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一、想想看,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哪些陶渊明的作品?,二、说说你对陶渊明的了解。,桃花源记 归园田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因不满当时社会现实,辞去官职,归隐田园。他长于诗文辞赋,多田园诗。其诗文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2、了解陶渊明三种爱好及其淡泊、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3、学习作者朴素洗练的语言以及安贫乐道的思想。4、了解传记文学与自传的基本特点。,嗜 辄 吝 褐箪 汲 俦 觞
2、瓢 屡 娄 欤,字词注音,j,chu,shng,pio,l,lu,y,Sh,zh,ln,h,dn,五柳先生传(译文)这位先生不知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用它作为自己的别号。他悠闲安静,沉默寡言,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过分下功夫;每当读书有了心得,便高兴得忘了吃饭。特别喜好喝酒,但因家里贫穷,不能常常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就准备好酒邀请他去喝酒;他一去便喝个尽兴,愿望就是一定要喝醉。醉了便离去,并不在乎客套,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家中空荡无物,房屋破旧,遮不住风吹日晒,粗布短衣穿破了
3、补了再穿,盛饭的竹筒、水瓢常常空着,但他却安然自在。他经常写诗作文,自我陶醉,也颇能表达自己的心态。得失全不放在心上,他愿意这样度过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说过这样的话:“不为贫贱焦虑忧愁,不热衷于富贵。”从这话来看,他应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饮酒赋诗,使自己心旷神怡,他是无怀氏的子民呢?还是葛天氏的子民呢?,本文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写五柳先生的? 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来?,整体感知,一、为什么自号“五柳先生”? 体现 了他怎样的精神风貌?,可见家居环境清静、淡雅、简朴 由环境可见他淡泊的志趣、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品读探究,二、直接写他思想性格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五柳先生对名
4、利看得很淡,对物质生活没有过高的的追求,安贫乐道。,今义: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读书目的,不是追求名利,是求得精神享受和安慰,寄托感思。,三、如何理解“不求甚解”?,文中含义:读书只求领会意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借酒醉获得心灵的平静体现了他的率真放达的天性,四、他“嗜酒”如命,是否颓废消极?,五、他为什么“常著文章自娱”?,他实际上有痛苦,但能从读书、饮酒、写文章当中得到解脱和乐趣。这正是他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体现,与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鲜明对比,,六、五柳先生的生活状况怎样,说明了什么?,“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晏如也。”,写出陶渊明安
5、贫乐道,豁达乐观的精神,,七、最后一段“赞”有什么作用?,文末的“赞” 借用典故称五柳先生好像是上古的 无怀氏、葛天氏之民,是对他高洁人格的再度赞扬。,五 柳 先 生,性格,生活,志趣,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读 书 饮 酒 写文章,性嗜酒,期在必醉,好读书,不求甚解,常著文章自娱,不慕名利 率真自然 安贫乐道,作者与五柳先生的关系,借五柳先生写自己。 五柳先生的生活情趣,正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的反映。,问题研讨,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拓展阅读,课外阅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进一步了解陶渊明。给同学或自己写一篇小传。,课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