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BXX/T XXXXXXXXX吉祥草种植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编 制 说 明1 立项背景我国传统中药材(民族药材)吉祥草为百合科吉祥草的新鲜或干燥全草。收载于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1999 年)、贵州省中药材质量标准(1988 年版)及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 年版)及江西省中药材标准、广西中药材标准、中药大辞典。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 年版)称:吉祥草味苦、甘,性凉。归肺、大肠经。具有滋阴润肺,凉血止血功能。用于肺燥咳喘,阴虚咳嗽,咯血,遗精,跌扑损伤。吉祥草还是贵州苗族习用药材,苗药主治肺燥咳嗽,阴虚咳嗽,咽喉肿痛,目赤翳障,吐血,衄血,便血,肺结核,急、慢
2、性支气管炎,哮喘,黄疸型肝炎,慢性肾盂肾炎,遗精,跌扑损伤,骨折,痈肿疖疮等症。吉祥草为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著名苗药制剂“咳速停”糖浆(胶囊)的主要原料,咳速停”是贵州省首个单品过亿的中药制剂产品,2016 年需求量达到 1200 余吨,而且逐年以 20%左右的幅度递增。此外,全国其它一些药业如贵州万才药业公司的“复方吉祥草含片”、“宜肝乐颗粒”,贵州和仁堂药业公司的“咳清胶囊 ”,贵州君之堂制药公司的“ 肝复颗粒”、 贵州金桥药业公司的“ 六味伤复宁酊”,以及江西九华药业公司的“腰疼丸”等都生产有以吉祥草为主要原料的产品。据不完全统计,2016 年全国范围内吉祥草药材的需求量达
3、 2500 余吨。我省以安顺市紫云县吉祥草种植基地为核心基地的吉祥草药材生产基地的年产值约为 680 吨。这些情况表明,吉祥草的确是功能确实、疗效显著、有产区群众基础的特色药材,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很好的开发前景,在贵州中药民族药产业中有着重要地位。其需求量还在不断上升,野生资源已被采挖殆尽,人工种植产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已严重制约了吉祥草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制定规范化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出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药材吉祥草已刻不容缓。2 工作简况项目组承担了贵州省科技厅“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贵州苗药吉祥草规范化种植研究(黔科合农字20055046)”、国家发改委“ 国家高技术
4、产业化项目中药大品种咳速停糖浆(胶囊)主要原料药材吉祥草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从 2000 年开始开展吉祥草资源多样性调查与评价研究,吉祥草活体迁地栽培保存研究,吉祥草野生变家种研究,吉祥草生理生化研究,吉祥草生物学特性研究,吉祥草区域试验研究,吉祥草品比试验研究,吉祥草繁殖方式研究,吉祥草种子种苗质量标准研究,吉祥草种植模式试验,吉祥草需肥需水特性研究,吉祥草种植密度试验研究,吉祥草药用成分研究和吉祥草优良种质特性评价技术方法研究,吉祥草产地加工系列试验研究。通过研究确定吉祥草最适生境类型,筛选出吉祥草活体进行迁地栽培保存的最适湿度、光照强度和温度,同时依据调查、收集与保存的吉祥草资源,通过
5、分析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分蔸数、匍匐茎及总皂苷含量研究,建立吉祥草优良种质特性评价技术体系,并通过吉祥草优良种源种苗扩繁和试验示范研究为下一步实现吉祥草规范化应用,生产安全有效的药材提供技术保障。已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DBXX/T XXXXXXXXXI2 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 3 篇。3 编制过程2012 年开始,随着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药材吉祥草 GAP 基地建设的推进,已开始酝酿编制本标准,成立了以公司技术骨干陈道军为主持人,逐步建立了袁双、吴小勇、龙静艳、曹明钦、李灿、汪恋、程均军、帅兴、向锦涛、刘祥、唐勇为主要成员的标准起草工作小组。起草人员分工协作,其中陈道军负责
6、调研、技术内容和结构的设置,标准起草和征询专家意见;袁双负责标准起草、征询专家意见、技术内容执行、审核与总结编写;李灿、汪恋负责标准试验或验证方案的制定、试验数据总结分析;曹明钦、吴小勇、龙静艳、程均军、帅兴、刘祥、向锦涛等负责标准主要技术内容试验验证实施;唐勇负责执行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在编制过程中,起草人员先后数次深入黔中、黔南、黔东南等吉祥草主产区,对标准主要内容进行实地调研,并对部分内容进行反复试验或验证。2016 年 1 月 23 日,陈道军、袁双到贵州省现代中药材研究所参加贵州省中药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的关于贵州省重要中药材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制定的会议,吉祥草划分为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
7、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品种之一。2016 年由贵州省中药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向贵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立项申请,获得批准。项目下达后,陈道军主持召开编制小组工作会议,在多年来公司对吉祥草基地建设的工作基础上,明确分工,起草工作小组收集、整理资料,编写标准草案。具体任务落实到具体负责人,相关人员每周向主持人汇报工作进度,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2016 年 10 月,编制形成了吉祥草种植技术规程。此后编制小组仍不断对标准内容进行反复验证和完善修改,形成该项地方标准初稿。4 编制原则4.1 坚持科学的原则,标准的内容均来源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4.2 坚持服务于生产的原则。标准的内容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具有科
8、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4.3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按照 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制定。4.4 标准的内容以贵州自然条件为基础,为贵州吉祥草产业发展服务。5 确定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的论据5.1 引用标准本标准的编制引用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9137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旱作)、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4284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1-8321.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试行)、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等技术标准
9、。5.2 种源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 年版收载药材吉祥草(Reineckia carnea (Andr) kunth.),分类依据中国植物志 第十五卷。5.3 技术要求5.3.1 选地耕地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肥厚、排灌条件良好的缓坡沙质壤土为宜。林地选用郁闭度为 0.40.8 的林分进行吉祥草林下栽培,同时还要求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阴凉湿润、排灌条件良好。为建立吉祥草复合经营体系,探讨松林林下种植的可能性,提高土地利用率。2009 年研究松杉林DBXX/T XXXXXXXXXII不同郁闭度下对吉祥草产量的影响,获得吉祥草林下种植模式的理想指数,结
10、果见图 1:林下生长的吉祥草,表 1:不同郁闭度的统计分析。表 1 不同郁闭度的统计分析( s,n=3,(Kg4m2(40m 2)收获面积为 500m2亩)x处理 鲜重(Kg) 折干率(%) 折合亩产量(Kg亩)处理 1 5.500.98c(C) ,26.56 687.50处理 2 7.830.33ab(AB) 25.96 978.75处理 3 8.820.49a(A) 25.52 1102.50处理 4 8.380.51a(AB) 25.45 1047.50处理 5 6.580.47bc(BC) 24.30 822.50注: 表中有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不同大写字母表示
11、差异极显著(p=0.01)。处理 15 分别为郁闭度 0.20.4;0.40.5;0.50.7;0.70.8;0.80.9。测产时生长期为 1 年。从表 1 可见,处理 3 产量较高,在此梯度下生长期为 1 年的吉祥草达到 8.82Kg4m2,折合亩产量 1102.50Kg亩(收获面积以 500m2亩计)。处理 2、处理 4 与处理 3 无显著差异,样品经检测均符合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 版标准要求,因此均可选择。处理 1 和处理 5 产量偏低,其中处理 1 最低,不宜选择。本试验结果为首选处理 2、处理 3、处理 4。由于处理 5、处理 1 对品质无影响,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
12、前提下,也可以种植。即,郁闭度为 0.40.8 系林下种植模式最佳的种植环境。图 1 林下生长的吉祥草(2009.7)5.3.2 整地结合栽期技术和多年的种植经验,春季 2、3、4 月份或秋季 10、11、12 月份移栽前 34 天,选有太阳的天气整地。一般情况下,耕地在霜冻来临前或早春深翻土地达 30cm 以上,利用高温和低温晒死或冻死部分害虫、有害微生物等。于移栽前 35 天,清除选好地块内杂草、石块等杂物,用锄头打碎土块,做成宽 1m、高 1015cm 的畦,畦间距 3040cm。移栽前在畦面均匀撒施生物有机肥120Kg/亩,结合整细土壤与畦土混匀,同时捡去各种杂草宿根及较大的石砾,然后
13、用锄捞平畦面。林地栽培人工挖地,第一次开垦时先用锋利的镰刀将林下小灌木砍掉,留下树桩和草层,然后用十字镐配合锄头深挖地块,翻耕深约 30cm 以上。随后捡净树桩、各种宿根、杂草及大的石砾等杂物。之后的整地,可直接用锄头翻耕深约 30cm 以上。然后根据地形做成宽 1m、高 1015cm 的畦,畦间距3040cm,结合掏沟耙平畦面,移栽前在畦面均匀撒施生物有机肥 120kg/亩,结合整细土壤与畦土混匀。5.3.3 移栽春季 2、3、4 月份或秋季 10、11、12 月份移栽,选阴天移栽。移栽株行距 15cm20cm。采用沟栽,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 20cm 用小铁锄挖深约 5cm8cm 的直沟,
14、在挖好的沟里按 15cm20cm 的株行距放入吉祥草种苗,要求一位一株,摆放时根系放直,且朝向一致,覆土压实,然后及时浇定根DBXX/T XXXXXXXXXIII水。5.3.3.1 栽期的确定为确定适宜移栽期,在 2008 年秋季开始进行栽期试验研究,结果见表 2:移栽试验统计分析表。表 2 移栽试验统计分析表( s,n=3,(Kg1m 2(12m 2),收获面积为 500m2亩)x处理 鲜重 干重 折干率 折合亩产量 总皂苷含量Kg1m 2 Kg1m 2 % Kg亩 %处理 1 3.770.16de(BCD) 0.970.06 25.66 1885 1.730.05处理 2 4.130.10
15、ab(AB) 1.080.02 26.21 2065 1.700.08处理 3 4.070.15abc(AB) 1.070.08 26.23 2035 1.770.12处理 4 3.800.08cde(BC) 0.950.04 25.00 1900 1.720.16处理 5 3.600.12ef(CDE) 0.850.00 23.61 1800 1.700.08处理 6 3.420.17f(DE) 0.820.02 23.90 1710 1.700.08处理 7 3.330.12f(E) 0.800.04 24.00 1665 1.770.12处理 8 3.530.10ef(CDE) 0.87
16、0.02 24.53 1765 1.830.09处理 9 3.880.14bcd(ABC) 0.970.05 24.89 1940 1.800.08处理10 4.220.13a(A) 1.080.05 25.69 21101.970.09处理11 4.100.11ab(AB) 1.120.05 27.24 20502.030.12处理12 3.800.12cde(BC) 0.930.02 24.56 19001.930.12注: 处理 1 12 分别代表从 112 月共 12 个月栽种时间的处理。表中有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总皂苷
17、含量以薯蓣皂苷元计不得少于1.0%。从表 2 可见,栽期对吉祥草产量有明显影响(不同的大写字母,不同的小写字母),12 组处理中,产量出现 2 次高峰值,分别是处理 2、3、10、11 且无显著差异(相同的小写字母),最高产量组处理10 折合理论亩产量达 2110Kg亩,较最低产量组处理 7(1665Kg 亩)增产 26.73%。产量次之的为处理 4、9、12 且无显著差异(相同的小写字母),总皂苷含量以处理 10、11、12 较高,处理 5、处理 6 稍低。但各处理组总皂苷均达到企业内控标准且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因为天气气候及与农忙季节相遇的原因,栽期可在最高处适当延长。因
18、此,适宜栽期可选春秋两季,分别为 2、3、4 月份和 9、10、11、12 月份。5.3.3.2 移栽密度我们在紫云县松山镇浪风关林下试验区对种植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见表 3:种植密度统计分析表。表 3 育苗密度统计分析表 ( s,n=3,(Kg 2m 2 (19m2)),收获面积以 500m2亩计)x处理 鲜重(Kg) 亩产量(Kg亩) 折干率(%) 总皂苷(%)处理 1 5.650.19bc(B) 1412.50 22.71 1.430.12b(A)处理 2 5.830.25b(AB) 1457.50 23.71 1.600.08ab(A)处理 3 6.550.15a(A) 1637.50
19、25.19 1.970.17ab(A)处理 4 5.770.22b(B) 1442.50 25.43 2.000.14ab(A)处理 5 5.480.31bc(B) 1370.00 24.32 1.870.17ab(A)处理 6 5.200.23c(B) 1300.00 24.68 2.100.51a(A)DBXX/T XXXXXXXXXIV注: 处理 1 6 分别代表10cm20cm、10cm25cm、15cm20cm、15cm25cm、20cm20cm、20cm25cm 的移栽密度。表中有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从表 3 可见,
20、吉祥草种植密度的药材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以 15cm20cm 的产量最高,为 6.55Kg/2 m,折合理论亩产量 1637.5 Kg /亩(以 500m2/亩计),其折干率较高(达 25.19%),总皂苷含量均达到企业内控标准,处理 3 与含量最高组处理 6 无显著差异。因此,以 15cm20cm 为吉祥草最适密度。在密度试验基础上,我们又在耕地进行了移栽密度放大试验。结果见表 4:密度放大试验分析表。表 4 密度放大试验分析表( s,n=3 ,Kg 20m 25 (368m2),收获面积以 500m2亩计)x处理 鲜重 干重 折干率 亩产量 需苗量 总皂苷(Kg) (Kg) (%) (kg亩
21、) (株/m2) (%)处理 1 82.702.56ab(A) 27.480.45 23.96 2067.58 73.33 1.770.21处理 2 89.182.28a(A) 29.290.91 25.00 2229.42 36.67 1.930.12处理 3 79.323.01b(A) 25.930.55 24.70 1982.92 24.44 1.900.24注: 处理 1 3 分别代株行距 15cm10cm,15cm20cm ,15cm30cm 的密度处理梯度。有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总皂苷含量以薯蓣皂苷元计不得少于 1.
22、0%。从表 4 可见,吉祥草种植密度的药材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以株行距 1520的产量最高(89.18Kg/20 m),折合理论亩产 2229.42Kg/亩。而且该处理密度需苗量相对较少。本试验说明了林下移栽密度试验的结果具有稳定性和重现性。因此,两种模式下均采用株行距 1520的移栽定植密度。5.3.4 田间管理5.3.4.1 补苗定植成活后,一般 20 天左右,每天查看苗情,及时补齐缺苗。发现因地下害虫造成的缺苗时,在补苗前先找出害虫杀死再补,以防再危害。5.3.4.2 中耕除草定植成活后,一般在定植后 20 天左右,用锄头进行第一次松土锄草,并应严防动根伤苗。为提高工作效率,中耕除草应与追
23、肥相结合进行。平时注意清理育苗区内杂草,直至封行。封行后到采收的前半个月必须用手拔除杂草。注意:所有杂草要集中堆放于农家肥腐熟坑内,让其发酵腐熟成肥料;整个生长期禁止使用除草剂。5.3.4.3 灌溉防旱定植之后连续多天(10 天以上)不下雨时,注意连续浇几次透水,以利植株返青出苗。之后的养护管理中,要适时进行浇水,每次浇水要浇透,一般使土壤耕作层深 20cm 湿润为宜。浇水最好的时间是无风或微风的早晨,夏天或温度过高时,在上午 10 点以前和下午 4 点以后浇水,以免高温灼伤叶片,造成“烧苗 ”现象,影响植株生长。为掌握吉祥草的需水特性,我们在紫云县松山镇吉祥草试验基地大棚试验区(棚顶盖薄膜)
24、对吉祥草进行了需水特性的研究试验,处理设置为:(5 天浇一次水,10 天浇水一次, 15 天浇水一次, 不浇水,)按照随机区组进行抽签决定试验号,以产量为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5:吉祥草需水特性统计表。表 5 吉祥草需水特性统计表( s,n=3 ,Kg 1m 2),收获面积以 500m2亩计)x序号 处理情况 鲜重(Kg) 干重(Kg) 折干率(%)1 5 天浇 1 次水 4.420.40a(A) 0.980.12 22.26DBXX/T XXXXXXXXXV2 10 天浇 1 次水 4.150.51 a(A) 1.080.19 26.103 15 天浇 1 次水 2.050.48 b(B
25、) 0.570.13 27.644 不浇水 注:“”表示在无收成,据观察,吉祥草在大棚环境下不浇水处理在定植后第 102 天全部干枯死。有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从表 5 可见,1 号处理的鲜重最高,为 4.42Kg1m 2,2 号次之,且与 1 号无显著差异(标注相同的小写字母),3 号明显下降,4 号无收成。但 1 号的折干率(22.26%)明显低于 2、3 号折干率(分别为 26.10%、27.64%)。同时 1 号处理较 2 号处理增加 1 倍的工时。因此,宜选择 10 天浇一次水。5.4.4.4 排水防涝多年的种植经验发现
26、,吉祥草怕涝,在移栽前的整地开厢时应顺地势挖好排水沟,保证雨季节雨水通畅排出。在整个生长期内,雨季每天要查看田间排水情况,发现积水的地块,应及时清沟排水,以防洪涝。严防积水造成吉祥草烂根。5.4.4.5 追肥经检测和试验,基地土壤肥力情况已基本满足吉祥草生长中对磷、钾的需求,可不施磷、钾肥。因此,追肥时选用尿素(氮肥)。用量为 30Kg/亩(10Kg/亩/次),时间分别为定植成活后、2 月下旬至 3 月中上旬、6 月下旬至 7 月中上旬,在距植株根部 58 cm 处放置肥料,结合中耕除草回土覆盖肥料。最后一次根据栽期(春栽和秋栽)的不同,在 2 月下旬至 3 月中上旬或 6 月下旬至 7 月中
27、上旬,吉祥草封行前后用尿素 1kg/亩经清水稀释为 2后均匀施于叶面。我们在紫云县松山镇吉祥草规范化种植试验示范基地,分别进行了吉祥草粮药模式和林药模式下的需肥特性的研究。结果如下:粮药模式需肥特性:(1)N 肥(尿素):结果见表 6:氮肥试验统计分析表。表 6 氮肥试验统计分析表( s,n=3 ,Kg 1m 2(8m2),收获面积为 500m2亩)x处理 鲜重 亩产量 总皂苷(Kg) (Kg亩) %处理13.850.11c(C) 1925 1.970.12处理23.920.06c(C) 1958 1.700.16处理34.220.38bc(ABC) 2108 1.730.37处理44.430
28、.17ab(ABC) 2217 1.830.21处理54.700.11a(A) 2350 2.000.29处理64.730.10a(A) 2367 1.570.17处理74.680.21a(A) 2342 1.070.34处理84.100.20bc(BC) 2050 0.970.21注: 处理 1 8 分别代表 0Kg/亩、15Kg/亩、20Kg/亩、25Kg/亩、30Kg/亩、35Kg/亩、40Kg/亩、35Kg/亩的施肥量。表中有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DBXX/T XXXXXXXXXVI(p=0.01)。吉祥草企业内控标准规定总皂苷含量以薯蓣皂
29、苷元计不得少于 1.0%。从表 6 可见,8 种施 N 量间的产量有显著差异(不同的小写字母),处理 5 产量和品质均较理想,处理 6 产量虽高但品质低于处理 5。可见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品质降低。结合产量和成本等综合因素考虑,以处理 5 为最佳选择,较对照组增产 22.08%。表明增施 N 肥对吉祥草有显著的增产作用。N 肥施量 30Kg/亩。(2) P 肥(过磷酸钙):结果经方差分析(见表 7:磷肥对吉祥草产量影响的方差分析),区组间的 F 值(0.3040)P 值( 0.7429),说明区组间无显著差异,处理间的 F 值(0.1040)P 值(0.9971),说明处理间也无显著差异。由此可
30、见磷肥对吉祥草产量无明显影响。表 7 磷肥对吉祥草产量影响的方差分析(Kg 1m 2(8m2),n=3)变异来源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值 P 值区组间 0.1258 2 0.0629 0.3040 0.7429处理间 0.1507 7 0.0215 0.1040 0.9971误差 2.9008 14 0.2072总变异 3.1774 23(3) K 肥(氯化钾):结果经方差分析(见表 8:钾肥对吉祥草产量影响的方差分析),区组间的 F 值(0.4200 )P 值( 0.6653),说明区组间无显著差异,处理间的 F 值(0.6530)P 值(0.7071),说明处理间也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
31、钾肥对吉祥草产量无明显影响。表 8 钾肥对吉祥草产量影响的方差分析(Kg 1m 2(8m2),n=3)变异来源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值 P 值区组间 0.0356 2 0.0178 0.4200 0.6653处理间 0.1941 7 0.0277 0.6530 0.7071误差 0.5944 14 0.0425总变异 0.8241 23(4) 底肥(生物有机肥):结果见表 9:生物有机肥试验统计分析表。表 9 生物有机肥试验统计分析表( s,n=3 ,Kg 1m 2(8m2),收获面积为 500m2亩)x处理 鲜重 亩产量 总皂苷Kg Kg亩 %处理 1 3.780.08d(C) 1890
32、 1.930.40处理 2 4.150.08c(B) 2075 1.900.33处理 3 4.200.04bc(B) 2100 1.900.24处理 4 4.380.05ab(AB) 2190 1.900.08处理 5 4.320.05abc(AB) 2160 1.970.21处理 6 4.420.10a(AB) 2210 1.500.24处理 7 4.500.11a(A) 2250 1.370.12处理 8 4.400.18ab(AB) 2200 1.400.22注: 处理 1 8 分别代表 0Kg/亩、40Kg/亩、80Kg/亩、120Kg/亩、160Kg/亩、200Kg/亩、240Kg/
33、亩、280Kg/亩的施肥量。表中有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吉祥草企业内控标准规定总皂苷含量以薯蓣皂苷元计不得少于 1.0%。从表 9 可见,8 种生物有机肥梯度间的产量有显著差异(不同的小写字母),随着施肥量增多产量增加,但处理 4 之后产量增加不明显且随着产量的增加品质下降。处理 4 产量与最高产量组处理 7无显著差异,较对照组增产了 15.86%,且各项品质指标较理想。表明施足底肥对吉祥草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因此底肥适宜施量 120Kg/亩。林药模式需肥特性:DBXX/T XXXXXXXXXVII2009 年,在紫云县吉祥草示范基
34、地林地采用 4 因素 4 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见表 10:吉祥草需肥因素水平设计表)进行需肥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见表 11:需肥特性 L16(4 5)样地测产结果及直观分析表、表 12:需肥特性正交表 L16(4 5)方差分析表(完全随机模型)。表 10 吉祥草需肥因素水平设计表水平(Kg亩)1 2 3 4尿素(A) 20 25 30 35过磷酸钙(B ) 20 25 30 35氯化钾(C) 4 8 12 16生物有机肥(D) 40 80 120 160表 11 需肥特性 L16( 45) 样地测产结果及直观分析表(Kg 2m 2(18m2))A B C D E 产量 总皂苷处理 ( N 肥 )
35、( P 肥 ) ( K 肥 ) ( 有 机 肥 ) ( 空 列 ) ( kg 2m2) %1 1 1 1 1 1 5.25 2.072 1 2 2 2 2 5.35 2.043 1 3 3 3 3 6.45 1.384 1 4 4 4 4 5.25 1.225 2 1 2 3 4 6.75 1.966 2 2 1 4 3 5.05 1.367 2 3 4 1 2 5.25 1.168 2 4 3 2 1 5.05 1.149 3 1 3 4 2 7.05 1.3810 3 2 4 3 1 6.3 1.2311 3 3 1 2 4 6.35 1.6512 3 4 2 1 3 6.25 1.291
36、3 4 1 4 2 3 5.15 1.2814 4 2 3 1 4 5.25 1.0415 4 3 2 4 1 5.45 1.1216 4 4 1 3 2 5.75 1.03K1 22.3 24.2 22.4 22 22.05K2 22.1 21.95 23.8 21.9 23.4K3 25.95 23.5 23.8 25.25 22.9K4 21.6 22.3 21.95 22.8 23.6k1 5.575 6.05 5.6 5.5 5.5125k2 5.575 5.4875 5.95 5.475 5.85k3 6.4875 5.875 5.95 6.3125 5.725k4 5.4 5.5
37、75 5.4875 5.7 5.9极差 R 1.0875 0.5625 0.4625 0.8375 0.3875因素主次顺序 ADBCDBXX/T XXXXXXXXXVIII优水平 A3 B1 C2 D3优组合 A3B1C2D3注: “处理”下的 116 分别代表的是正交表 L16(4 5)设计的 16 个处理项。吉祥草企业内控标准规定总皂苷含量以薯蓣皂苷元计不得少于 1.0%。表 12 需肥特性正交表 L16(4 5)方差分析表(完全随机模型)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值 p 值A(N 肥) 2.9905 3 0.9968 8.354 0.0574B(P 肥) 0.8205 3 0
38、.2735 2.292 0.2567C(K 肥) 0.6855 3 0.2285 1.9149 0.3035D(有机肥 ) 1.828 3 0.6093 5.1065 0.1068E(空列*) 0.358 3 0.1193误差 0.358 3 0.1193总和 6.6823试验处理因子各水平间差异显著性检验水平 A(N 肥) B(P 肥) C(K 肥) D(有机肥 ) E(空列)1 5.58b(A) 6.05a(A) 5.60a(A) 5.50b( A) 5.51a(A)2 5.53b(A) 5.49a(A) 5.95a(A) 5.48b( A) 5.85a(A)3 6.49a(A) 5.88
39、a(A) 5.95a(A) 6.31a(A) 5.73a(A)4 5.40b(A)5.58a(A) 5.49a(A) 5.70ab(A) 5.90a(A)各个处理间差异显著性检验处理 均值 5%显著水平 1%显著水平1 5.25 bc A2 5.35 bc A3 6.45 abc A4 5.25 bc A5 6.75 ab A6 5.05 c A7 5.25 bc A8 5.05 c A9 7.05 a A10 6.30 abc A11 6.35 abc A12 6.25 abc A13 5.15 c A14 5.25 bc A15 5.45 bc A16 5.75 abc A注: “水平”下
40、的 1,2,3,4 分别代表各因素的处理水平;“处理”下的 116 分别代表的是正交表L16(4 5)设计的 16 个处理项;相同表中有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从表 11、12 可见,施肥处理对产量影响的最优组合为 A3B1C2D3。各肥料因素对产量影响的主次为 ADBC,而 B、C 因子的各水平对产量影响无显著差异。总皂苷含量均达到内控标准要求。因此最终选定的最优组合为 A3D3,即尿素追肥 30Kg亩,生物有机肥作底肥 120 Kg亩。可以不施磷、钾肥。后期追肥情况初探:DBXX/T XXXXXXXXXIX在贵州紫云吉祥草规范化
41、试验示范基地种植的吉祥草一般需要 1.5 年以上采收,为了研究吉祥草后期追肥的必要性,我们在一块地内划分了 6 个区进行试验处理。所有试验区随机抽取分配,其中 3块地在吉祥草封行后不再追肥,另外 3 块地在封行后用尿素按照 1kg/亩的量经清水稀释为 2后均匀施于叶面。得到以下结果。表 13 生物有机肥试验统计分析表( s,n=3 ,Kg 10m 2(100m2),收获面积为 500m2亩)x地块 处理情况 产量(Kg) 折合亩产量(Kg/亩) 样株特点2 封行后追肥 46.4 2320 须根发达,茎及节间长,粗,叶长,色绿至深绿。4 封行后追肥 49.5 2475 须根发达,茎及节间长,粗,
42、叶宽、长,色绿至深绿。5 封行后追肥 44.3 2215 须根发达,茎及节间长,粗,叶色绿。1 封行后不追肥 40.0 2000 须根多,茎及节间长,叶色绿。3 封行后不追肥 39.9 1995 须根多,茎及节间长,叶浅绿偏黄。6 封行后不追肥 42.8 2140 须根多,茎及节间长,叶色绿。从表 13 可见,在吉祥草封行后追加一次根外追肥的处理在产量和植株生长情况上都明显优于没有追加根外追肥的情况。因此吉祥草在封行后用尿素按照 1kg/亩经清水稀释为 2后均匀喷雾于叶面。5.3.5 病虫害综合防治以“预防为主” ,大力提倡运用“ 综合防治”方法。在防治工作中,力求少用化学农药。在必须施用时,
43、严格执行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农药使用原则,慎选药剂种类。在发病期选用适量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格掌握用药量和用药时期,尽量减少农药残毒影响。最好使用生物防治。5.3.5.1 主要病害与防治(1)叶斑病病原:假单胞杆菌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mans(Smith 发明专利:(1)夏文,宁培洋,巫小宏,陈道军. 吉祥草的人工种植方法,专利号 ZL 200810306717.3;(2)夏文,陈道军,巫小宏,宁培洋. 吉祥草与农作物套种的规范化种植方法,专利号 ZL 201010512956.1。6 专利及涉及知识产权该标准涉及到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专利
44、和知识产权,请使用单位与专利权人协商,本文件发布机构不承担任何涉及到专利和知识产权的责任。DBXX/T XXXXXXXXXXII7 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本标准属于传统中药材民族药材吉祥草种植技术标准,在标准的起草过程中未发生重大分歧意见。8 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地方标准的建议本标准为中药材民族药材吉祥草种植技术标准,适用于吉祥草种植生产,建议本标准作为推荐性的地方标准发布实施。9 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加强对标准的宣传和执行,以标准来规范生产和销售。本标准中的技术要素是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结果,建议在实施标准过程中对所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以利于标准的修订和完善。10 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
45、议本标准为首次制定,无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11 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本标准属于吉祥草种植生产标准,目前在我省已初步形成小规模生产及使用,标准的制定将进一步规范生产和使用。12 推广应用的预期效果吉祥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经调查,吉祥草主产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及西南地区,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陕西(秦岭以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和广东。生于阴湿山坡、山谷或密林下,海拔 1703200m 。除药用外也常栽培供观赏。根据贵州吉祥草资源调查表明,在贵州全省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其中以黔中至黔南、黔东南最盛,黔西北相对较少;吉祥草根系发达,可作为喀斯特石漠化生态修复草本丛
46、最佳物种之一,使原本荒芜的石漠化山区能产出较高经济效益,种植吉祥草对增加植被,提高土地利用价值、防止水土流失,保护贵州省生态环境,防治石漠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西南喀斯特地区,很多县市山区农户就有栽培药用植物的经验,只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没有大规模发展起来。采用人工自然或半自然栽培模式得到的吉祥草产品具有成本低、品质高、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吉祥草“短、平、快”的特点使其成为中药材种植产业扶贫的优选品种,按规范化技术要求示范推广吉祥草规范化种植基地粮药模式平均每亩产药材 500Kg(18 个月采收),收购价 7 元/Kg,药材收入 3500 元亩,加上套种作物(玉米及蚕豆)每亩产 800 元,合计
47、4300 元亩,平均为 2866 元亩年,与传统种植作物玉米比较,总计平均每亩增加产值 1786 元亩年;林药、果药模式平均每亩产药材 375Kg(18 个月采收), 收购价 7 元/Kg,平均每年增加产值达 1750元亩。直接带动农户 200 多户,与传统种植比较,户均增加产值达 7778 元以上,农户增收效益显著。推进了贵州退耕还林还草、治理生态环境、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解决“三农”等工作。根据资源调查情况显示,吉祥草在贵州喀斯特地貌生长已形成优势种群,长势较好;在施工迹地,形成先锋植物。不容置疑,种植吉祥草对于形成吉祥草中药产业链、促进贵州中药产业现代化乃至于促进贵州经济发展,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3 标准水平分析本标准在我国属首次制定,确定的技术性能指标充分体现了生产技术与产品的特点,标准的结构和内容科学合理,本标准整体内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吉祥草种植技术规程编制组DBXX/T XXXXXXXXXXIII2017 年 1 月 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