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出品 作者介绍 写作背景 诗歌朗读 赏 析 再别康桥 本课作业 整体把握 徐志摩 ( 1896-1931) , 原名徐章 垿 , 浙江海宁人 。 现代诗人 、散文家 。 早年留学欧美 , 深受资产阶级民主 、 自由和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 , 形成独特的人生观:追求爱 、 自由和理想的美 。 1922年回国后 , 历任北京大学 、 清华大学教授 。 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 。 有诗集 志摩的诗 翡冷翠的一夜 猛虎集 等 。其诗语言清新 , 韵律和谐 , 比喻新奇 , 想象丰富 , 意境优美 , 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 、 华美 , 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 他的散文也自成
2、一格 , 著有散文集 落叶 巴黎的鳞爪 自剖 等 。1931年 11月因飞机失事遇难 。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作 者 介 绍 新月 期刊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作 者 介 绍 1925年泰戈尔访华,徐志摩担任翻译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作 者 介 绍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写 作 背 景 康桥 , 又称剑桥 , 是剑桥大学的风景胜地 , 位于康河 ( Cam) 上 。康河河身曲折通幽 , 两岸是葱绿的草坪和学院的建筑 。 横跨两岸的康桥是一座三环洞的小桥 , 秀雅别致 ,桥的两端是斜依的垂柳 , 风景旖旎 。 1921年春 , 诗人在剑桥大学学习 , 因爱情生活的失意和痛苦
3、, 孤独中 , 他常来此观看落日飞霞 , 或在星光下聆听水声 。 康桥曾给予诗人心灵的抚慰 , 也是促使他自我意识觉醒 、 产生个性解放冲动的地方 。1922年秋 , 诗人离开剑桥时写下了 康桥西野暮色 等诗 。 1925年游历欧洲 , 去伦敦因拜访作家哈代而未能故地重游 , 但回国后写下散文 我所知道的康桥 。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写 作 背 景 1928年 6月 , 诗人再次去欧洲观光 。 他在哲学家罗素家里逗留一夜之后 , 事先谁也没通知 , 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 。 遗憾的是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 , 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 , 在那里静静地等待他 , 一幕幕过去的
4、生活图景 , 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 由于他当时比较忙 , 要赶着去会见另一位英国朋友 , 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 。 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 , 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 , 才展纸执笔 , 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诗 歌 朗 读 诗歌朗读欣赏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整 体 感 知 全诗共七个诗节 , 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每节的意思 。 每节的意思 第一节 , 我轻轻告别康桥 。 第二节 , 康桥在我心中 。 第三节 , 我在康河的怀抱里 。 第四节 , 这里有我往日的追求和希望 。 第五节 , 可以在放歌中寻找往日的追求和希望 。 第六节
5、,但我不能放歌 , 沉默是最好的离别 。 第七节 ,因此我悄悄地走了 。 回目录页 提 示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赏 析(一) 研读全诗 , 回答下列问题: 一 、 诗人选择了哪些 景物 作为描写对象以表现康桥之美的 ? 诗中所表现的康桥之美最突出的特点 是什么 ? 二 、 诗人对大自然是怎样的 态度 ? 表达了对母校怎样的 感情 ? 三 、 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反复使用叠词 “ 轻轻的 ”“ 悄悄的 ” , 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 心情 ? 四 、 “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 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 联系上下文 , 说说这两句诗的 妙处 。 景物 诗人选择了最能代表康
6、河之美的黄昏到星夜的景物 , 如波光柳影 , 柔波青荇 , 榆阴清潭 , 满船星辉等 , 展开抒情 。 回目录页 提 示 返回 特点 在重墨重彩的描写中突出一个 “ 静 ” 字 ,以自己无声的悄悄的告别来映衬康河宁静与和谐的美 。 回目录页 提 示 返回 态度 诗人对大自然充满了崇敬 , 他的心灵与大自然非常贴近 。 回目录页 提 示 返回 感情 对母校的热爱和眷恋 。 回目录页 提 示 返回 心情 诗歌开头一节连用了三个 “ 轻轻的 ” , 结尾又连用两个 “ 悄悄的 ” 叠词 , 突出表现了自己对康河十分珍惜和依恋的感情 。 康河给诗人最美的印象是它的宁静与和谐 , 诗人不忍让自己的离别破
7、坏这种境界 , 即使是挥挥手打一下招呼 , 也不能有一点的喧哗去惊扰康河的宁静 。 回目录页 提 示 返回 妙处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 是承接上一句诗 “ 但我不能放歌 ” 而来的 , 因为诗人此时此刻连 “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亦不忍 , 只好以无声的悄悄作为别离的笙歌 。 在由波光艳影荡漾 , 水底青荇招摇 , 星辉斑斓组成的大自然的和谐中 , 只有无言的沉默是对康桥最好的告别 。 在这一句内 , “ 悄悄 ” 与 “ 笙箫 ”亦成押韵 , 增加了语言的韵律美 。 “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 则是 “ 康桥今晚是沉默的 ” 倒装 , 这一倒装不仅造成句与句的押韵效果 , 而且以 “ 沉默
8、 ” 定义康桥此时的特性 , 再一次突出了康桥的宁静美 , 收到了 “ 此时无声胜有声 ” 的效果 。 回目录页 提 示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赏 析(二) 回答下列问题: 一 、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 主要特点 是什么 ? 二 、 诗作的单行和双行错落排列的形式有什么 表达效果 ? 表现手法 借 景 抒 情 , 营 造 意 境 。 诗人借 “ 云彩 ”“ 金柳 ”“ 柔波 ”“ 青荇 ”“ 青草 ”“ 星辉 ” 等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 画面绚丽 , 意境鲜明 。 回目录页 提 示 返回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表达效果 构成一种参差错落 、 舒缓有致的节奏 , 营造了诗的形式美和音乐美 。 回目录页 提 示 返回 1完成 习题册 中有关本诗的练习。 2预习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 上一页 回目录页 本 课 作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