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7.5《诗五首》之《观沧海》课件 语文版七上 (4).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21957 上传时间:2019-01-23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80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5《诗五首》之《观沧海》课件 语文版七上 (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7.5《诗五首》之《观沧海》课件 语文版七上 (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7.5《诗五首》之《观沧海》课件 语文版七上 (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7.5《诗五首》之《观沧海》课件 语文版七上 (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7.5《诗五首》之《观沧海》课件 语文版七上 (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曹操,意象 意境 情景交融的 整首诗的意象构成 景和物 的境界和氛围 局部 整体,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中的意象,海岛,草木,月,日,秋风 洪波 星辰,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作者的心情:心情愉快,自信乐观,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更加强烈。,风格,“ 建安诗人”在继承汉乐府民歌“感

2、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缘情”的文学主张。他们以质朴刚健、清新自然的语言、比兴的手法真实地再现现实,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时代精神形成了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后人称这种文风为“建安风骨”。,打完胜仗登高望海慷慨悲凉质朴刚健大海高山草木日月,背景,自信乐观 雄心勃勃,风格,意境,雄浑阔大,气势不凡,意象,充满生机 气吞万里,next,曹操,back,练习,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这首诗中有哪些意象? 舟 烟渚 客 野 天 树 江 月 2、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 悲凉 孤寂,总结,通过观沧海的学习,我们知道要鉴赏古诗词的意境美,我们应该从意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或者诗眼的角度去分析,其中意象起着很重要得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意境。,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