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石吟,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词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清诗歌的脉络层次。 重点难点: 了解诗歌的特点,理清诗歌的脉络层次。,自主预习,1.给下列红体字注音。 骸骨( ) 躯壳( ) 悄然( ) 潜行( ) 卓越( ) 猛犸( ) 长吼( ) 长眠( ) 2.给诗文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字。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_, 犹如把生命的_细细描画, 海枯,_,日转, _ 生命的_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叹服: 海枯石烂: 乌有: 日转星移:,自主学习,答案: 1hi qio qio qin zhu m hu min 2. 皱纹 档案 石烂 星移 航船 3叹服:
2、称赞而佩服。 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 极长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乌有:虚幻,不存在 日转星移:形容时间的推移。,解题,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科学诗是以诗的形式写科学内容。“吟”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这里是赞颂的意思。,朗读诗文,划分节奏,节奏示例: 肉体 / 虽 / 早已腐朽 / 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 / 却 / 悄然潜行 / 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 / 裹藏着 / 生命的 / 信息, 为历史 / 留下 / 一本 / 珍贵的 / 密码。,合作探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本诗
3、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 美之情。,发问想象 遐思飞扬 回答呼应 (12节) (36节) (7节) 神奇景色 人类伟大 赞美科学,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总结反思,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作者以诗的形式,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亿万年前那令人神往的让人惊叹的生物世界。文章开篇就以问句的形式引起读者的兴趣,让人产生一种神秘感;进而将读者引入对远古生物世界的探密中,具体抒写了遐思的内容。最后回答问题,呼应开头,首尾圆合浑然一体。总之,本诗通过对化石的赞颂,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赞美了科学的奇妙和人类
4、的伟大。,达标题答案,6.赞颂化石;赞颂 7.肉体 / 虽 / 早已腐朽 / 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 / 却 / 悄然潜行 / 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 / 裹藏着 / 生命的 / 信息, 为历史 / 留下 / 一本 / 珍贵的 / 密码。 8.“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这两节的后两句也互相照应。可以说,第7节是对第2节的回答。 9.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连续不断的问句表现出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打开了读者思维的闸门。 10.,作业,当参观自然博物馆或在翻阅介绍古生物的资料时,你有何感想呢?能否也写一首小诗,来抒发你的思想感情?,