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 师 说 课 记 录说课者 时间 学科 语文教 材 人教 版 语文 科 四 年级 八 册课 题 鱼游到了纸上说 课内容一、 说教材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27 课,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的是作者去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发现他画的鱼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赞扬了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作者对他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写成了这篇内容生动、具体的文章。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1、认识 4 个生字,会写 11 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
2、澈、一壶茶、鱼缸、罢了、一丝不苟、绣花、挥笔、厂徽、聋哑”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青年人做事勤奋、精神专注中受到感染,培养坚持不懈的品质。2、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二、说教法1、教学设计理念: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通过写在西湖玉泉的见闻,赞扬了一位画金鱼的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在教学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线索,抓住重点的词语来理解文章的段落、语句,体会文章的中心。做到说写结合、读写结合,做好知识与能力迁移的工作
3、。说 课内容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认准目标,不懈努力”这个道理都明白,但往往在挫折中放弃,因此,应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来感受聋哑青年的勤奋、专注。3、教学方法:采用“质疑问难理解感悟感情朗读”的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特点,使学生由一个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时,以情境渲染为主要教学方法,采用指名读、比赛读、范读、评价读等多种形式。4、学法指导:在质疑中探究。课堂上,当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探究的时候,他们的思考会更深入,理解会更深刻。在品读中体验情感,积累语言。学生通过想象情境、品味词句,
4、反复朗读,达到熟能成诵,积累语言。三、说教学过程(一) 、直接导入,设疑。让学生齐读课题,并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为什么鱼游到了纸上呢?”让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回答,巧解课题。通过这样的设计,让课的一开始就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的吸住。在“词语百宝箱”中,同学们整理的好词语能够灵活的运用。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丰富语言的积累。(二) 、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感知人物形象。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流利并一起学习本节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个别的难记的字“港” 、“徽”也是通过学生间的互相提醒,老师的重点讲解,得以突破。(三) 、精读课文在精读课文的过程
5、中,教师没有运多过多的媒体手段,而是采用情境渲染的方法,品味语句,体会人物的品质。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要与文字对话,不可忘记标点,要透过标点,读出词语背后的意思。在观鱼的过程中,让学生仔细品味“静静地”这个词,做为重点指导,从中感受到青年观鱼的专注与投入。同样,在画鱼的过程中,也是以“静静的”一词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体味和想象。感受青年观鱼、画鱼的专注与忘我。语文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掌握这种工具的关键还在于运用,学以致用,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以在拓展练习中,让学生想象一下,周围的人会说些什么?让同学们运用积累的词来称赞,同桌互相说一说,与课前的导入相互呼应。在这课件出示:老人不断地点头称赞:“ ”。青年人啧啧称赞:“ 。”小孩子惊奇地叫起来:“ 。”这一拓展练习中,让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使语言文学训练真正落到实处。也升华了主题,最后,让学生再次齐读课题,从中感悟“鱼游到了纸上”。让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词析句,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并结合生字教学。最后指导学生直接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谈谈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训练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