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考情研判,知识网络,221,秦始皇,皇帝,经济文化,御史大夫,郡县制,货币,文字,焚书坑儒,灵渠,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五铢钱,霍去病,张骞,丞相,知识网络,成都,222,汉服,民族交融,曹丕,洛阳,考点分析 考点1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1完成统一: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考点1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2巩固统一的措施:,考点1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3统一国家建立
2、的意义: (1)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此后虽偶有分裂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开创的政治经济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用,影响十分深远。 (3)秦的统一,奠定了中国辽阔疆域的基础,加强了中原和边疆以及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 (4)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考点 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1原因:“文景之治”后,西汉经济繁荣;汉武帝雄才 大略,善于用人。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3措施:,考点 汉武帝大一统的
3、主要史实,4结果: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实现大一统,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开始进入鼎盛时期。,考点 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1丝绸之路:,考点 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2. 丝绸之路路线如下图所示:,考点 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1重要战役: (1)官渡之战:200年,曹操大败袁绍,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 (2)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形成过程:,考点 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3形成标志:222年,孙权建立吴国,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4评价: 三国鼎立局面虽然属于政治上的分裂,但在各国统治范围
4、内实现了局部统一,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各国统治者也都重视发展生产,为全国的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新的历史条件。,考点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及其历史作用,1背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相互影响,民族交融已成为趋势。 2目的: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北魏对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控制。 3性质:封建化改革。 4人物:孝文帝(拓跋宏)。,考点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及其历史作用,5主要措施:,考点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及其历史作用,6历史作用: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大交融。7启示:一个民族要
5、进步和发展,就必须与先进民族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就不能闭门造车,而应该进一步改革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易错点归总,广东中考,1(2014 广东)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是“虚设其位”。对秦朝这一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 A.削弱中央军事力量 B. 增强地方军事权力 C.皇帝亲自控制军权 D. 丞相、太尉职位合一2(2015 广东)“盖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人。”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与“非常之功”是( ) A. 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蔡伦改进造纸术 C. 张仲景编著伤寒杂病论 D. 华佗发明麻沸散,广东
6、中考,3(2017广东)下列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史实与推论的搭配,正确的是( ),广东中考,4(2016广东)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A. 历史剧三国 B. 罗贯中三国演义 C. 司马光资治通鉴 D. 诸葛亮出师表,定点狙击 考点1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1(2017连云港)“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描绘了嬴政( )A. 十年征战,统一六国B. 自称皇帝,君临天下C. 任免官员,中央集权D. 焚书坑儒,思想专制,考点1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2(20
7、17济南)以下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中央机构设置情况。其中,属于秦朝的是( ),考点1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3(2017苏州)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 ) A.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行省制,考点1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4(2017衡阳)汉字书法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
8、后只保留一种。”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是( ) A. 甲骨文 B. 小篆 C. 隶书 D. 金文5(2017潍坊)秦朝时,今潍坊大部分地区属胶东郡、齐郡、琅琊郡管辖。胶东郡使用的货币是( ) A. 圆形方孔铜钱 B. 五铢钱 C. 交子 D. 会子,考点1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6(2017湖州)从出土文物“秦印封泥”(见下图)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周朝实行分封制度 秦朝实行丞相制度 封泥上的文字是小篆字体 “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A. B. C. D. ,C,考点1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7(2017青岛)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道:“秦始
9、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好处”包括( ) 统一六国 焚书坑儒 推行郡县制 统一货币、度量衡 修建陵墓 A. B. C. D. ,考点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8(2017泰安)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 强化君权神授思想 B. 繁荣思想文化 C. 扩大地方权力 D. 强化大一统9.(2017孝感)汉武帝即位初期,内有王国问题的困扰,外有匈奴的不断侵袭。汉武帝决定招贤纳士, 加强皇权。那么,持以下哪种观点最容易得到汉武帝的赏识?( ) A.
10、“天子受命于天,代天以御万民” 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D,考点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10(2017宁波)“秦始皇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汉武帝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下列能解释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 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焚书坑儒;颁布“推恩令” C. 统一文字;颁布“推恩令” D. 统一文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1(2017台州)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气。”此建议( ) 主张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使太学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 有利于思想上
11、的大一统 使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 A. B. C. D. ,B,考点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12(2017衢州)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引发了社会对权力监督问题的讨论。这一问题在汉代也受到高度重视,汉武帝专为监督权力而设立的官职有( )刺史 郡守 司隶校尉 三司使A. B. C. D. ,C,考点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13(2017鄂州)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 张骞通西域 B. 鉴真东渡 C. 玄奘西游 D.
12、 郑和下西洋,考点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14(2017营口)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拉开帷幕。各国代表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其中的“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古代,丝绸之路是( )A.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通道 B. 秦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C. 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D. 连接中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c,考点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15(2017滨州)中国是世界上几个独立的文明发源地之一。西部的高原与沙漠使古代中国与其他文明间的交流极少。中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与中亚、西亚文明进行交流发生于( ) A. 商周时期 B. 两汉时期 C
13、.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16(2017青岛)“2 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 A. 洛阳 B. 长安 C. 建康 D. 北京,B,B,考点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17(2017临沂)三国之一的吴国,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它的都城建业位于今江苏南京。该政权的建立者是( ) A. 孙权 B. 刘备 C. 曹操 D. 曹丕18(2017牡丹江)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根据三国地理位置判断,图中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 )A. 蜀、吴、魏 B. 魏、
14、吴、蜀 C. 魏、蜀、吴 D. 吴、魏、蜀,C,19(2017青岛)三国时代,英雄辈出。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 A. 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 B. 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 C. 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D. 孙权称王,国号吴,考点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20(2017齐齐哈尔)中国是礼仪之邦。提出学习汉族礼法,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的改革是( ) A. 商鞅变法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齐桓公改革 D. 戊戌变法21(2017邵阳改编)我国历史上曾因种种原因而发生多次迁都,如商王盘庚、周平王、北魏孝文帝、明成祖等统治时期都曾迁都。其中,北魏孝文帝迁
15、都( ) A. 长安 B. 洛阳 C. 应天 D. 燕京,考点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及其历史作用,B,B,22(2017岳阳)小明正在准备一篇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素材可以被入选的有( ) 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官污吏颁布均田令革除鲜卑旧俗,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颁布“推恩令”迁都洛阳 A. B. C. D. ,考点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及其历史作用,考点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及其历史作用,23(2017福建)下表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 )A. 推动经济发展 B. 促进民族交融 C. 加强中央集权 D. 实现南北统一,B,能力提升,1“在政府组织上,他给中国历代
16、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其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的改变。”“他”是指( ) A.周武王 B. 秦始皇 C. 汉武帝 D. 隋文帝2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开展监察制度的试点改革。2 000多年前,我国的秦朝在中央设立的官职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 丞相 B. 太尉 C. 总督 D. 御史大夫,能力提升,3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 ) A. 禅让制 B. 王位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4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观察下列四幅图并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有(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17、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秦朝统一了文字 A. B. C. D. ,能力提升,5右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分别与什么现象有关?( )A. 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百家争鸣、焚书坑儒 C. 百家争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焚书坑儒、八股取士,能力提升,6考古学家在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漆器屏风上发现了用隶书写有孔子生平的文字。某报刊评论:“可见墓主人刘贺对儒家典籍尤其是与孔子相关的著作特别重视除了大风气外,个人的喜好恐怕也是重要一面。”“大风气”指的是( ) A.焚书坑儒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尊孔复古 D. “打孔家
18、店”,能力提升,7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诸王的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A. 颁布“推恩令” B. 实行分封制 C. 派张骞出使西域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能力提升,8“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上从其计”的根本目的是(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让更多的人得到封地 C. 加强思想控制 D.
19、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政府做官9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这个“大变动”包括( ) 秦朝建立行省制 汉朝建立刺史制度 秦朝推行郡县制 汉朝建立三省六部制 A. B. C. D. ,能力提升,10释读地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所反映的史实是( )A. 张骞通西域 B. 丝绸之路 C. 郑和下西洋 D. 玄奘西行,B,能力提升,11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汉代的丝绸之路( ) A. 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B. 使孤立、分散的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C. 使中国的丝织品、玻璃源源不断
20、地运往西方 D. 使美洲的玉米、马铃薯、可可等特产传入中国,能力提升,12如果在一部反映秦朝历史的电视剧中,有这样两个镜头:皇帝餐桌上的果盘里摆有石榴、葡萄等水果;皇帝在批阅竹木简奏章。从史实来看( ) A. 都正确 B. 都错误 C. 正确,错误 D. 错误,正确13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近几十年来,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发现了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 A. 张骞出使西域 B. 甘英到达波斯湾 C. 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存在 D. 班超曾出使大秦,D,C,能力提升,14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
21、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5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 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B.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C. 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D. 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C,D,能力提升,16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三国局势的是( ),B,能力提升,17北魏孝文帝喜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并通过改革,有力地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
22、的交融。他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 )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迁都长安官员及家属都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 A. B. C. D. 18“皇帝总是对胡汉联姻备感欣慰,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与各汉族臣僚的女儿联姻。他还把自己的鲜卑姓氏改为姓元。”“皇帝”的这些做法的历史作用是( ) A. 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B. 完成了国家大一统 C. 抵御了外来侵略 D. 促进了民族交融,C,D,能力提升,19北魏孝文帝深受汉族文化影响,其中对他影响比较大的是( )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20三国志中记载:诸葛亮在临死前,吩咐在他下葬时只需要挖一个洞,棺木能够放进去便足够,自己则穿着平常的服装即可,不需要其他陪葬物。这表明诸葛亮( ) A. 赏罚分明,突出法制 B. 为国捐躯,忠心耿耿 C. 生活腐化,挥霍一空 D. 为官清廉,严于律己,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