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七讲 电压 电阻,四川专用,1(2016自贡14题2分)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哪个电路中三个电灯是并联的( ),C,2(2015乐山11题2分)假如科学家研制出常温下超导体,则它适合用作( ) A输电导线 B保险丝 C变阻器 D电热丝,A,B,4(2016眉山10题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L1和L2是相同的灯泡,闭合开关后,L1发光,L2不发光,电路故障可能是( ) AL1断路 BL1短路 C电压表断路 D电压表短路,D,5(2016德阳4题3分)如图是某同学做实验的电路图,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泡L1、L2均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该电路的故障是( ) A电源正极与
2、a之间断路 Ba、L1、b之间断路 Cb、L2、c之间断路 Dc与电源负极之间断路,C,6(2015巴中14题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4.0 V(保持不变),当开关闭合时,只有一只灯泡在发光,且电压表的示数约为4 V,由此可以判断( ) A灯L1断路 B灯L1被短路 C灯L2被短路 D灯L2断路,B,7(2015乐山15题2.5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两电表的示数都变大,则该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 A灯L短路 B灯L断路 C电阻R断路 D电阻R短路,A,8(2016成都21题4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定值电阻R1与R2的连接方式
3、是_;电压表测的是_两端的电压。92015资阳8题(4)1分根据如图所给信息填空。要使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滑片P应该向_端移动。,串联,R1,B,10(2014成都A卷27题8分)“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1)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L1、L2应该选择_(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小灯泡。 (2)小明根据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他应该 。,不相同,断开开关,换用小量程,重做实验,(3)测出L1两端的电压后,小明断开开关,准备拆下电压表,改接在B、C之间,小聪认为小明的操作太麻烦,只需要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
4、C点即可,小聪的办法是否正确?答: 。 (4)测量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下表记录了四个小组的数据,你认为这些数据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答: 。,不正确,合理,因为实验存在误差,【例1】 (南充中考)如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均如图(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 6 V 1.5 V B7.5 V 1.5 V C1.5 V 7.5 V D1.5 V 6 V,A,【点拨】由电路图可知:R1、R2串联,电压表V2测电源电压,电压表V1测的是R2两端的电压;由上述分析知:电压表V2的示数应大于V1的示数;由题意知,两电压表的指针位置相同,则它们
5、的量程不同;电压表V2的量程是015 V,由图可知它的读数UV27.5 V;电压表V1的量程是03 V,由图可知它的读数UV11.5 V;电压表V1测的是R2两端的电压,所以R2两端的电压UV11.5 V;由于R1、R2串联,由串联电路的特点知R1两端的电压。 【方法归纳】本题考查了电压表的读数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压表量程的判断和读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例2】(2016玉林)一段1 m长的电阻丝,下列做法能使它的电阻增大的是( ) A对折 B长度拉伸为原来的2倍 C剪掉一半 D外表涂上绝缘材料 【点拨】题中导体对折后的长度减小,横截面积增大,导体的电阻减小;拉伸电阻丝,导
6、体的长度增大,横截面积减小,导体的电阻增大;剪掉一半导体长度减小,横截面积不变,电阻减小;在电阻丝外表涂上绝缘材料,电阻丝的材料、长度以及横截面积均不变。,B,【例3】(上海中考)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充完整。要求: 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电压;闭合开关S,向A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小灯泡变亮。,解:,【点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压,要与小灯泡并联;向A端移动滑片时灯变亮,说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减小,则导线与A端连接。 【方法归纳】滑动变阻器的正确连接,关键是要知道滑动变阻器在连接时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串联在电路中,滑片靠近下方接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远离下
7、方接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1误认为两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时,两用电器一定是并联的。 2误认为导体未接入电路时,就没有电阻。 3不能正确判断电路中某个元件发生了何种故障。,D,实验一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命题点 1画实物图或连接实物图时,要与电路图一一对应,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要 ,量程选择要合理; 2连接电路过程中要_开关; 3选取灯泡的规格尽可能_,且要_测量找到普遍规律; 4实验时尽量用三个电压表同时测量,以免电压表的电阻造成误差; 5能正确地使用电压表,能根据电压表示数判断电路故障; 6实验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_,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_。,正进负出,断
8、开,不同,多次,之和,相等,【例1】小芳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实验探究时,利用现有的器材按如下步骤进行了操作: (1)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S,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芳同学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点不动,只断开A点,并改接到C点上;,(4)测出AC间的电压。 对小芳同学以上实验操作的评价是: 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应该_。 小芳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断开,不能,因为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5)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表中,小芳同学依据本次实验数据可
9、以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总电压 (填“等于”或“不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只做了一次实验,而没有进行多次测量,只凭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正确规律。,不等于,【点拨】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当电压表B点不动,只断开A点,并改接到C点上时,虽然电压表此时与L2并联,但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闭合开关后,指针会反向偏转,所以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5)由表中数据可知:UABUBC3.1 V1.4 V4.5 V,这与UAC间电压不相等,所以他的结论与猜想不相符,是由实验误差造成的;不足之处是:他只做了一次实验,而没有进行多次测量,
10、只凭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正确规律。,实验二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命题点 1实物图和电路图的正确画法; 2在连接实物图时,开关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_最大处; 3转换法的应用:电流表显示的电流_,表示电路中接入的电阻越小,反之表示电路中接入的电阻越大;,断开,阻值,越大,4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探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的关系,应控制导体的_和 相同,改变_; (2)探究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应控制导体的_和_相同,改变 ; (3)探究导体的电阻跟材料的关系,控制导体的_和 相同,改变_; (4)探究导体的电阻跟温度的关系,控制导体的_、 和_都相同,改变导体的温度
11、; 5实验结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_、_、 和_都有关系,与是否接入电路无关。,材料,横截面积,长度,材料,长度,横截面积,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材料,横截面积,长度,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例2】(2016贺州)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导线a、b、c粗细相同,b、d粗细不同;a、b、d长度相同,b、c、d材料相同。(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 间接比较导线电阻的大小。 (2)选用导线a、b分别接入电路中,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_有关。 (3)选用导线b、c分别接入电路中,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_有关。 (4)选用导线_分别接入电路中,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5)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还可能跟_有关。,电流表的示数,材料,长度,b、d,温度,【点拨】电路中接入不同导体时,可以通过电流表示数大小判断导体电阻大小;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在研究电阻大小与其中某个因素的关系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