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及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编 制 说 明一、 立项背景珍稀名贵药材白及为兰科(Orchidaceae)白及属(Bletilla)多年生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 )Reichb. f.)的干燥块茎。白及是多年生宿根小草本,由于极高的药用价值,以及在工业等方面用途不断扩展,市场需求量逐年攀升,市场供应主要靠野生资源,目前极少见有 100 亩以上的种植基地,价格持续上涨近 100 倍,达到 500 元/,是极少数只涨价不叠加的珍稀药材之一。野生资源遭到毁灭性采挖,野生资源濒危,被列入国家的珍稀濒危的植物加以保护,而且还收载于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二中,受到国际保
2、护,禁止野生资源贸易。此外,白及花大、色艳,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白及块茎含白及胶质(粘液质)、淀粉、挥发油、葡萄糖等。白及味苦、甘、涩; 性微寒;归肺、肝、胃经; 具有收敛止血, 消肿生肌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等。除以上临床药用外,白及胶属于根茎类天然高分子多糖, 可代替西黄著胶粉与阿拉伯胶粉作为乳化剂、悬浮剂用于食品及化工领域。进行人工栽培是解决市场需求与保护珍稀药材白及资源最为有效的途径,在研究、几千亩白及人工种植基地生产实践基础上,制定规范化白及人工栽培技术操作规程,保障生产出安全、有效、稳定、高产、优质白及。二、 工作简况项
3、目组承担了国家中医药局公益性行业专项“白及品种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熟化提升及应用示范(201507002-1-1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白及野生保护抚育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2009BAI74B02-2)”、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贵州兰科植物多样性资源保护评价与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黔科合 SZ 字20093001)”、贵州省中药材产业体系项目,从 2009 年开始开展白及资源多样性调查与评价研究,白及野生变家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马鞍型白及组培种茎大田栽种技术研究与示范,进行了规模化生产应用与推广。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2 项,已授权 1 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 3 篇,出版专著
4、1 部。发明专利:吴明开;杨琳; 陈娅娅; 刘海; 王文华. 刘安 白及的高产栽培方法. 专利号:ZL2012104495841吴明开,张荷轩,芩健枝,余欣. 马鞍型白及组培种茎栽种方法. 申请(专利)号:201511006068.1发表论文:吴明开,刘海,沈志君,罗鸣,吴沿友. 珍稀药用植物白及光合与蒸腾生理生态及抗旱特性. 生态学报,2013,33(18):5531-5537 曾令祥,杨琳,陈娅娅,吴明开. 贵州中药材白及病虫害种类的调查与综合防治.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7):106-108 陈娅娅,杨琳,吴明开. 白及生长发育特性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2013,1593-159
5、5专著:吴明开,刘作易. 贵州珍稀药材白及.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13三、 编制过程2010 年,贵州省现代中药材研究所开始酝酿编制本标准,成立了以吴明开博士为主持人,逐步建立了吴明开、罗鸣、刘海、杨琳、杨平飞、张荷轩、张禾、蒋晓俊为主要成员的标准起草工作小组。起草人员分工协作,其中吴明开负责调研、技术内容和结构的设置,标准起草和征询专家意见;罗鸣、刘海、杨琳、杨平飞负责负责标准试验或验证方案的制定、实验数据总结分析;张荷轩、张禾、蒋晓俊等负责标准主要技术内容试验验证实施。在编制过程中,起草人员先后数次深入黔西南、遵义、黔东南白及的主产区,对标准主要内容进行实地调研,并对部分内容进行反复
6、试验或验证。2016 年,获得贵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提立项批准。项目下达后,起草工作小组迅速整理资料,编写标准草案,咨询相关专家,2017 年 3 月 6 日在贵州省质监局 9 楼会议室举行了初审会议,按专家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四、 编制原则1、坚持科学的原则,标准的内容均来源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2、坚持服务于生产的原则。标准的内容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3、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按照 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制定。4、标准的内容以贵州自然条件为基础,为贵州白及产业发展服务。五、 编制内容说明1、关于白及种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版收载药材白
7、及原植物为兰科(Orchidaceae)白及属(Bletilla )多年生植物白及( Bletilla striata(Thunb. )Reichb. f.),分类依据中国植物志第十八卷。2、关于白及种植基地选地环境要求按照农产品有机认证相关要求。3、关于白及种植整地,种苗要求,水、肥、光、草管理马鞍型白及组培种茎选择依据 DB52/T 1153-2016“白及组培种茎生产技术规程”要求,白及块茎种苗依据发明专利“白及的高产栽培方法. 专利号:ZL2012104495841”;移栽时期为每年 3-6 月、9-12 月,移栽密度为行距为 2030、5000-6000 株/667,栽种方式株开沟条
8、播,在 6-9 月期间搭设遮阳网、离地高度为1-1.5m 进行遮荫,白及栽种管理技术要求主要依据发明专利 “白及的高产栽培方法,专利号:ZL2012104495841”、“马鞍型白及组培种茎栽种方法,申请(专利)号:201511006068.1”,已发表论文“珍稀药用植物白及光合与蒸腾生理生态及抗旱特性”、“白及生长发育特性分析”,专著“贵州珍稀药材白及”以及生产实践。4、关于病虫害防治按照农产品有机认证相关要求,专著“贵州珍稀药材白及”,已发表论文“贵州中药材白及病虫害种类的调查与综合防治”,结合生产实际,在白及基地四周建设防护网,隔离外来侵害。及时清沟除杂,发现中心病株立即连同附近几株连根
9、拔起带出田间烧毁或深埋,清除病株。5、关于采收与初加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专著“贵州珍稀药材白及”以及生产实际确定采收方法与初加工技术参数。六、 法律法规及其他标准的关系本标准不与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矛盾。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技术监督局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七、 推荐性建议根据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八、 贯彻标准的要求、措施和建议加强对标准的宣传和执行,以标准来规范生产和销售。本标准中的技术要素是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结果,建议在实施标准过程中对所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以利于标准的修订和完善。编制组 2017 年 3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