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人教版]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2018年七年级语文下册9 土地的誓言教案.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496264 上传时间:2018-04-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2018年七年级语文下册9 土地的誓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人教版]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2018年七年级语文下册9 土地的誓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人教版]安徽省枞阳县钱桥初级中学2018年七年级语文下册9 土地的誓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 土地的誓言教学目标 1、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揣摩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4、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揣摩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教学时数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1、 预习课文,写出生字词并查字典注音。 2、 结合中国现代史和中国地理的有关知识了解中国东北的历史和物产。 教师: 1、 提供相关的书籍或网站; 2、制作课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 导入 1、简要介绍端木蕻良及 “东北作家群”; 2、播放音乐松花

2、江上,学生跟着学唱,体验乐曲表达的情感。 3、 学生 交流各自听了曲子之后的感受,把握乐曲的思想感情; 4、 小结: 乐曲表达了在 “九一八”事变后,无数的东北同胞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之下 ,被迫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家园时,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的愤恨家仇、国恨,对故土、对祖国无法比拟的怀念和热爱充满了字里行间,听了无不为之动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东北同胞当时的心境。 二、结合要求听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体会文章的情感 要求: 1、 注意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的把握和处理 以及字音的把握(课件显示)端木蕻良 炽痛 胸膛 喷涌 泛滥 白桦林 嗥鸣 山涧 斑斓 碾 丰饶 污秽 谰语 怪诞 亘

3、古 默契 田垄 蚱蜢 镐头2、 画出自己感 受最深的句子或词语 3、 结合音乐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情感 4、 学生交流听读感受,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5、 教师肯定和点评 三、作业 1、 熟读课文,再次体会文章蕴含的感情 2、 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小练笔:写一则短文,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情 第 二 课 时 一、 检查预习 提问: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讨论明确: 第一小节主要写作者对故土的回忆、听见的故土的呼唤及其心中奔流不息的激情; 第二小节主要是写作者对故土难以忘怀,并发誓要为故土母亲而战,不惜为母亲献身的决心。 二。整体感知:主要内容:1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

4、,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此热血沸腾!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本文的结构内容看似复杂,实则线索清晰,结果简单。两段文字一气呵成。任由情感的激流倾泻,在结构上有如双峰对峙,又婉若对仗工整的一副长联。2、结构特点:思考:本文只有两段,请大家想一想,这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异同?结构相同:都是先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回忆,最后直接抒情。内容的相同:都有对故土的回忆和描绘。内容上的不同点:回忆中选取的景物不同。3.文中哪些句子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1)、我心里怀着炽 痛的热爱 (2)我无时无刻不听见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它召唤我回去(3

5、)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4、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类似句子可用换字比较法进行赏析理解,体会词语的表现作用三、问题讨论:1、第一段中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的景物、物产?你认为有必要列举那么多吗?删去一半如何?碧绿的白桦林、奔流似的马群、蒙古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煤块、赤色的足金、悠远的车铃等等;有必要,删去不好,因为这些都是关东大地的代表事物,代表着关东大地的特征,它可以使读者充分了解关东大地,感受关东大地的美丽富饶,也可以唤起读者的想象。2、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里,为了表达“我不能离开她”的感情,描述了哪些故乡特有的景物?“土壤的香气在田野里飘扬。河

6、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秋天,银线似的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比如“我想起那参天 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 狂风”一段,白桦林、蒙古狗、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 小组讨论: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这一标题是比较独特的,其要点在于“誓言”。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

7、 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2.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 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作者那激愤狂放的心情用了“泛滥”来形容较之用“澎湃”“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至于“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就更加特殊。昔日的快乐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的故园。这样想来,用“埋葬”是不是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

8、呢? 3 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存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里喷涌着血液一样。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这句话里“红熟的浆液”喻指什么?含义:作者思乡的心情就像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就要喷涌而出。“红熟的浆液”表层是指“大地深处沸腾的浆液”。深层是指作者内 心 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般。4 文章结尾一句“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愿意为了土地不惜奋斗,为了美丽的东北故乡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表达了强烈而深沉的爱国之情。5.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

9、“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的一步步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 这在修辞上叫“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四、归纳主旨:作者通过抒发对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的关东原野的眷念之情,表达“九 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充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五欣赏一首诗: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六布置作业完成相关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