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一起来过节!,小 比 赛,请说出以下几个传统节日的具体日期,春 节,七 夕,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清明节,重阳节,腊 八,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
2、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端午的来历:,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吃粽子,吃鸭蛋,佩香囊,挂艾叶菖蒲,赛龙舟(江浙、两湖地区),饮雄黄酒(长江流域地区),系百索子,做五角子,五毒,画王字,鸭蛋络子,贴符,吃“十二红”,所谓“十二红”是用酱油烧红、拌红或是自然红的菜肴,有四碗八碟之说,四碗者:红烧黄鱼、红烧牛肉、红烧蹄膀、红烧鸡块。八碟者,四冷四热。四冷:咸蛋、香肠、莴笋、洋花萝卜。四热:炒苋菜、炒河虾、炒大粉、炒鳝丝,吃“五红”,在我国江南很多地方,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要吃“五红”,分别是“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黄鳝”,据说端午节吃了这五红,整个夏天
3、就可以辟邪避暑了。,端午的鸭蛋,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作家。 他的文章如同随意聊天,自然的写出自己独特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文风闲适自由,,汪曾祺简介,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no记事散文集蒲桥集等。,1、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文章蕴含的感情。 2、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生活情趣。 3、培养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活动目标:,你预习好了吗?给加横线的字注音:,腌鸭蛋,门楣,肃然起敬,苋菜,籍贯,囊萤映雪,粽子,门槛,城隍庙,车胤,避邪,蝎子,yn,mi,xin,s,j,zng,kn,nng,yn,xi,xi,hung,活动任务: 了解文章的基本内
4、容。,活动要求: 默读课文,简单归纳段意,勾画出能体现文章内容 的关键语句,梳理文章思路。,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端午的鸭蛋,家乡的鸭蛋,感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 , 对故乡的热爱。,贴五毒,帖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吃鸭蛋,玩蛋壳,画出文中体现作者感情的句子,并简要做批注,想想作者在文中想抒发怎样的感情。如:“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的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 自豪,热爱故乡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对儿时生活的怀想),汪曾祺既是美食家,又是美文家。他在语
5、言上的追求是: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你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做批注,仔细品味本文语言上的特色。,品味语言:,好句赏析: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但仔细一想,却又大合情理。可不是吗?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好
6、句赏析: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空头”一词富有地方特色,“吱”,绘声绘色,真切生动;其中的动感、快感,活灵活现。),好句赏析:,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此句“文白夹杂” ,既增添了 典雅的书卷气,又不乏“淡淡的幽默”。),端午的鸭蛋告诉我们:,汪曾祺能从小小的鸭蛋里品味出生活的情趣,在于他能敏锐的观察生活,细心的感受生活,我们要养成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细节并细心记录的好习惯。好的文章不一定要有华美的辞藻和整齐的句式,平淡自然的语言同样有滋有味。,文化传统我传承
7、,1、2005年,韩国把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注册走了。中国为了纪念屈原而诞生了两千多年的节日,我们吃了两千多年的粽子,一下子变成了韩国的了。 中新网2、伴随市民九年的“五一”黄金周将一去不返,清明、端午、中秋则将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旅游网看了以上两则消息,你想说什么?,网友评论,1.果真人家要申报,我们也不必大惊小怪,尽管这节日的“出生证”在我们这里,但谁叫我们这几年连粽子都懒得吃了,而人家却有“规模和气派”地发展起“端午文化”了呢? 2.端午节等会不会被“端”走,根本还在于我们对待传统节日的态度问题,那就是我们对待民族特色的文化是不是热爱,以及热爱到何种程度。 3.与情人节、圣诞节等
8、一系列洋节近年来在中国的火爆热闹相比,端午等中国传统佳节实在是太冷清,太受冷落了。 4.我们看看屈原是怎么死的,人们为什么纪念他,就会明白端午节一旦流落异乡我们失去的将会是什么。,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让我们人人成为民族文化的捍卫者,做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承者,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教师寄语:,拨动你的心弦,说一说:,请你说说你最情有独钟的节日风俗。,1.课外选读汪曾祺的作品,如受戒大淖记事,品味其语言风格。 2.作文准备:关注即将到来的端午节,挖掘其中的细节美,品味其中的人情美,以端午的故事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抒发出你独有的情愫,抒发出你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作业布置:,谢谢!,祝大家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