英国 89 1 912 89 15 625美国 74 4 861 76 23 180日本 71 1 946 77 29 486(1)从 1970 年 1992 年期间,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_;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点是_。(2)从城市化发展和城市
24、聚落形成的一般规律和条件,说明埃塞俄比亚城市化水平低的社会经济原因。(3)表中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可能是_,产生逆城市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韩国,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是水平高,发展缓慢;城市的形成需要一个重要条件是有大量剩余的农产品;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已完成,城市化水平较高,有的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答案 (1)韩国 水平高,发展缓慢(2)埃塞俄比亚属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农产品和农村劳动力剩余少,因此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低,缺乏支撑该国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一般来说,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乡村人口增长快、比重大,这也是导致城市化水平低的一个原因。(3)英国 20 世纪后期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由于人口集聚,市区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人民生活质量下降;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小汽车普及、城市向乡村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